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灯充电座和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5815发布日期:2023-03-17 18: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笔灯充电座和笔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移动照明笔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灯充电座和笔灯。


背景技术:

2.在移动照明笔灯领域,传统的充电方式需要扭开笔身与笔筒的连接,再通过usb-c等接头充电,这种方式在用户为笔灯设备充电过程中增加了多余且繁琐的扭螺纹动作,还存在扭开笔身与笔筒之后因为用户疏忽,导致笔身或笔筒丢失,操作极为不利。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笔灯设备充电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笔灯充电座和笔灯,以解决笔灯设备充电过程繁琐,且易导致笔身或笔筒丢失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笔灯充电座,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5.一种笔灯充电座,包括:底座和充电板;其中,
6.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用于插入笔灯的容置槽,所述充电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7.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且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均电连接所述充电板。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底座外壳以及主体支架;其中,
9.所述底座外壳为筒状,其下方连接所述底壳,所述主体支架设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其中,
11.所述充电板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主体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充电板中部,该第一充电触点穿过所述主体支架且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一端穿过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板。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充电板包括:第一pcba 板和第二pcba板;其中,
13.所述第一pcba板设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主体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pcba板中部,该第一充电触点穿过所述主体支架且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二pcba板为环状,其套设在所述主体支架外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连接所述第二pcba板,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对应的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pcba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pcba板。
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支架外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有多个限位耳,所述第二pcba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限位耳对应的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
耳对应连接所述多个限位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装饰环,所述装饰环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外侧壁,且位于该外侧壁顶侧。
16.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具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设有卡条,所述底座外壳设有卡槽,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卡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外壳上设有第一充电孔,所述充电板上设有充电接头,所述第一充电孔和所述充电接头对应。
1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支架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第一pcba板抵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笔灯充电座,使用时只需要在笔灯充电座为通电状态时,将配套笔灯的笔芯弹出或露出,然后插入笔灯充电座,此时,笔芯与第一充电触点接触,同时外壳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这样笔灯内部的可充电电池就可以进行充电了。该笔灯充电座结构带来的充电方式,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笔灯无需连接线,增加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笔灯充电座的爆炸图;
23.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笔灯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笔灯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笔灯充电座在插入笔灯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1、底座;11、容置槽;12、底壳;121、连接壁;1211、卡条;13、底座外壳;131、第一充电孔;132、卡槽;14、主体支架;141、通孔;142、连接环;1421、限位耳;143、加强肋;15、装饰环;2、充电板;21、第一pcba板;211、第一充电触点;212、充电接头;22、第二pcba 板;221、第二充电触点;3、笔灯。
具体实施方式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参照图1-图4,其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笔灯充电座,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1.一种笔灯充电座,包括:底座1和充电板2;其中,
32.底座1上设有一用于插入笔灯3的容置槽11,充电板2设置在底座1内;
33.容置槽11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211,且容置槽1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第一充电触点211和第二充电触点221均电连接充电板 2。
34.在本实施例中,笔灯充电座在使用时,先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再将配套笔灯3的笔芯弹出或露出,然后插入笔灯充电座,由于配套笔灯3中可充电电池的一极连接外壳,另一极连接笔芯笔芯,此时,笔芯与第一充电触点 211接触,同时外壳与第二充电触点221接触,这样笔灯3内部的可充电电池连接电源可以进行充电了。在本实施例笔灯充电座结构带来的充电方式,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笔灯3无需连接线,增加使用便利性。
35.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二实施例,其中,底座1包括:底壳12、底座外壳13以及主体支架14;其中,
36.底座外壳13为筒状,其下方连接底壳12,主体支架14设在底座1的内部,容置槽11设置在主体支架14上。
37.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底壳12、底座外壳13以及主体支架14;由这三个零部件组装后形成,组装后整体呈圆柱状。由于内部需要安装充电板2,因此,以组装的形成更利于生产和组装。
38.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三实施例,其中,底座1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其中,
39.充电板2设置于底壳12和主体支架14之间,第一充电触点211设置在充电板2中部,该第一充电触点211穿过主体支架14且位于容置槽11的底部,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设置在主体支架14的侧壁上,第一连接线电连接一端穿过主体支架14的侧壁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另一端连接充电板2。
40.在本实施例中,笔灯充电座通过在底部位置设置充电板2,将第一充电触点211直接设置在该底部的充电板2上,再通过在主体支架14底部设置一让第一充电触点211穿过的孔,装配时,第一充电触点211就可以穿过该孔暴露在主体支架14底部,另外,再通过第一连接线(图中未示)连接位于主体支架14侧壁上的第二充电触点221,就可以实现笔灯3插入时充电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般笔壳都是圆柱形的,主体支架14中容置槽11也是设置成圆柱的,为了适配上述情况,优选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为二至四个充电触点,且均匀布置于主体支架14侧壁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由于触点一般具有弹性,二至四个充电触点可以平衡受力,避免接触不良导致充不上电。
41.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四实施例,其中,底座1还包括:第二连接线(图中未示);充电板2包括:第一pcba板21和第二pcba板 22;其中,
42.第一pcba板21设置于底壳12和主体支架14之间,第一充电触点211 设置在第一pcba板21中部,该第一充电触点211穿过主体支架14且位于容置槽11的底部;第二pcba板22为环状,其套设在主体支架14外侧,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连接第二pcba板22,主体支
架14的侧壁设有与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对应的通孔141,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触点221穿过通孔141位于主体支架14的侧壁上;第一pcba板21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二pcba板22。
43.在本实施例中,笔灯充电座一般空间较小,为了增大布置电路的面积,可以将充电板2配置成第一pcba板21和第二pcba板22,这样可以将一部分电路配置到第二pcba板22上。本实施例的其他优点类似第三实施例,不再赘述。
44.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五实施例,其中,主体支架14外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环142,连接环142设有多个限位耳1421,第二pcba板22上设有与多个限位耳1421对应的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耳 1421对应连接多个限位孔。
45.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环142上设有多个限位耳1421,再配合多个限位孔进行装配,方便拆卸和组装。
46.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六实施例,其中,底座1还包括:装饰环15,装饰环15设置在底座外壳13外侧壁,且位于该外侧壁顶侧。
47.在本实施例中,笔灯充电座一般体积较小,装饰环15有利于第一时间找到笔灯充电座,例如装饰环15可以配置为较显眼的颜色如黄色、红色或紫色等,甚至可以配置成具有夜光功能的,这样也可以在黑暗中发现装饰环15。另外,装饰环15还起到一定的美观效果。
48.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七实施例,其中,底壳12具有连接壁121,连接壁121上设有卡条1211,底座外壳13设有卡槽132,卡条1211 与卡槽132卡接。
49.在本实施例中,图2、图3示出了上述连接壁121的一种样式,设置上述卡条1211和卡槽132,方便拆卸和组装。
50.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八实施例,其中,底座外壳13上设有第一充电孔131,充电板2上设有充电接头212,第一充电孔131和充电接头212对应。
5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接头212可以是micro usb接口或usb type c 接口等等。一般使用时,可以将笔灯充电座通过上述接口连接充电器,置于桌面等位置,充电时即插即充,非常方便。
52.针对上述笔灯充电座,本技术还提出第八实施例,其中,主体支架14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加强肋143,加强肋143与第一pcba板21抵接。
5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加强肋143一般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为一种4个加强肋143的布置样式,主要起到平衡受力,放置使用时容置槽11歪斜。
54.本技术第十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笔灯3,笔灯3包括外壳和笔芯,外壳和笔芯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互不接触;笔灯3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的一极连接外壳,另一极连接笔芯。
5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笔灯3为配套前序实施例中的笔灯充电座使用,具体使用方式和使用效果前序实施例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56.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
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