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0791发布日期:2021-02-18 22:1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过高会导致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持续高温工作会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所以电机在使用时自身需要进行散热,从而减少电机产生热量对其本身工作造成影响,以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
[0003]
目前,现有技术中,电机的运转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进行散热,从而导致电机工作产生大量热量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电机在长期使用时表面会堆积大量灰尘,现有的电机不具备自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底座、散热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电机固接在底座顶端,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散热机构与底座固接;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底座内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t形座、挡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在底板底端;所述挡板关于电机对称固接在底板顶端;所述t形座固接在电机底端,且t形座底端安装在底板内部;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旋转杆、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二传送带、第二旋转杆和扇叶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接在挡板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固接在挡板侧壁上;所述第一旋转杆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且其靠近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挡板侧壁上,且其一端固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扇叶杆转动连接在挡板的侧壁上,且其端部固接有扇叶;所述第二传送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扇叶杆转动连接。
[0007]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齿条、齿轮、直杆、偏心轮、摆杆、铰接杆和u形杆;所述齿条通过弹簧连接在底板内部,且与底板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直杆转动连接在底板内侧壁上;所述齿轮固接在直杆上,与齿条啮合;所述偏心轮固接在直杆上;所述摆杆一端与底板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铰接杆铰接;所述铰接杆远离摆杆的端部铰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转动连接在底板内侧壁上。
[0008]
进一步,所述第二旋转杆固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滑杆接触;所述滑杆底端固接有毛刷,且其端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挡板内侧壁滑动配合。
[0009]
进一步,所述底板内部设有空腔,且侧壁开有斜槽;所述斜槽底端固接有第一磁
片。
[0010]
进一步,所述u形杆远离铰接杆的端部固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与斜槽滑动配合,且矩形块端部固接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二磁片与第一磁片磁性相反。
[0011]
进一步,所述底板底端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侧壁固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t形座接触。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通电带动连杆旋转,第一传送带转动连接在连杆上,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端部固接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二旋转杆转动,第二传送带转动连接在第二旋转杆上,且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扇叶杆,从而带动扇叶杆转动,扇叶固接在扇叶杆上,扇叶旋转,从而对电机进行降温;并且凸轮固接在第二旋转杆上被带动旋转,凸轮在旋转过程中使得滑杆来回滑动,滑杆底端固接有毛刷,从而不断的对电机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整体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俯视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0018]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例说明:
[0022]
电机1、连杆11、底座2、底板21、空腔211、斜槽212、第一磁片213、凹槽214、橡胶块215、t形座22、挡板23、支撑架24、散热机构3、第一传送带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第一旋转杆34、第一斜齿轮35、第二斜齿轮36、第二传送带37、第二旋转杆38、凸轮381、滑杆382、毛刷383、滑块384、扇叶杆39、扇叶391、固定机构4、齿条41、齿轮42、直杆43、偏心轮44、摆杆45、铰接杆46、u形杆47、矩形块48、第二磁片4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0025]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底座2、散热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电机1固接在底座2顶端,电机1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1;所述散热机构3与底座2固接;所述固定机构4安装在底座2内部;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1、
t形座22、挡板23和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固接在底板21底端;所述挡板23关于电机1对称固接在底板21顶端;所述t形座22固接在电机1底端,且t形座22底端安装在底板21内部;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第一传送带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第一旋转杆34、第一斜齿轮35、第二斜齿轮36、第二传送带37、第二旋转杆38和扇叶杆39;所述第一支撑杆32固接在挡板23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杆33固接在挡板23侧壁上;所述第一旋转杆34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3转动连接,且其靠近第二支撑杆33的端部固接有第一斜齿轮35;所述第二旋转杆38转动连接在挡板23侧壁上,且其一端固接有第二斜齿轮36;所述第二斜齿轮36与第一斜齿轮35啮合;所述扇叶杆39转动连接在挡板23的侧壁上,且其端部固接有扇叶391;所述第二传送带37一端与第二旋转杆3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扇叶杆39转动连接;工作时,电机1通电带动连杆11旋转,第一传送带31转动连接在连杆11上,从而带动第一旋转杆34转动,第一旋转杆34端部固接有第一斜齿轮35,第一斜齿轮35与第二斜齿轮36啮合,从而带动第二旋转杆38转动,第二传送带37转动连接在第二旋转杆38上,且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扇叶杆39,从而带动扇叶杆39转动,扇叶391固接在扇叶杆39上,扇叶391旋转,从而对电机1进行降温。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齿条41、齿轮42、直杆43、偏心轮44、摆杆45、铰接杆46和u形杆47;所述齿条41通过弹簧连接在底板21内部,且与底板21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直杆43转动连接在底板21内侧壁上;所述齿轮42固接在直杆43上,与齿条41啮合;所述偏心轮44固接在直杆43上;所述摆杆45一端与底板21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铰接杆46铰接;所述铰接杆46远离摆杆45的端部铰接有u形杆47;所述u形杆47转动连接在底板21内侧壁上;工作时,t形座22安装在底板21顶端的凹槽214上,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挤压齿条41,且齿条41与齿轮42啮合,从而带动齿轮42旋转,齿轮42和偏心轮44固接在直杆43上,从而带动直杆43和偏心轮44旋转,偏心轮44挤压摆杆45,摆杆45逆时针摆动带动铰接杆46转动,从而使得u形杆47逆时针摆动,从而将t形座22固定在底板21的凹槽214内。
[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旋转杆38固接有凸轮381;所述凸轮381与滑杆382接触;所述滑杆382底端固接有毛刷383,且其端部固接有滑块384;所述滑块384与挡板23内侧壁滑动配合;工作时,第二旋转杆38在电机1带动下进行旋转,凸轮381固接在第二旋转杆38上,从而被带动旋转,凸轮381在旋转过程中使得滑杆382来回滑动,滑杆382底端固接有毛刷383,从而不断的对电机1进行清理。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21内部设有空腔211,且侧壁开有斜槽212;所述斜槽212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片213;工作时,底板21内部的固定机构4对安装在底板21上的t形座22进行固定,且底板21侧壁开有斜槽212,斜槽212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片213,第一磁片213与第二磁片49磁性相反,互相吸引,从而对t形座22的固定起到辅助作用。
[00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u形杆47远离铰接杆46的端部固接有矩形块48;所述矩形块48与斜槽212滑动配合,且矩形块48端部固接有第二磁片49;所述第二磁片49与第一磁片213磁性相反;工作时,u形杆47在铰接杆46的作用下逆时针进行摆动,从而将固接在u形杆47端部的矩形块48压进斜槽212中,将t形座22固定在底板21内部,且矩形块48端部固接有第二磁片49,第二磁片49与第一磁片213磁性相反,互相吸引,从而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21底端开有凹槽214;所述凹槽214底端侧壁固接有橡胶块215;所述橡胶块215与t形座22接触;工作时,t形座22安装进底板21顶端的凹槽214中,橡胶块215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从而挤压t形座22的侧壁,因此,在t形座22的固定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0031]
工作原理:工作时,电机1通电带动连杆11旋转,第一传送带31转动连接在连杆11上,从而带动第一旋转杆34转动,第一旋转杆34端部固接有第一斜齿轮35,第一斜齿轮35与第二斜齿轮36啮合,从而带动第二旋转杆38转动,第二传送带37转动连接在第二旋转杆38上,且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扇叶杆39,从而带动扇叶杆39转动,扇叶391固接在扇叶杆39上,扇叶391旋转,从而对电机1进行降温;工作时,t形座22安装在底板21顶端的凹槽214上,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挤压齿条41,且齿条41与齿轮42啮合,从而带动齿轮42旋转,齿轮42和偏心轮44固接在直杆43上,从而带动直杆43和偏心轮44旋转,偏心轮44挤压摆杆45,摆杆45逆时针摆动带动铰接杆46转动,从而使得u形杆47逆时针摆动,从而将t形座22固定在底板21的凹槽214内;工作时,第二旋转杆38在电机1带动下进行旋转,凸轮381固接在第二旋转杆38上,从而被带动旋转,凸轮381在旋转过程中使得滑杆382来回滑动,滑杆382底端固接有毛刷383,从而不断的对电机1进行清理;工作时,底板21内部的固定机构4对安装在底板21上的t形座22进行固定,且底板21侧壁开有斜槽212,斜槽212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片213,第一磁片213与第二磁片49磁性相反,互相吸引,从而对t形座22的固定起到辅助作用;工作时,u形杆47在铰接杆46的作用下逆时针进行摆动,从而将固接在u形杆47端部的矩形块48压进斜槽212中,将t形座22固定在底板21内部,且矩形块48端部固接有第二磁片49,第二磁片49与第一磁片213磁性相反,互相吸引,从而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工作时,t形座22安装进底板21顶端的凹槽214中,橡胶块215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从而挤压t形座22的侧壁,因此,在t形座22的固定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003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