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87336发布日期:2024-03-01 1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引线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外表面安装有放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的底面安装有铁丝捆扎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底面安装有缠绕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延伸板,所述第一半环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顶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延伸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电机,所述延伸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放线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组件包括t型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线辊,所述方形杆的两侧且位于线辊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走线孔,所述矩形板的一侧且位于走线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切刀,所述t型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切割气动杆,所述切割气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直线切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捆扎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气动杆,所述移动气动杆输出端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所述第一阻尼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铁丝盘,所述铁丝盘的出料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所述铁丝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第一送料辊,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一侧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捆扎装置还包括l型板,所述位移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断气动杆,所述切断气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切断刀和推动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捆扎装置还包括电机板,所述铁丝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拧电机,所述旋拧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方形块、第二方形块和带动电机,所述第一半环体的底面通过第一方形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滑轨,所述第二半环体的底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方形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第二扇形滑轨,所述第一扇形滑轨和第二扇形滑轨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扇形滑槽,所述第一扇形滑轨的底面通过扇形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扇形齿环,所述第二扇形滑轨的底面通过扇形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扇形齿环,所述延伸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带动电机,所述带动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扇形齿环和第二扇形齿环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第二阻尼杆、插块和方形槽;所述第二扇形滑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杆,所述第二阻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轨内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扇形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二扇形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插块的一端与方形槽的内腔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弧形块,所述第一扇形齿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位于u型架的中部,所述弧形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拧柱,所述弧形块一侧的下部设置有进丝槽,所述旋拧柱的一侧上部设置有铁丝穿孔,所述旋拧柱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腔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至铁丝穿孔内,所述顶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的顶面且位于矩形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旋拧柱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凸槽,所述凸槽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阻尼杆,所述第三阻尼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智能监测型杆塔配电设备施工方法,包括S1、将配电箱抱箍安装在杆塔的底部,在配电箱内安装控制器、智能电容器以及其他配电部件;S2、将自动引线装置抱箍安装在杆塔上,自动引线装置的电线端部和通讯线端部与配电内的各个部件接线连接;S3、自动引线装置将电线和通讯线自动抬升至指定高度,并分段将电线和通讯线捆扎定位于杆塔上;完成引线切断作业后,自动引线装置下降,取下自动引线装置;S4、工人攀登杆塔,将电线与杆塔顶端的电力传输器件连接;S5、工人将通讯线与通讯盒连接。本发明通过移动装置、放线装置、铁丝捆扎装置和缠绕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在杆塔上布线并且将电线和通讯线固定在杆塔上。

技术研发人员:陈四菁,吴岚,张玲玲,孙婷婷,田晓飞,张雨菲,卢彩霞,李时,陶庆军,姚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安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