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4438发布日期:2022-05-16 22:4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2.电缆终端场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应用广泛,传统的电缆终端场包括余缆沟(直埋、工作井内敷设)、电缆登杆平台、围栏(围墙)等。受具体电缆终端杆塔的位置影响,设计形式变化较大,难以实现相对标准化设计,设计工作较为复杂耗时;余缆沟、围栏(围墙)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受地形限制较多,施工成本高,且敷直埋或管沟敷设,在运行单位抢修时余缆往往难以有效使用,对供电企业的抢修时效性具有不利影响。从现有的传统解决方案来看,目前的电缆终端场对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等单位的相应工作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能根据现场情况对电缆终端支架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节,增强适用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
4.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包括法兰组件、以及从下至上依次竖直放置的柱体腿部模块、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终端平台模块,柱体呼高调节模块在柱体腿部模块和终端平台模块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柱体腿部模块的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底端通过一个法兰组件连接,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的底端通过另一个法兰组件连接,柱体腿部模块的底端与地面固定。
5.进一步的,法兰组件包括法兰盘、加强筋、紧固螺栓,法兰盘设有两个,两个法兰盘的一侧面相互贴合并通过周向间隔均布的多个紧固螺栓连接,两个法兰盘的另一侧面上分别间隔固定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法兰盘上的加强筋呈圆形间隔均布。
6.最佳的,柱体腿部模块的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法兰盘固定,两个法兰盘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柱体腿部模块的顶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之间、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底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之间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
7.进一步的,柱体腿部模块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一、引下电缆横担一,终端支架柱主体一的底端与地面固定,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连接,引下电缆横担一在终端支架柱主体一上部水平安装于其外周面上,终端支架柱主体一的高度l为4500~5000mm,引下电缆横担一与终端支架柱主体一顶端之间的间距为500~800mm。
8.最佳的,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法兰盘固定,两个法兰盘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顶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之间、终端平台模块的底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之间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
9.进一步的,柱体呼高调节模块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二、引下电缆横担二,终端支架柱主体二的底端与柱体腿部模块固定,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连接,引下电缆横担二在终端支架柱主体二上沿其高度方向至少间隔设有两个,并分别水平安装于其外周面上,终端支
架柱主体二的高度a为3000~3500mm。
10.进一步的,终端平台模块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三、引下电缆横担三、电缆终端平台,终端支架柱主体三的底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固定,电缆终端平台水平安装于终端支架柱主体三顶端的外周面上,电缆终端平台下方至少间隔设有两个引下电缆横担三,引下电缆横担三分别水平安装于终端支架柱主体三的外周面上,终端支架柱主体三的高度t为3000~3500mm。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相对标准化的电缆终端支架,通过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终端平台模块与柱体腿部模块的灵活更替,使用新的电缆终端支架式余缆方案,为设计人员提供高效快捷的电缆终端场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建设余缆沟及围栏的情况下实现余缆设置功能;支架柱体基础与杆塔基础同步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减少余缆沟、围栏等工程成本和企业支出;解决抢修工作中的繁琐、时效性痛点,为运行单位抢修工作提供来自设计源头的保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一种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如图1、2所示,包括法兰组件4、以及从下至上依次竖直放置的一个柱体腿部模块1、至少一个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以及一个终端平台模块3。
16.柱体腿部模块1的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底端、以及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3的底端分别通过一个法兰组件4连接,柱体腿部模块1的底端与地面固定。
17.法兰组件4包括法兰盘41、加强筋42、紧固螺栓,法兰盘41设有两个,两个法兰盘41的一侧面相互贴合并通过周向间隔均布的多个紧固螺栓连接,使柱体腿部模块1的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底端连接,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3的底端连接。柱体腿部模块1的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法兰41固定,两个法兰盘4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3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法兰盘41固定,两个法兰盘4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18.两个对应连接的法兰盘41的另一侧面上分别间隔固定有多个加强筋42,每个法兰盘41上的加强筋42呈圆形间隔均布。柱体腿部模块1的顶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41之间、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底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41之间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42。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的顶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41之间、终端平台模块3的底端和与其连接的法兰盘41之间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42。
19.柱体腿部模块1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引下电缆横担一12,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的底端与地面固定,顶端与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连接,引下电缆横担一12在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上部水平安装于其外周面上,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的高度l为4500~5000mm,引下电
缆横担一12与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顶端之间的间距为500~800mm。
20.柱体呼高调节模块2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引下电缆横担二22,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的底端与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固定,顶端与终端平台模块3连接,引下电缆横担二22在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上沿其高度方向至少间隔设有两个,并分别水平安装于其外周面上,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的高度a为3000~3500mm。
21.终端平台模块3包括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引下电缆横担三32、电缆终端平台33,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的底端与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固定,电缆终端平台33水平安装于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顶端的外周面上,电缆终端平台33下方至少间隔设有两个引下电缆横担三32,引下电缆横担三32分别水平安装于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的外周面上,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的高度t为3000~3500mm。
22.法兰盘41可为圆环状结构,其内环直径与终端支架柱主体一11、终端支架柱主体二21、终端支架柱主体三31的外径相等。
23.根据运行单位、设计规范要求和线路重要性等因素确定所需呼高,通过增减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数量实现电缆终端平台的不同呼高。基础完成后,首先完成3类不同模块的组装,柱体呼高调节模块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个数,另外两种模块各组装1个。
24.自下而上完成柱体腿部模块、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终端平台模块的安装;不同模块之间采用法兰组件连接。在使用两组及以上柱体呼高调节模块时,相邻两个柱体呼高调节模块之间也采用法兰组件连接,连接方式与其他模块的连接方式一致。
25.不同呼高的电缆终端平台平时可满足电缆引下的通道要求,电缆终端头故障抢修时可直接拆除一档柱体呼高调节模块(例如由l+a+t拆除一档调节模块(a)变为为l+t等形式,可继续使用),即将现有终端平台电缆终端下降一个柱体呼高调节模块高度a安装,实现了电缆的余缆设置相当的功能。拆除的柱体呼高调节模块可重复利用于其他工程。
26.传统的电缆终端杆塔需要建设余缆沟及配套的大型终端场围栏(围墙),占地面积大,比如一般的110kv架空线路,终端场占地面积就需要80

左右;改造后只需要杆塔及电缆支架柱体基础的占地面积约10

,占地面积缩小了87.5%左右;而且传统电缆终端场需要大量的余缆敷设,实际余缆利用率较低,浪费较大。本设计采用相对标准化的电缆终端方案,大幅减少了土地占用,更加环境友好;缩减了电缆材料和施工成本;提高了抢修便利性,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
27.3、对于重要客户(或其它需要考虑的极端情况),可结合生产运行单位意见,在利用可调节终端支架的同时,新建终端场(余缆沟,终端场围栏),实现对余缆的组合使用,平时可利用电缆终端支架解决电缆终端出线的1~2次故障抢修。如果出线极端情况,可利用余缆沟中余缆+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调节模块的灵活调节功能,实现m
×
n(m一般由终端场内余缆数量和单次抢修使用余缆量确定,n为可调节电缆终端的柱体呼高调节模块的数量)次余缆抢修利用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各种极端情况下的保障。
28.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可制作标准化的不同规格的电缆终端支架,参照杆塔设计理念,设置柱体呼高调节模块,可以较为便利的实现电缆终端支架引下的调节;不同呼高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可分体组装,重复利用。
29.传统终端场一般受限于余缆沟大小,场地使用情况,余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且余缆预留的较长(一般至少十几米),实际利用时仅3m左右,具有较大的浪费,且抢修一次后,
该段电缆基本没有了余缆的故障抢修保障功能。
30.而面对极端情况下余缆沟中余缆+可调节电缆终端支架调节模块的模式使得余缆的单次故障余缆使用量降为3m,不仅使余缆调节次数实现了乘数级增长,还大大提高了抢修余缆利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