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1495发布日期:2020-12-18 13: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一体式布局的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体积大,内部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不易扩容等特点。当一体式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整柜进行停电检修,从而停止了对用电环境的谐波补偿。需要对谐波进行补偿的用电工况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对设备的散热要求也比较高,而一体式有源电力滤波器运行时整柜温升较高。

常见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上层安装了众多的电路板,特别是数字控制电路。数字控制电路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当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满载运行时,采用被动散热的上层温升极高,导致上层数字芯片加速老化,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对于一些重点关键应用场所,亟需开发一种便于散热,稳定性好及使用寿命长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内部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模块化设计的装置上层被动式散热温升高导致数字控制电路芯片老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包括机箱壳体及位于机箱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机箱壳体包括机箱侧板、上盖板、带有拉手的前面板、后面板及下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前面板的侧边固定设有法兰边,法兰边的侧边设有一端开敞的弧形孔(通过该弧形孔可以把装置固定安装到机柜),前面板的上部分设有长条形吸风栅格;后面板下方设有出风口,上方设有接线端子;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风扇,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风扇;机箱侧板、上盖板、前面板、后面板及下盖板直接通过设置在各面板侧边的安装孔相互连接及拆卸(通过螺丝旋紧及松卸);机箱壳体内部设有内部支撑隔板将机箱壳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分别密闭成独立风道,上层通过出风口风扇强制风冷,下层通过进风口风扇强制风冷;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呈起伏的阶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下部分设有方孔栅格,中部设有可以安装液晶框的开窗,长条形吸风栅格右边设有两个指示灯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下部分设有方形栅格,右下角设有接地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表面凹陷处还设有多块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安装于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的散热基板及安装在散热基板外侧的多块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呈起伏的阶梯形,且下盖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还设有数字控制电路板,数字控制电路板上带有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控制电路板上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上层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软件预设的温度告警值时,通过人机界面告警或停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装置各部分可以相互拆卸、组装,便于通用化生产、安装及维修。通过整体结构设计,使散热系统密闭成两个独立的风道,上层和下层风道均设有风扇。优化的结构设计及设置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使上层风扇专门给数字控制电路散热,以降低满载运行时的极高温升对数字电路的影响。下层独立风道设计具有进风风量大、送风均匀、散热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风冷散热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带散热设计的上盖板;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带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的上盖板(为了清除表达结构,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的电源线路未示出);

图7为图6中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下盖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侧板,1-1-指示灯开孔,2-上盖板,2-1-半导体散热装置,3-前面板,3-1-方孔栅格,3-2-长条形吸风栅格,3-3-开窗,4-液晶框,5-拉手,6-法兰边,6-1-弧形孔,7-后面板,7-1-方形栅格,7-2-接地安装孔,8-出风口,8-1-出风口风扇,9-接线端子,10-进风口,10-1-进风口风扇,11-风扇支架,12-内部支撑隔板,13-电路散热器,14-母线电容,15-数字控制电路,16-数字温度传感器、17-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4,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块化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包括机箱壳体及位于机箱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机箱壳体包括机箱侧板1、上盖板2、带有拉手5的前面板3、后面板7及下盖板17,所述前面板3的下部设有进风口10,前面板3的侧边固定设有法兰边6,法兰边6的侧边设有一端开敞的弧形孔6-1,前面板3的上部分设有长条形吸风栅格3-2;后面板7下方设有出风口8,上方设有接线端子9;所述进风口10处设有进风口风扇10-1,出风口8处设有出风口风扇8-1;机箱侧板1、上盖板2、前面板3、后面板7及下盖板17直接通过设置在各面板侧边的安装孔18相互连接及拆卸;机箱壳体内部设有内部支撑隔板12将机箱壳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分别密闭成独立风道,上层通过出风口风扇8-1强制风冷,下层通过进风口风扇10-1强制风冷。

所述前面板3下部分设有方孔栅格,上部分设有起防护作用的长条形吸风栅格,中部设有可以安装所述液晶框的开窗,长条形吸风栅格右边设有两个指示灯开孔1-1;所述拉手4及所述法兰边5可以安装到所述前面板。所述长条形吸风栅格位于前面板偏上的位置是为了避开箱体内部的母线电容,进气时空气能无阻力的从母线电容上部流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后面板7下部分设有起防护作用的方形栅格,右下角设有接地安装孔。所述出风口风扇的位置位于后面板左方,正好位于数字控制电路15的上方,便于给数字控制电路散热。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机箱侧板1设有与所述风扇支架11的安装孔,所述进风口风扇9可以安装到所述风扇支架11,所述电路散热器13设有与所述内部支撑隔板12的安装孔。

实施例4:

请参考图4,所述内部支撑隔板12可以安装到所述机箱侧板1。所述内部支撑隔板12把箱体分成上下两层,使上层和下层分别密闭成独立风道。下层风道从前面板方孔栅格3-1进气,由四个大功率进风口风扇给电路散热器强迫风冷,气流最后从后面板方形栅格排出;上层风道从前面板长条形吸风栅格进气,空气流经母线电容顶部,再流过数字控制电路,最后从数字控制电路正后方的后面板出风口风扇强制排出。

数字控制电路板15上带有数字温度传感器16,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上层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软件预设的温度告警值时,通过人机界面告警或停机。

实施例5:

请参考图5,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带散热设计的上盖板2表面呈起伏的阶梯形,既可以增强强度,也可以增大上盖板的散热面积,再配合上层散热风扇,对机箱上层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可以运用在环境温度十分苛刻的工业场合。

与上盖板类似,下盖板17的下表面呈起伏的阶梯形,且下盖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17-1,既可以增强强度,也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散热孔17-1也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实施例6:

请参考图6、图7,所述上盖板2表面凹陷处还设有多块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2-1,所述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2-1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1、安装于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的散热基板2-12及安装在散热基板外侧的用于加快散热的多块散热片2-13,半导体制冷片利用珀耳帖效应制冷,对于一些重点关键应用场所,可保证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数字芯片处于良好的环境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及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