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6085发布日期:2021-02-05 16:5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在绕线之后,需要对其零部件或者与定子进行装配。其中,在电机转子其他零部件或者与定子装配之前,需要在特定的角度及位置进行装配。由于转子为圆柱形,其定位难度比较大,很多时候都是人工手动放置定位再进行装配,这种装配方式中,效率比较低,装配质量不够稳定,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电机转子装配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抓料装置、产品定位装置及检测装置,所述抓料装置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的上方;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及旋转电机,所述定位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经减速机与所述定位座的底部相连,所述定位座的顶部设有产品放置槽;
[0005]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伸缩气缸、光电传感器、检测杆及弹簧,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及伸缩气缸电控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中部经一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相连,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后端,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定位座后端的左侧,所述伸缩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后端的左侧,且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抵于所述安装板左端的后侧面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左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左侧相连;
[0006]
所述检测杆的后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顶面右侧,所述检测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前侧,且所述检测杆的底面处于所述定位座的顶面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后侧得下方,且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的右侧;还设有一挡杆,所述挡杆经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右端相连,所述挡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0007]
所述伸缩气缸输出轴伸出状态下,所述安装板围绕所述转轴顺时针转动,所述检测杆处于所述定位座的后侧上方,所述挡杆处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左侧;所述伸缩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弹簧拉动所述安装板围绕所述转轴逆时针转动,所述检测杆处于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正上方,所述挡杆处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前侧。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垂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右端的后侧面上,所述挡杆的顶部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后端。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左侧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螺栓,所述弹簧的前端挂接于所述螺栓上。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后端面的左侧设有一垫片,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
抵于所述垫片上。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杆的后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右侧相连,所述限位螺栓将所述检测杆的后端锁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座为铁块制成,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内端面上设有磁性层。
[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底面中部设有一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电控连接。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抓料装置包括横向滑轨、抓料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横向滑轨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正上方,所述抓料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抓料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抓料机构在所述横向滑轨上面左右移动;所述抓料机构包括滑板、竖向气缸、夹爪气缸及夹爪,所述滑板的前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相连;所述竖向气缸安装于所述滑板的后端面上,所述滑板的后端面上设有一竖向滑轨,所述夹爪气缸滑动设置于所述竖向滑轨上,所述竖向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夹爪气缸的顶部相连,所述夹爪的顶部安装于所述夹爪气缸底部的输出轴上,所述夹爪气缸输出轴的伸出及回缩,带动所述夹爪张开与闭合,且所述夹爪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正上方。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夹爪左侧面的上方及所述夹爪右侧面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挂接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一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缘面抵于所述夹爪上方的前端面上。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电机及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的上方,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横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滑板的上方经一滚珠丝杆副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
[001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抓料装置对产品抓取到定位座或者从定位座上面抓走,并且设置检测装置,利用定位座的转动带动产品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检测装置中的检测杆抵在产品的表面上,这样在产品转动过程中检测杆卡入到产品相邻磁瓦的间隙之间,这样就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定位,效率高,质量好,有效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9]
2.本实用新型中在夹爪的外部设置第一弹簧,这样在夹爪张开及闭合的时候,对圆柱形产品夹取的时候,能够有效对产品的夹持牢固性,防止产品的掉落,也能够防止夹持力过大而将产品夹坏,保证产品的移动质量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气缸输出轴伸出状态下);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检测杆端部卡入到弧形磁瓦间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其中:1、机架;2、抓料装置;3、定位座;4、产品放置槽;5、安装板;6、伸缩气缸;7、光电传感器;8、检测杆;9、弹簧;10、转轴;11、挡杆;12、连接板;13、螺栓;14、垫片;15、球头;16、限位螺栓;17、磁性层;18、让位孔;19、第一光电传感器;20、横向滑轨;21、滑板;22、竖向气缸;23、夹爪气缸;24、夹爪;25、竖向滑轨;26、横向电机;27、滚珠丝杆;28、第一弹簧;29、第一螺栓;30、转杆;31、支架;32、弧形磁瓦;3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6]
实施例一:参见图1~4所示,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用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上的抓料装置2、产品定位装置及检测装置,所述抓料装置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的上方;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 3及旋转电机(图中未画出),所述定位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经减速机与所述定位座的底部相连,所述定位座的顶部设有产品放置槽4;
[0027]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5、伸缩气缸6、光电传感器7、检测杆8及弹簧9,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及伸缩气缸电控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中部经一转轴10与所述机架转动相连,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后端,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定位座后端的左侧,所述伸缩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后端的左侧,且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抵于所述安装板左端的后侧面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左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左侧相连;
[0028]
所述检测杆的后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顶面右侧,所述检测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前侧,且所述检测杆的底面处于所述定位座的顶面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后侧得下方,且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的右侧;还设有一挡杆11,所述挡杆经一连接板12与所述安装板右端相连,所述挡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0029]
所述伸缩气缸输出轴伸出状态下,所述安装板围绕所述转轴顺时针转动,所述检测杆处于所述定位座的后侧上方,所述挡杆处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左侧;所述伸缩气缸输出轴回缩状态下,所述弹簧拉动所述安装板围绕所述转轴逆时针转动,所述检测杆处于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正上方,所述挡杆处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前侧。
[0030]
在本实施例中,会设置控制器,控制器与抓料装置、光电传感器、旋转电机、伸缩气缸及光电传感器电控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会在定位座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置输送机构,一侧用于输送还未定位的产品,另一侧用于输送已经定位好的产品,抓料装置则先将未定位的产品抓取到产品放置槽内,通过检测杆及转动的定位座将产品调节定位好之后,再利用抓料装置将已经定位好的产品抓取到输送机构上面用于后续的组装。其中,在调节定位的过程中,产品被抓取放到产品放置槽内之后,旋转电机工作,带动定位座以及定位座上面的产品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伸缩气缸的输出轴回缩,弹簧拉动安装板逆时针转动,这样检测杆的端部会抵在产品的外表面上,其中,产品主要由转杆30、设置在转杆外部的支架31、绕在支架31上的线圈以及贴覆在支架外部的多组弧形磁瓦32,构成一个圆柱形结构,相邻弧形磁瓦之间则具有间隙33,在这个过程中,检测杆会先抵在一组弧形磁瓦的外表面上,在转
动过程中,当检测杆正对间隙的时候,弧形磁瓦的限位消失,弹簧会拉动安装板继续逆时针转动,使得检测杆的前端抵在间隙内,这个过程中,由于安装板的抓到弄,使得挡杆正好移动到光电传感器的前侧,也就是说明产品调节转动到位,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光电传感器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旋转电机及伸缩气缸,旋转电机停止工作,产品不再转动,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也伸出,推动安装板顺时针转动,使得检测杆脱离产品的间隙,然后抓料装置将这一组调节定位好的产品抓走到输送机构内,再抓取另外一组产品放到产品放置槽内,继续下一组产品的调节定位,这种方式中,效率高,质量好,产品角度能够实现快速的调节,而且调节定位质量好,提高后续装配效率及质量,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定位,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0031]
参见图1、2所示,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垂直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右端的后侧面上,所述挡杆的顶部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后端。通过连接板的设置,这样能够延长挡杆与安装板之间的位置,便于挡杆的安装及拆卸,而且光电传感器能够设置的远离安装板,这样不会受到安装板的影响,保证挡杆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检测质量。
[0032]
其中,所述安装板的左侧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螺栓13,所述弹簧的前端挂接于所述螺栓上。
[0033]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安装板后端面的左侧设有一垫片14,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抵于所述垫片上。由于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不与安装板连接在一起,至少相互接触,在伸缩气缸输出轴伸出及回缩的过程中,安装板会转动,这样相对来说安装板与伸缩气缸输出轴的连接处会移动,出现滑动摩擦,因此,通过垫片的设置,在两者之间相互摩擦的时候,通过垫片进行缓冲,防止两者之间相互磨损,减少噪音的发生,也保证安装板角度转动精确性,防止出现检测杆抵在产品间隙之后,挡杆未移动到光电传感器前方,保证检测质量。
[0034]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球头15,这样伸缩气缸与垫片的接触处为弧形面,进一步减少对垫片的磨损。
[0035]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检测杆的后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一限位螺栓16,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右侧相连,所述限位螺栓将所述检测杆的后端锁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采用限位螺栓将检测杆锁紧安装在安装板上面,这样在检测的时候,特别是调试的时候,为了保证挡杆能够顺利的移动到光电传感器的前侧,而且检测杆也能够顺利的抵在间隙内,使得两者同步,由于产品为圆柱形结构,如果角度没有调节好,检测杆可能会被间隙卡住,检测杆并未卡入到间隙内,如果说调节转轴的位置,需要调整的地方太多,难度比较大。因此,采用限位螺栓,能够调节检测杆与安装板之间的角度,保证检测质量,提高调试的便利性。
[0036]
参见图1、2、4所示,所述定位座为铁块制成,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内端面上设有磁性层17。在本实施例中,本身电机转子的弧形磁瓦就具有一定的磁性,为了保证定位座在转动的时候产品能够跟随一起转动,因此采用铁块制成,产品放在产品放置槽内,产品会与定位座吸附在一起跟随转动。同时,由于在转动过程中检测杆可能给予产品表面阻力,使得产品与定位座的转动不够同步,因此采用磁性层的设置,进一步增大定位座与产品之间的吸附力,保证两者同步转动,保证检测质量。
[0037]
参见图1、2所示,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底面中部设有一让位孔18,所述让位孔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9,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电控连接。
[003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让位孔的设置,能够给予产品连轴进行让位,同时,第一光电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检测到产品是否到位,保证产品到位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检测,保证检测效率。
[0039]
参见图1、3所示,所述抓料装置包括横向滑轨20、抓料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横向滑轨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正上方,所述抓料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抓料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抓料机构在所述横向滑轨上面左右移动;所述抓料机构包括滑板21、竖向气缸22、夹爪气缸23及夹爪24,所述滑板的前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相连;所述竖向气缸安装于所述滑板的后端面上,所述滑板的后端面上设有一竖向滑轨25,所述夹爪气缸滑动设置于所述竖向滑轨上,所述竖向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夹爪气缸的顶部相连,所述夹爪的顶部安装于所述夹爪气缸底部的输出轴上,所述夹爪气缸输出轴的伸出及回缩,带动所述夹爪张开与闭合,且所述夹爪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正上方。
[0040]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电机26及滚珠丝杆27,所述滚珠丝杆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的上方,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横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滑板的上方经一滚珠丝杆副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滚珠丝杆的转动会带动夹爪左右移动,竖向气缸的设置,会带动夹爪上下移动,进行抓料及放料。
[0041]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抓料的时候,滚珠丝杆的转动带动夹爪移动到输送机构的上方,然后竖向气缸下降,夹爪气缸通过夹爪将未被调整位置的产品抓取,然后竖向气缸上升,滚珠丝杆带动被抓取的产品移动到产品放置槽的上方,然后竖向气缸下降,夹爪松开,使得产品处于产品放置槽内,然后竖向气缸上升,进行后续的调节定位工作。同理,调节定位完成之后,夹爪将产品从产品放置槽内取走放到另一侧输送机构上,输送到后续的装配位进行装配。
[0042]
参见图3所示,还设有第一弹簧28,所述夹爪左侧面的上方及所述夹爪右侧面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螺栓29,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挂接安装于两侧所述第一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缘面抵于所述夹爪上方的前端面上。
[004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产品为圆柱形结构,为了保证产品抓料的稳定性,防止在产品抓料之后掉落,也防止抓力过大而导致产品变形。而且产品被一定的吸附力吸附在产品放置槽内,为了保证产品能够顺利的从产品放置槽内取出,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在夹爪闭合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一弹簧进一步增大夹爪的夹取力度,保证产品的抓料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