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框式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855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框式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器件安装箱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框式箱体。
目前,作为电缆交接箱和电气控制箱种类很多,使用较为普遍的箱体结构是,只在箱体前面设置了门,箱体内的元器件安装部件包括上、下横梁,与上、下横梁连接的固定板上、下支撑件,与上、下支撑件连接的元器件固定板。由于设置了上、下横梁,有效空间小,安装操作十分不便,固定板为固定式,不能转动,故只适用于直压式模块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双框式箱体。
本实用新型双框式箱体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框,与外框配合的门,以及设置在外框内的元器件安装部件。其中外框是由顶盖,左右侧置板和开有进出线孔的异型底板所组成的封闭环形结构,整体强度好,用料少;门是前后设置的弯板式双开门,更有利于安装操作;元器件部件由固定在底板上的支座,连接在外框上部内侧的吊架,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吊架和支座上且带线钩的左右线钩板,以及上下端分别与吊架和支座转轴连接并与线钩板配合的基芯架组成,并形成所谓内框,该种结构四周无阻碍件,元器件安装在基芯架上,当门打开后,元器件暴露于两侧置板之外,操作空间大,布线安装十分方便。在侧置板下端设置安装固定板,主要用于将箱体固定在地面上或站台上。为保证箱体的密封性,防尘防雨,使用更为安全可靠,须在与门贴合的外框边缘处粘结密封条,并在底板进出线孔处配合以密封胶帽。为防止因空气潮湿顶盖上凝结的水滴掉落在模块或电器元件上,应在顶盖内侧贴上一层防凝露层,一般采用吸水材料,如泡沫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双框式箱体的工作原理是,导线或电缆从底板上的进出线孔进出箱体,并通过密封胶帽密封,进入箱体内的导线或电缆由线钩固定在一定位置上,模块或电气元件固定在基芯架上并与导线或电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双框式箱体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强度好,用料省,有效操作空间大,安装布线十分方便,且外形美观,密封性好,主要用作电缆交接箱箱体和电气控制箱箱体。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A-A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双框式箱体包括外框,与外框配合的门1,以及设置在外框内的元器件安装部件,外框是由顶盖2。左右侧置板3和开有进出线孔的异型底板4组成,1门是前后设置的弯板式双开门,元器件部件由固定在底板4上的支座5,连接在两侧置板3上部内侧的吊架6,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吊架6和支座5上且带线钩7的左右线钩板8,以及上下端分别与吊架6和支座5转轴连接并与线钩板8配合的基芯架9组成,并形成所谓内框,与门1贴合的外框边缘处粘结密封条10,并在底板4进出线孔处配合以密封胶帽11,顶盖2内侧贴有防凝露层12,侧置板3下端有安装固定板13。
权利要求1.一种双框式箱体,包括外框,与外框配合的门,以及设置在外框内的元器件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外框是由顶盖,左右侧置板和开有进出线孔的异型底板所组成的封闭环形结构;门是前后设置的弯板式双开门;元器件安装部件由固定在底板上的支座,连接在侧置板上部内侧的吊架,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吊架和支座上且带线钩的左右线钩板,以及上下端分别与吊架和支座转轴连接并与线钩板配合的基芯架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框式箱体,其特征在于侧置板下端有安装固定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框式箱体,其特征在于与门贴合处的外框边缘粘结有密封条,底板进出线孔有密封胶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框式箱体,其特征在于顶盖内侧贴有防凝露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框式箱体,包括由顶盖,左右侧置板和开有进出线孔的异型底板所组成的封闭环形外框;前后设置的弯板式双开门;以及由固定在底板上的支座,连接在外框上部内侧的吊架,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吊架和支座上且带线钩的左右线钩板,以及上下端分别与吊架和支座转轴连接并与线钩板配合的基芯架组成。整体结构好,用料少,操作空间大,安装布线方便准确。
文档编号H02G3/08GK2285528SQ9623330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4日
发明者曾元祥, 龙斌, 高军, 曹纯英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