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管路拉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847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管路拉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是一种用以牵拉电线、电缆的折叠式管路拉线机。
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大量高层、宏伟建筑物的建造,其各种管路及设置在管路中的电线、电缆越来越复杂,重量大,配拉线工作量越来越大。按一般于管路中配拉电线、电缆的施工要领为先于管路之一端口将一条软质钢索或绳索引线穿置并穿过后,于管路另端口以该钢索或绳索引线捆绑住电线、电缆,再将钢索或绳索引线连同电线、电缆一起拉过管路。为克服人工拉线那种繁重、吃力和低效率等的弊端,建筑业中逐步以机械拉线代替人工拉线。但现有的拉线机械既功能单一又相当笨重,拉线效率低。如一种在一矩形盒体内部设置一驱动马达、一传动轴及一直接带动的卷线盘的拉线设备。这种拉线设备在实务上经常会出现有如下缺失一是,由于该拉线设备体积庞大、笨重,十分占用空间,尤其必须有二人以上才能够作搬运、移动;二是,由于其结构中缺乏良好、实用的导线及固定装置,而必须就地取材地随意选用一适当长度的支撑推杆,或必须固定于地面并于天花板上适当位置处设置一滑轮装置,加以调整固定后,才能配合机器进行拉线,致使不仅徒然耗费许多寻找推杆、架设推杆、固定机器及滑轮的时间,更造成其施工明显有效率不高、品质低落及成本居高不下等不经济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固定、可机动调整方向或角度,兼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搬运、存放少占空间的折叠式管路拉线机,专供各种管路配拉电线、电缆等工程用,以此提高施工效率、品质,降低人工成本,达到省时、省力、高效能、低故障的目的。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一拉线机主体、一减速马达、一拉线转轴、三节略呈H型且长度相等、宽度依序递减的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以及一导线头定位装置。其中拉线机主体为一矩形底座,在该矩形底座上方定点位置二侧分别往上凸伸固设有可供第一节机械手臂一端插接固定的定位片,于底座一端两侧位置藉由两转轮固定轴而分别穿置设有可方便、省力移动的移动转轮,而于另一端的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固定拉线机主体于地面上的定位脚,上方则设有可利于上、下楼层搬运的后手提把。减速马达固设在拉线机主体的上缘面上,拉线转轴通过通过一固定梢与减速马达的中心传动轴相联结,在减速马达与拉线转轴之间的位置上套置一定位轴承,减速马达与拉线转轴呈直线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该拉线转轴是一种过线不卷收式设置,只需将钢索或绳索在该转轴上缠绕数圈拉紧后,使可进行拉线,完全不受钢索或绳索的长度限制。三节H型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其先藉由第一节机械手臂之一端垂直往下插接固设于拉线机主体上方的定位片位置上,再分别藉由可作180度调整方向、角度及自动定位的两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中之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衔接设置于第一与第二节机械手臂之间,及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衔接设置于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之间,两端相插嵌合固定;导线头定位装置插接嵌合在第三节机械手臂的顶端。如此即组成一可自如作套合重叠及快速展开、调整方向、角度及自动定位折叠式拉线机。
上述两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的主要结构分别为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过线轴及一转轴、两固定齿片、一转向过线轮及一转轴、两″C″型定位环、两固定片、两螺丝定位片、一过线轮及一转轴、一定位销和一手提把及一手把固定轴。所说两固定齿片其上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齿片通过此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二节机械手臂上,并以螺丝锁定;在该两固定齿片内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套置在转轴上的过线轴。因该过线轴内的转轴可转动,则其促使第一及第二节机械手臂得以快速展开,配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作180度任意调整其拉线方向、角度。在此两固定齿片延伸部位的内侧藉由转轴与两″C″型定位环而穿设转向过线轮。所说固定片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片通过此部位嵌插于第一节机械手臂内,并以螺丝锁定;该固定片及螺丝定位片之上方同一位置凸伸出一凸伸端,所说手提把穿置在设置于该两固定片凸伸端内侧的手把固定轴上;该固定片及螺丝定位片之下方同一位置处开有穿孔,所说过线轮穿置在设置于该两固定片穿孔中的转轴上。所说定位销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固定齿片啮合的齿牙构造和脱离沟槽,该定位销藉由一定位挡板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的弹簧盖设置在过线轮的旁侧。
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过线轴及一转轴、两固定齿片、两固定片、两螺丝定位片及一定位销。所说两固定齿片和两固定片,前者在上方、后者在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的延伸部位,分别通过该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及第二节机械手臂上,并以螺丝锁固;两固定齿片和两固定片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两片固定片位于与之相应的两片固定齿片的外侧旁;在两固定齿片内侧间的中心轴线处的转轴上套设一过线轴。因两固定齿片和两固定片套设在同一根转轴上,藉由该转轴的可转动性,促使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同样地亦得以配合实际现场环境,快速展开作180度任意调整其拉线方向、角度。所说定位销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两固定齿片啮合的齿牙构造和脱离沟槽,该定位销藉由一定位挡板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的弹簧盖穿置在固定片与螺丝定位片的近下方。该定位销在归位弹簧的作用下能作自动归位,其上的脱离沟槽能促使其上的齿牙构适得以脱离与固定齿片的啮合状态,以利于作弯折或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头定位装置,主要包含有一略呈″H″型的支架、两固定片、两螺丝定位片、一定位销、一导向过线轮及一转轴、两″C″型定位环、一过线轴及一转轴。所说两固定片其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片通过此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上,并以螺丝锁固。所说支架一端周缘上形成有齿牙构造,并把此端通过一转轴联结在两固定片上端内侧,过线轴则套置在转轴上位于支架两脚的内侧;支架的另一端内侧藉由一两端分别套置有轴承之转轴及两″C″型定位环设置一导向过线轮。因装有导向过线轮和过线轴的支架是通过转轴联结在两固定片上的,则藉由该转轴的的可转动性,促使该导线定位装置得以如第二节及第三节机械手臂般地作180度调整其方向、角度。所说定位销其两端近端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支架上齿牙啮合的齿牙构造与脱离沟槽,该定位销藉由一定位挡板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的弹簧盖穿置在固定片与螺丝定位片的近下方呈一直线的定点位置上。与如上所述一样,该定位销在归位弹簧的作用下能自动复归、保持与导线头定位器支架上之齿牙构造间的相互啮合状态,达到自动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可于第二节机械手臂与第三节机械手臂之间,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再予以衔接增设一节第二节机械手臂。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由于其拉线机主体与多节式拉线机械手臂组成一整体结构,使得能简化施工程序,节省许多繁琐、重复的工作,避免因零组件散落、遗失而影响工程,及可改善工作环境的整洁、节省许多清理时间及麻烦等,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其整机可采用直立之设置,能达到易于存放、搬运且少占空间;二是可藉其手提把、后手提把、定位脚及移动转轮的搭配应用,达到省力、快速地移动、搬运,稳固、定位,增进其机动性和实用性;三是可藉其拉线转轴可完全不受钢索或绳索长度限制,则可适用于各种长距离之管路拉线工程,增进其适用范围;四是可藉其免推杆式定位装置,可获得在任何施工现场环境下任意作180度调整方向、角度和自动定位,实现快速展开、调整、自动定位后不会松动或坠落等高效率作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展开三节机械手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拉线机主体与第一节机械手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一节机械手臂与第二节机械手臂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一节机械手臂与第二节机械手臂组合的立体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一节机械手臂与第二节机械手臂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二节机械手臂与第三节机械手臂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二节机械手臂与第三节机械手臂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三节机械手臂与导线头定位装置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第三节机械手臂与导线头定位装置的分解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拉″开口朝上之地下暗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拉″水平开口之天花板上明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拉″开口朝下之墙壁内暗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用以拉″开口朝上之墙壁内暗管″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而衔接增设一节第二节机械手臂后形成四节式机械手臂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由图见,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一拉线机主体1、一减速马达3、一拉线转轴4、三节略呈H型且长度相等、宽度依序递减的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5、6、7,及一导线头定位装置10。拉线机主体1为一矩形底座,在该矩形底座一端上方二侧分别往上凸伸固设有定位片1a,并在此端两侧位置藉由两转轮固定轴1b而分别穿置设有移动转轮1c,而于另一端的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定位脚1d,上方则设有后手提把1e;减速马达3固设在拉线机主体1的上缘面上,拉线转轴4通过一固定梢2a与减速马达3的中心传动轴3a相联结,在减速马达3与拉线转轴4之间的位置上套置一定位轴承2。三节H型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5、6、7,其先藉由第一节机械手臂5之一端垂直往下插接固设于拉线机主体1上方的定位片1a位置上,再通过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及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把第一与第二节机械手臂5、6及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6、7相联结。导线头定位装置10插接嵌合在第三节机械手臂7的顶端。如此的折叠式管路拉线机,可供单人握持手提把8r,以两移动转轮1c着地牵拉移动,或两人配合后手提把1e抬起搬运;当使用时,以定位脚1d着地定位后,只需展开、调整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6、7之方向、角度,即可分别藉由两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9作自动定位,并调整促使导线头定位装置10前端板位置上的凸缘构造10p深入配线箱体中后,呈垂直或水平状地抵住管路出线口,及藉由减速马达3带动拉线轴4进行拉线作业。
由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节与第二节机械手臂之联接结构图见,其联接装置是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由图见,系先于一过线轴8a内径中穿置一其两端近端缘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外螺纹构造的转轴8b,并自该转轴8b两端以对称方式依序分别予以套设有轴承8c、垫片8d、固定齿片8e、防滑垫片8f及固定片8g,并以松紧螺丝8h螺合锁固后,再利用可防止该松紧螺丝8h滑动的螺丝定位片8i自两端套置固定。而于该固定齿片8g与螺丝定位片8i之近下方呈一直线两定点位置上,又分别藉由一其两端近端缘位置之外螺纹构造上套置有轴承8l之转轴8k与二松紧螺丝8m自两端螺合,而穿设有一具有降低拉线角度功能的过线轮8j,及藉由一定位挡板8o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8p的弹簧盖8q而套置固设有一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齿牙构造与脱离沟槽的定位梢8n,并促使该定位梢8n两端之齿牙构造得以藉归位弹簧8p之弹性作用而自动复归、保持与固定齿片8e间的相互啮合状态,达到自动定位的目的。又,于固定片8g与螺丝定位片8i之上方凸伸端呈一直线的定点位置上,分别藉由一其两端近端缘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外螺纹构造的手把固定轴8s与两松紧螺丝8t自两端螺合,而穿置设有一手提把8r装置,该手提把8r可供方便移动或配合拉线机主体1上的后手提把8f,以利于作上、下层楼搬运。再分别藉由该固定片8g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一节机械手臂5内,并以螺丝锁定;及藉由该两固定齿片8e其上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二节机械手臂6上并以螺丝锁定之同时,藉由一转轴8v与两″C″型定位环8w而穿设有一转向过线轮8u,而形成一可藉由该过线轴8a内部转轴8b之可转动性,促使第一及第二节机械手臂5、6得以快速展开,配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作180度任意调整其拉线方向、角度。及藉由该定位销8n之具有自动归位性,促使在作调整其拉线方向、角度前,可先将定位梢8n自具有归位弹簧8p之一端迫压至另端,藉由脱离沟槽促使其齿牙构造得以脱离与固定齿片8e之啮合状态,以利于作弯折、调整,而在调整确定时或完工收折后,则可藉其弹性作用而自动、快速地复归固定于定位点处。
由图7和图8所示第二节与第三节机械手臂之联接结构图见,其联接装置是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由图见,系先于一过线轴9a内径中穿置一其两端近端缘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外螺纹构造的转轴9b,并自该转轴9b两端以对称方式依序分别予以套置有轴承9c、垫片9d、固定齿片9e、防滑垫片9f及固定片9g,并以松紧螺丝9h螺合锁固后,再藉由可防止该松紧螺丝9h滑动的螺丝定位片9i自两端套置固定之;而于该固定片9g与螺丝定位片9i近下方呈一直线的定点位置上,穿置有一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齿牙构造与脱离沟槽的定位梢9j,并自该定位梢9j之两端端缘位置分别藉由一定位挡板9k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9m的弹簧盖9l予以套置固定,促使定位梢9j两端之齿牙构造得以藉归位弹簧9m之弹性作用而自动复归、保持与固定齿片9e间的相互啮合状态,达到自动定位的目的。再分别藉由该两固定齿片9e和两固定片9g,前者在上方、后者在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的延伸部位,分别通过该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7及第二节机械手臂6上,并以螺丝锁固,形成一可藉由该转轴9b之可转动性,促使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6、7同样地亦得以配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快速展开作180度任意调整其拉线方向、角度,及藉由该定位梢9j之可自动归位性,促使展开调整前,可先将定位梢9j自具有归位弹簧9m之一端迫压至另端,藉由脱离沟槽促使其齿牙构造得以脱离与固定齿片9e的啮合状态,以利于作弯折、调整,及在调整确定时或完工收折后,则可藉其弹性作用而自动、快速地复归固定在定位点处。
由图9和图10所示设置在第三节机械手臂顶端的导线头定位装置见,系具有一略呈″H″型的支架10,其一端形成有齿牙构造,另一端则藉由一其两端分别套置设有轴承10c的转轴10b与两″C″型定位环10d,在该转轴10b上穿设一导向过线轮10a。而于该支架10具有齿牙构造之一端两侧间位置上,先藉由地其两端近端缘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外螺纹构造的转轴10f与两轴承10g而穿置固设有一过线轴10e,又于其外侧该转轴10f的两端,以对称方式依序分别予以套置入防滑垫片10h及固定片10i,并以松紧螺丝10j螺合锁固后,再藉由具有防止松紧螺丝10j滑动功效的螺丝定位片10k自两端套置固定;以及于该固定片10i与螺丝定位片10k近下方呈一直线定位点位置上,藉由一定位挡板10m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10n的弹簧盖10o而套置固设有一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齿牙构造与脱离沟槽的定位梢10l,并促使该定位梢10l两端的齿牙构造得以藉归位弹簧10n之弹性作用而自动复归、保持与支架10上的齿牙构造间的相互啮合状态,达到自动定位的目的。由图见,当把两固定片10i下方略旦″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的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7上并以螺丝锁固后,即可分别藉由过线轴10e内部转轴10f之可转动性,促使导线头定位装置得以如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6、7般地作180度调整其方向、角度,及藉由定位梢10l之具有自动归位性质,促使展开调整前,可先将定位梢10l自具有归位弹簧10n之一端迫压至另一端,藉由脱离沟槽促使其齿牙构造得以脱离与支架10一端齿牙构造之啮合状态,以利于作弯折、调整,促使支架10前端板位置上的凸缘构造10p得以直接深入配线箱体中后,呈垂直或水平状地抵住管路出线口,避免钢索或绳索引线及所拉电线、电缆与管路或配线箱体间产生碰触、磨擦而伤及管道或或配线箱体,及在调整确定时或完工收折后,则可藉其弹性作用而自动、快速地复归固定于定位点处。
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为几个本实用新型在配线拉线工程中使用的实施例状态图。图11为用本实用新型拉″开口朝上″之地下暗管中的线。图12为用本实用新型拉″水平开口″之天花板上明管中的线。图13为用本实用新型拉″开口朝下″之墙壁内暗管中的线。图14为用本实用新型拉″开口朝上″之墙壁内暗管中的线。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调整机械手臂的弯向、角度,能快速、顺畅、高效地完成各种拉线,特别是各种高难度拉线工作。
图15为一种具有四节机械手臂的管路拉线机。由图见,本实施例是在第二节机械手臂6与第三节机械手臂7之间,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再予以衔接增设一节第二节机械手臂6组装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管路拉线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一拉线机主体(1)、一减速马达(3)、一拉线转轴(4)、三节略呈H型且长度相等、宽度依序递减的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5)、(6)、(7)及一导线头定位装置,其中[1-1],拉线机主体(1)为一矩形底座,在该矩形底座上方定点位置二侧分别往上凸伸固设有可供第一节机械手臂(5)一端插接固定的定位片(1a),于底座一端两侧位置藉由两转轮固定轴(1b)而分别穿置设有移动转轮(1c),而于另一端的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定位脚(1d),上方则设有后手提把(1e);[1-2],减速马达(3)固设在拉线机主体(1)的上缘面上,拉线转轴(4)通过一固定梢(2a)与减速马达(3)的中心传动轴(3a)相联结,在减速马达(3)与拉线转轴(4)之间的位置上套置一定位轴承(2);[1-3],三节H型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5)、(6)、(7),其先藉由第一节机械手臂(5)之一端垂直往下插接固设于拉线机主体(1)上方的定位片(1a)位置上,再分别藉由两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9)中之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衔接设置于第一与第二节机械手臂(5)、(6)之间,及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衔接设置于第二及第三节机械手臂(6)、(7)之间,;[1-3-1]所说第一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8),主要包含有一过线轴(8a)及一转轴(8b)、两固定齿片(8e)、一转向过线轮(8u)及一转轴(8v)、两″C″型定位环(8w)、两固定片(8g)、两螺丝定位片(8i)、一过线轮(8j)及一转轴(8k)、一定位销(8n)和一手提把(8r)及一手把固定轴(8s);所说两固定齿片(8e)其上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齿片(8e)通过此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二节机械手臂(6)上,并以螺丝锁定;在该两固定齿片(8e)内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套置在转轴(8b)上的过线轴(8a);在此两固定齿片(8e)延伸部位的内侧藉由转轴(8v)与两″C″型定位环(8w)而穿设转向过线轮(8u);所说固定片(8g)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片(8g)通过此部位嵌插于第一节机械手臂(5)内,并以螺丝锁定;该固定片(8g)及螺丝定位片(8i)之上方同一位置凸伸出一凸伸端,所说手提把(8r)穿置在设置于该两固定片(8g)凸伸端内侧的手把固定轴(8s)上;该固定片(8g)及螺丝定位片(8i)之下方同一位置处开有穿孔,所说过线轮(8j)穿置在设置于该两固定片(8g)穿孔中的转轴(8k)上;所说定位销(8n)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固定齿片(8e)啮合的齿牙构造和脱离沟槽,该定位销(8n)藉由一定位挡板(80)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8p)的弹簧盖(8q)设置在过线轮(8j)的旁侧;[1-3-2]所说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主要包含有一过线轴(9a)及一转轴(9b)、两固定齿片(9e)、两固定片(9g)、两螺丝定位片(9i)及一定位销(9j);所说两固定齿片(9e)和两固定片(9g),前者在上方、后者在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的延伸部位,分别通过该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7)及第二节机械手臂(6)上,并以螺丝锁固;两固定齿片(9e)和两固定片(9g)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两片固定片(9g)位于与之相应的两片固定齿片(9e)的外侧旁;在两固定齿片(9e)内侧间的中心轴线处的转轴(9b)上套设一过线轴(9a);所说定位销(9j)其两端近端缘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两固定齿片(9e)啮合的齿牙构造和脱离沟槽,该定位销(9j)藉由一定位挡板(9k)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9m)的弹簧盖(9l)穿置在固定片(9g)与螺丝定位片(9i)的近下方;[1-4]所说导线头定位装置插接嵌合在第三节机械手臂(7)的顶端,主要包含有一略呈″H″型的支架(10)、两固定片(10i)、两螺丝定位片(10k)、一定位销(10l)、一导向过线轮(10a)及一转轴(10b)、两″C″型定位环(10d)、一过线轴(10e)及一转轴(10f);所说两固定片(10i)其下方略呈″U″字型并具有螺孔构造之延伸部位,该两固定片(10i)通过此延伸部位插接嵌合于第三节机械手臂(7)的顶端,并以螺丝锁固;所说支架(10)一端周缘上形成有齿牙构造,并把此端通过一转轴(10f)联结在两固定片(10i)上端内侧,过线轴(10e)则套置在转轴(10f)上位于支架(10)两脚的内侧;支架(10)的另一端内侧藉由一两端分别套置有轴承(10c)之转轴(10b)及两″C″型定位环(10d)设置一导向过线轮(10a);所说定位销(10l)其两端近端适当位置上分别形成有能与支架(10)上齿牙啮合的齿牙构造与脱离沟槽,该定位销(10l)藉由一定位挡板(10m)及一内装有归位弹簧(10n)的弹簧盖(10o)穿置在固定片(10i)与螺丝定位片(10k)的近下方呈一直线的定点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管路拉线机,其特征在于可于第二节机械手臂(6)与第三节机械手臂(7)之间,藉由第二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9)再予以衔接增设一节第二节机械手臂(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牵拉电线、电缆的折叠式管路拉线机。主要特点是,在具有一对移动转轮和一对定位脚的拉线机主体矩形底座上固设有一与减速马达相联结而转动的拉线转轴,又于该主体上装有三节略呈H型且长度相等、宽度依序递减的套合重叠式机械手臂,其中,第一与第二节机械手臂之间及第二与第三节机械手臂之间各用一组可作180度调整方向、角度及自动定位的免推杆式定位装置衔接,在第三节机械手臂的顶端设置有一导线头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整机性好,操作方便,效率高,并且还具有体积小,便于搬运、存放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G1/08GK2274382SQ96229310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4日
发明者徐瑞旗 申请人:徐瑞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