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8423发布日期:2020-11-13 12: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小车上输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agv小车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实现无人化运输目的,其中作为搬运、抬升、移动、转向等功能的驱动结构都是由电机加减速器相互组装构成。目前该部分结构通常是通过采配各个零配件进行组装构成,这就使得组装、更换及维护不便,同时多部件装配容易产生的累积误差及不适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将整体构成模块化的结构以便于应用和作为整体构件进行装配及更换的集成式输出机构,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包括:

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外壳体、容置于外壳体内部且前后布置的输出法兰和行星架、均匀布置于输出法兰和行星架之间且可转动的多个行星轮,且外壳体的内周壁形成有内齿圈结构,每一行星轮分别与内齿圈结构相啮合;

电机,电机的前盖固连外壳体,且电机的转子轴前端向前伸入行星减速机构内,转子轴的外周具有分别与每一行星轮相啮合的轮齿并构成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

光电编码器,集成于电机内部,且转子轴的后端伸入光电编码器内部。

较佳的,输出法兰和行星架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可转动的安装于外壳体内。

较佳的,电机还包括依次装配于前盖后端的定子端盖及尾盖,并于定子端盖与尾盖之间构成有用以容纳光电编码器的容纳空间。

较佳的,光电编码器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固装于定子端盖的后端面上。

较佳的,行星架通过若干螺杆固连于输出法兰上。

较佳的,行星轮为环向均匀布置的三个。

较佳的,前盖通过紧固件装配连接外壳体。

较佳的,外壳体的外周向外环形突出的形成有连接法兰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集成式输出机构包括电机、行星减速机构以及光电编码器并将三者结合为整体,采用集成式的结构能够省略多个装配法兰的使用,并将整体构成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应用和作为整体构件进行装配及更换,避免多部件装配产生的累积误差及不适配的情况,也便于下游企业采购及仓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输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输出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输出机构内部局部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并定义如图2中纸面所示的由左向右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后向前的方向。

参阅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包括:

行星减速机构2,包括外壳体21、容置于外壳体21内部且前后布置的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均匀布置于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之间且可转动的多个行星轮24,且外壳体21的内周壁形成有内齿圈结构,每一行星轮24分别与内齿圈结构相啮合;

电机1,电机1的前盖11固连外壳体21,且电机1的转子轴14前端向前伸入行星减速机构2内,转子轴14的外周具有分别与每一行星轮24相啮合的轮齿并构成行星减速机构2的太阳轮;

光电编码器3,集成于电机1内部,且转子轴14的后端伸入光电编码器3内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集成式输出机构包括电机1、行星减速机构2以及光电编码器3并将三者结合为整体,采用集成式的结构能够省略多个装配法兰的使用,并将整体构成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应用和作为整体构件进行装配及更换,避免多部件装配产生的累积误差及不适配的情况,也便于下游企业采购及仓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分别通过一个轴承25可转动的安装于外壳体21内,使得输出法兰22结构更为稳固且输出扭矩更大。进一步的,电机1还包括依次装配于前盖11后端的定子端盖13及尾盖12,并于定子端盖13与尾盖12之间构成有用以容纳光电编码器3的容纳空间。进一步的,光电编码器3通过一个连接支架31固装于定子端盖13的后端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行星架通过若干螺杆固连于输出法兰22上。进一步的,行星轮24为环向均匀布置的三个,其数量可根据产品整体体积和输出力矩需求而改变,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的前盖11通过紧固件装配连接外壳体21。进一步的,外壳体21的外周向外环形突出的形成有连接法兰结构26,用以将整体装配至外部设备中。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应用于agv旋转机构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星减速机构(2),包括外壳体(21)、容置于所述外壳体(21)内部且前后布置的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均匀布置于所述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之间且可转动的多个行星轮(24),且所述外壳体(21)的内周壁形成有内齿圈结构,每一所述行星轮(24)分别与内齿圈结构相啮合;

电机(1),所述电机(1)的前盖(11)固连所述外壳体(21),且所述电机(1)的转子轴(14)前端向前伸入所述行星减速机构(2)内,所述转子轴(14)的外周具有分别与每一所述行星轮(24)相啮合的轮齿并构成所述行星减速机构(2)的太阳轮;

光电编码器(3),集成于所述电机(1)内部,且所述转子轴(14)的后端伸入所述光电编码器(3)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法兰(22)和行星架(23)分别通过一个轴承(25)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外壳体(2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还包括依次装配于所述前盖(11)后端的定子端盖(13)及尾盖(12),并于所述定子端盖(13)与尾盖(12)之间构成有用以容纳所述光电编码器(3)的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编码器(3)通过一个连接支架(31)固装于所述定子端盖(13)的后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23)通过若干螺杆固连于所述输出法兰(2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24)为环向均匀布置的三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1)通过紧固件装配连接所述外壳体(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1)的外周向外环形突出的形成有连接法兰结构(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输出机构,包括: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外壳体、容置于外壳体内部的输出法兰和行星架、可转动的多个行星轮,且外壳体的内周壁形成有内齿圈结构,每一行星轮分别与内齿圈结构相啮合;电机,电机的前盖固连外壳体,且电机的转子轴前端向前伸入行星减速机构内,转子轴的外周具有分别与每一行星轮相啮合的轮齿并构成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光电编码器,集成于电机内部,且转子轴的后端伸入光电编码器内部。其技术方案采用集成式的结构能够省略多个装配法兰的使用,并将整体构成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应用和作为整体构件进行装配及更换,避免多部件装配产生的累积误差及不适配的情况,也便于下游企业采购及仓储。

技术研发人员:武明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宁波智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