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除尘卡件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728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除尘卡件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除尘卡件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光伏组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光伏组件通常包括四周的安装框架以及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的光伏电池板。由于光伏电池板的四周被安装框架所包覆,导致光伏电池板的受光面容易积水和积灰,如果不能及时清理积水和积灰,就会减少光伏电池板的有效发电面积,造成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降低。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解决光伏组件中的积水积灰问题,第一种是通过扩大光伏组件的面积,在光伏电池板的一侧设置空白区,该空白区可以用于聚集灰尘。第二种是通过在安装框架的安装槽中开设导水槽,将导水槽与外部环境贯通,通过导水槽排水。

然而,第一种无疑会导致光伏组件的无用面积增大,光伏组件成本增加。第二种则会使得安装框架的制造成本增加,同时削弱了安装框架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光伏组件的抗载荷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光伏组件的积水积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除尘卡件及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除尘卡件,用于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边框和安装在所述边框上的光伏模组,所述排水除尘卡件包括:卡件本体;其中,

所述卡件本体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的排水孔,所述卡件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所述排水孔贯通;

所述卡件本体连接在所述光伏模组的受光面上,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卡设在所述边框上。

可选的,在所述光伏组件倾斜设置的情况下,所述边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

所述卡件本体的第一侧朝向所述上边框设置,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左边框和所述右边框上。

可选的,所述卡件本体的第一侧为弧形面,所述卡件本体的第一侧与所述光伏模组的受光面光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排水除尘卡件还包括吸盘,所述卡件本体通过所述吸盘连接在所述光伏模组的受光面上;

所述卡件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吸盘与所述光伏模组的受光面光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与所述边框的形状匹配,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通过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边框上。

可选的,所述排水孔呈倾斜设置,所述漏水孔处设置有导流面。

可选的,所述光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汇流条,所述卡件本体连接在所述汇流条在所述光伏模组的受光面的投影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卡件本体为条状本体,所述卡件本体的两端为所述条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条状本体的高度大于所述边框凸出于所述光伏模组部分的高度,所述条状本体的宽度为6-10mm。

可选的,所述排水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管。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排水除尘卡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除尘卡件,用于光伏组件中,所述光伏组件包括边框和安装在边框上的光伏模组,所述排水除尘卡件包括卡件本体,卡件本体内部设置有贯通卡件本体两端的排水孔,卡件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与排水孔贯通,从漏水孔流入的水等液体可以经过排水孔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本实用新型中,卡件本体连接在光伏模组的受光面上,卡件本体的两端卡设在边框上,当雨水灰尘等落到光伏模组上时,雨水可以将堆积在光伏模组受光面的灰尘冲刷到漏水孔处,夹杂灰尘的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流入到排水孔处,并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从而达到排水除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除尘卡件无需对光伏组件的面积进行扩大,也无需对边框进行改造,不会降低边框的结构强度,可以直接将排水除尘卡件连接在原有的光伏组件上,无需对光伏组件进行改进,可根据需要将排水除尘卡件卡设在光伏组件的相应位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排水除尘卡件设置在光伏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与边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与边框的连接关系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排水除尘卡件,101-卡件本体,102-排水孔,103-漏水孔,104-吸盘,105-卡槽,106-排水管,20-光伏组件,201-边框,2011-上边框,2012-下边框,2013-左边框,2014-右边框,202-光伏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除尘卡件,用于光伏组件,由于光伏组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其运行环境恶劣,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经常会积水或积灰,这些积水或积灰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坏,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除尘卡件主要用于对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上的积水和积灰进行清理,以减少光伏组件因为积水或积灰带来的问题。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排水除尘卡件设置在光伏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除尘卡件10用于光伏组件20中,所述光伏组件20具体包括边框201和安装在所述边框201上的光伏模组202,其中,边框201为光伏模组202用来安装固定的支撑框架,且边框201内可以设置镂空区域,光伏模组202可以通过卡子、螺钉或者粘接剂等固定在边框201的镂空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排水除尘卡件10具体可以包括:卡件本体101,其中,所述卡件本体101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的排水孔102,所述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3,所述漏水孔103与所述排水孔102贯通,进入所述漏水孔103中的液体可以从所述排水孔102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件本体101连接在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卡设在所述边框201上。当雨水灰尘等落到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时,雨水可以带着灰尘,或者将堆积在光伏模组202受光面上的灰尘冲刷到排水除尘卡件10的漏水孔103处,并通过多个漏水孔103流入到排水孔102中,接着,从卡件本体101的两端排出,由于卡件本体101的两端是卡设在边框201之上的,因此不会影响边框201的形状,且拆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除尘卡件10,通过将带有漏水孔103和排水孔102的卡件本体101卡设在边框201之间,将卡件本体101连接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光伏模组202受光面上的灰尘等极易被水冲刷到漏水孔103中,并从卡件本体101两端的排水孔102排出,从而达到排水除尘的目的。上述排水除尘卡件1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光伏模组202的任意位置,且无需对光伏组件20的面积进行扩大,也无需对边框201进行改造,不会降低边框201的结构强度,可以直接将排水除尘卡件10连接在现有的光伏组件20上,无需对光伏组件20进行改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光伏组件20的受光面更好地接收阳光,光伏组件20通常倾斜设置在自然环境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光伏组件20倾斜设置的情况下,当所述边框20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时,所述边框201可以包括上边框2011、下边框2012、左边框2013和右边框2014,其中,所述上边框2011、左边框2013、下边框2012和右边框2014首尾相接,所述上边框2011与下边框2012相对,所述左边框2013与右边框2014相对。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四边形框架结构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满足与光伏模组202的形状匹配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朝向所述上边框2011设置,也即多个漏水孔103朝向所述上边框2011设置,这样有助于水从上游流入到漏水孔103中,且确保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都能被清洗到。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左边框2013和所述右边框2014上,从而可以使得从上游流下的水均能从排水除尘卡件10的排水孔102排出。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光伏组件20上可以设置多个排水除尘卡件10,多个排水除尘卡件10可以间隔设置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例如,如图1所示的光伏组件20设置了两个排水除尘卡件10,其中一个排水除尘卡件10靠近所述下边框2012设置,另一个排水除尘卡件10设置在上边框2011和下边框2012之间,两个排水除尘卡件10可以分别用于排出光伏模组202不同区域的积水和积灰,相比于只设置一个排水除尘卡件10,排出速度更快,清理更及时更干净。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排水除尘卡件10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排水除尘卡件10的具体使用数量可以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雨水等液体流入到漏水孔103中,所述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为弧形面,也就是说,卡件本体101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液体可以沿着弧形面流入漏水孔103中。其中弧形面的弧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能确保所述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与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光滑过渡即可,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与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的光滑过渡还可以避免雨水灰尘等在卡件本体101周围堆积,提高排水除尘的效果;另外,弧形面还可以对光线进行折射,从而还可以提高光伏组件20的发电量。

在实际应用中,卡件本体101的第二侧为整体结构,以确保液体能从排水孔102排出,不会从卡件本体101的第二侧漏出,例如,卡件本体101的第二侧的形状可以为垂直于光伏模组202受光面的竖直面或斜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卡件本体101第二侧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卡件本体101连接在光伏模组202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卡件本体101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并且还可以在卡件本体101和光伏模组202之间涂覆密封胶,以确保卡件本体101和光伏模组202之间不会存在缝隙,不会有液体流过。

在实际应用中,除过上述胶粘等方式固定卡件本体101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外,还可以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将卡件本体101设置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以便于排水除尘卡件10的拆装,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排水除尘卡件10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排水除尘卡件10还包括吸盘104,所述卡件本体101通过所述吸盘104连接在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吸盘104可以与光伏模组202吸附粘接,不仅吸附性好,而且能起到密封卡件本体101和光伏模组202的作用,并且拆卸方便。其中,吸盘104可以是真空吸盘,通过内外的大气压力差将卡件本体101连接在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上,拆卸不会对自身及卡件本体101造成损伤,可重复利用价值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液体流入漏水孔103中,所述卡件本体101的第一侧、所述吸盘104与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光滑过渡。吸盘104的外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弧形等。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与边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与边框的连接关系的侧视图。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105,所述卡槽105的形状与所述边框201的形状匹配,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通过所述卡槽105卡设在所述边框201上,从而使得排水孔102位于边框201的上方,流入到漏水孔103中的液体可以从边框201上方流走,不会对边框201有任何影响,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即是液体流动的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卡槽105可以与排水孔102连通,也可以间隔设置。当卡槽105与排水孔102连通时,为了防止雨水等对边框201造成侵蚀,可以在边框201处涂抹防护涂层,以对边框201进行保护;或者,也可以在排水孔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排水管106,通过排水管106将液体引流至光伏组件20的外侧,不会对边框201等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卡槽105的高度x与吸盘104的厚度z之和,等于边框201凸出于所述光伏模组202部分的高度y。从而实现排水除尘卡件10和边框201的配合,可以在不破坏边框结构的情况下清理积水和积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液体流动,所述排水孔102呈倾斜设置,排水孔102的两端低于中间位置,以便于流入到排水孔102中的水很快从排水孔102的两端排出。其中,具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是1-3度之间。同样的,所述漏水孔103处设置有导流面,导流面便于水流入到漏水孔103中,其中,导流面也可以是倾斜面等。

在实际应用中,漏水孔103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光伏组件20的尺寸来确定,多个漏水孔103间隔设置,具体的间隔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漏水孔103的具体数量、大小和间距不做限定。

在光伏组件20中,汇流条作为连接电池片与电缆的桥梁,是收集电流的电路连接单元,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元件之一。一般光伏组件20中至少包括一个汇流条,汇流条通常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内部,与串联电池片的互联条连接后,将电池片引出与接线盒相连。汇流条一般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汇流条所在的区域没有电池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卡件本体101连接在所述汇流条在所述光伏模组202的受光面的投影区域内,从而使得卡件本体101不会遮挡电池片,从而不会对光伏组件20的光电转换效率带来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卡件本体10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卡件本体101为条状本体,所述卡件本体101的两端为所述条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条状本体的高度大于所述边框201凸出于所述光伏模组202部分的高度,所述条状本体的宽度为6-10mm。另外,卡件本体101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可以满足上述条件的形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卡件本体101的材质可以是硬质橡胶材料,也可以是复合材料,除过具有防水防腐蚀性能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提高排水除尘卡件10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然环境中的雨水不规律,仅仅依靠雨水来冲刷灰尘,难免会有灰尘沉积的情况,因此,可以在光伏组件20上设置喷水设备,以定期对光伏组件20的受光面进行喷水清洗,灰尘可以被水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10快速排走,无需其他设备,操作简单便利。其中,具体的喷水设备可以是现有的设备,具体的喷水频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除尘卡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除尘卡件,用于光伏组件中,所述光伏组件包括边框和安装在边框上的光伏模组,所述排水除尘卡件包括卡件本体,卡件本体内部设置有贯通卡件本体两端的排水孔,卡件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与排水孔贯通,从漏水孔流入的液体可以经过排水孔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件本体连接在光伏模组的受光面上,卡件本体的两端卡设在边框上,当雨水灰尘等落到光伏模组上时,雨水可以将堆积在光伏模组受光面的灰尘冲刷到漏水孔处,夹杂灰尘的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流入到排水孔处,并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从而达到排水除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除尘卡件无需对光伏组件的面积进行扩大,也无需对边框进行改造,不会降低边框的结构强度,可以直接将排水除尘卡件连接在原有的光伏组件上,无需对光伏组件进行改进,可根据需要将排水除尘卡件卡设在光伏组件的相应位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排水除尘卡件10,其中,排水除尘卡件10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来确定排水除尘卡件10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例如,根据光伏组件边框的结构形式确定排水除尘卡件10两端卡槽105的结构形式;根据光伏组件的尺寸确定排水除尘卡件10的尺寸,对于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排水除尘卡件10的尺寸也较大;对于尺寸较小的光伏组件,排水除尘卡件10的尺寸也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上排水除尘卡件10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尺寸确定,对于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排水除尘卡件10的数量可以设置较多,多个排水除尘卡件10可以用于清理光伏组件不同的区域;对于尺寸较小的光伏组件,排水除尘卡件10的数量可以设置较少;另外,也可以根据光伏组件中汇流条的数量确定排水除尘卡件10的数量,将排水除尘卡件10设置在汇流条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的投影区域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排水除尘卡件10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以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受光面设置上述的排水除尘卡件,由于所述排水除尘卡件的卡件本体内部设置有贯通卡件本体两端的排水孔,卡件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与排水孔贯通,从漏水孔流入的液体可以经过排水孔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由于卡件本体的两端卡设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当雨水灰尘等落到光伏模组上时,雨水可以将堆积在光伏模组受光面的灰尘冲刷到漏水孔处,夹杂灰尘的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流入到排水孔处,并从卡件本体的两端排出,从而达到排水除尘的目的。上述排水除尘卡件无需对光伏组件的面积进行扩大,也无需对边框进行改造,不会降低边框的结构强度,可以直接将排水除尘卡件连接在原有的光伏组件上,无需对光伏组件进行改进,可根据需要将排水除尘卡件卡设在光伏组件的相应位置,操作简单,降低了光伏组件排水除尘的成本。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水除尘卡件及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