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4685发布日期:2021-01-30 00: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高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配电柜。


背景技术:

[0002]
高压配电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配电柜的使用提高了高压用电的安全性能。
[0003]
然而现有的高压配电柜,安装板被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但零器件的高度不一样,有时为了能够安装较高的零器件,可能就要占用两块安装板的空间,而有的零器件很小,不会占满一块安装板,但安装板的间距仍然存在,因此可安装的零器件就变少,柜体的空间利用率就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配电柜,可以灵活调节安装板的间距,提高柜体的空间利用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高压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正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两根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的底板和顶板;两根螺杆之间设有多块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板面的安装孔,安装板的一个板面朝向柜门,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套于螺杆外;每根套管下端的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具有大于套管内径的尺寸。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以排列成矩阵的方式均布于安装板,相邻安装孔的间距为1~5cm。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上沿开设有多个u形槽,u形槽的槽向与安装孔的轴向相同,相邻u形槽的间距为1~5cm。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之下的柜体上部围绕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封口有滤尘网。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有多个走线口,走线口由上至下间隔分布;走线口上设有挡尘板,挡尘板的上沿固定于走线口上沿的柜体上,挡尘板的下沿向下倾斜而覆盖走线口。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端的螺杆上也螺纹连接有尺寸大于套管内径的螺母。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配电柜的柜体的内部设有两根螺杆,两根螺杆之间设有多块安装板,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套于螺杆外,以使安装板可沿螺杆上下移动;每根套管的上下两端的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可以通过拧动螺母在任意位置固
定住安装板,达到了随意调整安装板的间距的目的,提高了柜体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为:1、柜体;2、柜门;3、散热口;4、走线口;5、挡尘板;6、螺杆;7、螺母;8、安装板;9、安装孔;10、套管;11、u型槽;12、滤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柜体1,柜体1正面设置有柜门2,柜体1的内部设有两根螺杆6,螺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1的底板和顶板;两根螺杆6之间设有多块安装板8,安装板8上设有多个贯通板面的安装孔9,安装板8的一个板面朝向柜门2,安装板8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0,套管10套于螺杆6外;每根套管10下端的螺杆6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7,螺母7具有大于套管10内径的尺寸。套管10上端的螺杆6上也螺纹连接有尺寸大于套管10内径的螺母7。
[0021]
顶板之下的柜体1上部围绕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封口有滤尘网12,这样设置有利于配电柜内部电路的散热,延长配电柜零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柜体。
[0022]
柜体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有多个走线口4,走线口4由上至下间隔分布;走线口4上设有挡尘板5,挡尘板5的上沿固定于走线口4上沿的柜体1上,挡尘板5的下沿向下倾斜而覆盖走线口4,挡尘板5的倾斜设置使灰尘落不到走线口4上,同时灰尘也进不到柜体1内。
[0023]
参考图3,所述安装孔9以排列成矩阵的方式均布于安装板8,相邻安装孔9的间距为1~5cm。所述安装板8的上沿开设有多个u形槽11,u形槽11的槽向与安装孔9的轴向相同,相邻u形槽11的间距为1~5cm。布设安装孔9能够用于安装各种尺寸的配电零器件;u形槽11用于不能使用安装孔9时,通过配合使用绑带,将配电零器件固定于安装板8上。
[0024]
打开高压配电柜安装零器件时,当需要调整安装板8的间距,只需拧动套管10上下两端的螺杆6上的螺母7,使得套管10两端的螺母7远离安装板8;再移动设在螺杆6之间的安装板8,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再把套管10上下两端的螺杆6上的螺母7拧动接触到安装板8的两端,使得安装板8被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