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4584发布日期:2021-11-22 15: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供应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地扩张,我国的电力生产和消耗量也急剧增加,我国的供电站、电网也逐步扩大规模,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规模扩展越快,对于安全措施更要同步发展,能够更快的装配以及投入使用成了我们首要完成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配电机构的装配的速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所述内部机构位于所述外部机构上,所述外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内部机构的横向滑动提供动态补偿。
6.优选的,所述外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握持组件、运动组件、外箱体组件;所述第一握持组件位于所述外箱体组件的表面用于控制所述运动组件的横向运动;所述运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的内部提供所述内部机构移动的通道;所述外箱体组件为所述运动组件、所述内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起到防护。
7.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持组件为把手1,所述把手1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上用于控制所述运动组件的运动并反馈给所述内部机构。
8.优选的,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轨道、滑轮、连接桥;所述轨道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上用于为所滑轮移动过程的空间补偿;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用于所述内部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感知所述轨道;所述连接桥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的一侧用于感知所述滑轮的运动变化并反馈给所述内部机构。
9.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组件包括箱顶和侧箱面;所述箱顶设置在所述侧箱面顶端处,所述侧箱面为所述运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握持组件提供空间补偿。
10.优选的,所述内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控制组件、电学组件、内箱体组件、第二握持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内箱体上用于匹配所述电学组件的安装路径;所述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箱体组件上为所述电学组件的启停做出反应;所述第二握持组件位于所述内箱体组件上用于为所述内箱体提供横向移动的动力;所述内箱体组件位于所述外部机构的内侧。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外边框1、外边框2、外边框3、外边框4;所述外边框1、外边框2、外边框3、外边框4均位于所述内箱体组件上用于所述电学组件的控制或安装。
12.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推动板、滑轴、滚筒;所述推动板通过所述滑轴与所述
滚筒滑动连接用于控制电学组件电路运行的状态;所述滚筒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箱体组件上,另一端与所述滑轴滑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电学组件包括分电器、电路元件1、电路元件2、电路元件3;所述分电器、所述电路元件1、所述电路元件2、所述电路元件3分别通过所述外边框1、所述外边框2、所述外边框3、所述外边框4将其固定在所述内箱体组件上并用于所述内部机构提供电路分配。
14.优选的,所述内箱体组件包括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安装在所述内部机构上;所述第二握持组件包括把手2,所述把手2位于所述内部机构上用于感知所述内箱体组件通过所述运动组件的移动进给量反馈。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6.1.本技术通过设置运动组件使外部机构与内箱体进行滑动连接,在内箱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把手2,通过拉动把手2从而带动内箱体做横向运动从而实现配电柜的快速装配。
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安装在内箱体上,而电学组件活动安装在移动组件上,通过拆卸移动组件从而实现快速更换电学组件完成配电柜的快速装配。
18.3.本技术通过设置推动板,滑轴和滚筒,推动板通过滑轴与滚筒滑动连接,滚筒固定连接在内箱体上,滑轴作为推动板与滚筒的载体控制其上下运动,通过上下移动推动板和滑轴即可实现控制电路的开闭。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机构、11第一握持组件、111把手1、 12运动组件、121轨道、122滑轮、123连接桥、13外箱体组件、 131箱顶、132侧箱面、2内部机构、21移动组件、211外边框1、 212外边框2、213外边框3、214外边框4/22控制组件、221推动板、222滑轴、223滚筒、23电学组件、231分电器、232电路元件1、233电路元2、234电路元件3、24内箱体组件、241内箱体、25第二握持组件、251把手2。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申请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

3,包括外部机构1和内部机构2,所述内部机构2位于所述外部机构1上,所述外部机构1用于根据所述内部机构2的横向滑动提供动态补偿。
28.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外部机构1为保护壳体,内部机构2为电路机构,通过滚轴222使内部机构2和外部机构1相连接,且内部机构2通过把手2251以及运动组件12将内部机构2拉出壳体进行对电路元件的更换,从而实现快速装配。
29.实施例2
30.参照图1

3,包括外部机构1,所述外部机构1包括所述第一握持组件11、运动组件12、外箱体组件13;所述第一握持组件11位于所述外箱体组件13的表面用于控制所述运动组件12的横向运动;所述运动组件12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13的内部提供所述内部机构2 移动的通道;所述外箱体组件13为所述运动组件12、所述内部机构 2在工作过程中起到防护。
31.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握持组件11安装在外箱体组件13上,用于控制外部机构1与内部机构2的开与闭,当第一握持组件11处于竖直状态下即为开启状态,当第一握持组件11处于水平状态即为关闭状态,而运动组件12则位于箱体的顶端与底端且与内部机构2 的机体相连接,指示内部机构2运动的轨迹,从而便于内部机构2从外部机构1中拉出。
32.实施例3
33.参照图1

3,包括第一握持组件11,所述第一握持组件11为把手 1111,所述把手1111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13上用于控制所述运动组件12的运动并反馈给所述内部机构2,包括运动组件12,所述运动组件12包括轨道121、滑轮122、连接桥123;所述轨道121安装在所述外箱体组件13上用于为所述滑轮122移动过程的空间补偿;所述滑轮122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121上用于所述内部机构2在移动过程中感知所述轨道121;所述连接桥123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122 的一侧用于感知所述滑轮122的运动变化并反馈给所述内部机构2,包括箱体组件13,所述外箱体组件13包括箱顶131和侧箱面132;所述箱顶131设置在所述侧箱面132顶端处,所述侧箱面132为所述运动组件12和所述第一握持组件11提供空间补偿。
34.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把手1位于箱体侧面的中间偏右侧的位置,用于控制内部箱体与外箱体的开闭,轨道121铺设在外箱体的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且每个单一轨道为上下两条,两条轨道121中间的间隙略大于滑轮122的直径,相邻滑轮122间连接有连接桥123,通过连接桥123的连接,可以使同一轨道121上滑轮122达到相同的速度,同时也防止其脱落增加了其稳定性,箱顶131则是采用了弧面的结构作为顶面,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壁面雨水的堆积,当雨水经过顶面时可以从两侧顺流而下,而侧箱体132则是采用配电柜常用的矩形箱形结构,而且表面附着一层镀层,可以有效的阻隔潮湿的空气或雨水入侵配电柜,防止短路。
35.实施例4
36.参照图1

4,包括内部结构,所述内部机构2包括移动组件21、控制组件22、电学组件23、内箱体组件24、第二握持组件25;所述移动组件21安装在所述内箱体241上用于匹配所述电学组件23的安装路径;所述控制组件22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箱体组件24上为所述电学组件23的启停做出反应;所述第二握持组件25位于所述内箱体组件 24上用于为所述内箱体241提供横向移动的动力;所述内箱体组件 24位于所述外部机构1的内侧。
37.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移动组件21内部均设有凹槽用于安装和卡紧电学组件23,且移动组件21和内箱体组件24为活动连接,具体为可拆卸连接状态,通过拆卸移动组件21从而带动其上的电学组件23即可完成配电柜的快速装配,而控制组件22位于内箱体组件 24的正中间处,通过控制其开合从而控制内箱体组件24内的全部电路设施的开闭,在紧急情况或是需要断电的情况即可拉动控制组件 22完成断电操作,第二握持组件25则是位于内箱体组件24的侧面,可以通过拉动第二握持组件25将内箱体组件24从外壳中拉出。
38.实施例5
39.参照图1

4,包括移动组件21,所述移动组件21包括外边框1211、外边框2212、外边框3213、外边框4214;所述外边框1211、外边框 2212、外边框3213、外边框4214均位于所述内箱体组件24上用于所述电学组件23的控制或安装,包括控制组件22,所述控制组件22 包括推动板221、滑轴222、滚筒223;所述推动板221通过所述滑轴222与所述滚筒223滑动连接用于控制电学组件2电路运行的状态;所述滚筒22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箱体组件24上,另一端与所述滑轴222滑动连接。
40.实施例5的实施原理为:外边框1211、外边框212分别从上至下分布,外边框3213和外边框4214为对称分布,且每个边框外侧与内箱体组件24之间活动连接,可以在更换电学组件23或是损坏的时候进行拆卸更换,推动板221通过滑轴222与滚筒223连接,滑轴222 充当推动板221与滚筒223之间的润滑作用,而且采用滑轴222减小了对滚筒223外壁的摩擦,而推动板221与滑轴222固定连接,通过推动推动板221进而控制内部机构2的电力供应。
41.实施例6
42.参照图1

4,包括电学组件23,所述电学组件23包括分电器231、电路元件1232、电路元件2233、电路元件3234;所述分电器231、所述电路元件1232、所述电路元件2233、所述电路元件3234分别通过所述外边框1211、所述外边框2212、所述外边框3213、所述外边框4214将其固定在所述内箱体组件24上并用于所述内部机构2提供电路分配。
43.实施例6的实施原理为:电路元件1232为长方形结构,位于内箱体组件24的顶部,分电器231分为三部分,用于配电柜整体的电力布局和输送,电路元件3233和电路元件5234分别为正方形结构且对称分布,通过分电器231、电路元件1232、电路元件2233、电路元件3234的联合可以完全满足配电柜的电路供应。
44.实施例7
45.参照图1

4,包括内箱体组件24,所述内箱体组件24包括内箱体 241;所述内箱体241安装在所述内部机构2上,包括第二握持组件 25,所述第二握持组件25包括把手2251,所述把手2251位于所述内部机构2上用于感知所述内箱体组件24通过所述运动组件12的移动进给量反馈。
46.实施例7的实施原理为:内箱体241为配电柜内部机构2的整体面板,其上安装了移动组件21、控制组件22、电学组件23、和第二握持组件25,是一个整体的控制机构,而把手2251位于内箱体241的侧面,可通过把手2251将内箱体241拉出进行更换元器件。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力保障用快速装配的配电柜的具体操作为:设置把手1111,通过控制把手1111在配电柜闭合状态时逆时针旋转四分之一圆弧的距离将内部机构2释放,通过把手2拉动使内箱体241 通过运动组件12的滑动作用从外部结构1中出,当需要更换对应的电器元件时,通过更换所在内箱体241上所对应的外边框1、外边框 2、外边框3、外边框4进行更换电学组件23,从而实现快速装配。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