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079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式等的电力断路器。
通常对配电盘主电路要求在按规格通电时的温升值在一定值以下,为满足此规格要求需采取种种抑制温度上升措施。现特别以内设断路器的配电盘为例、叙述有关断路器与配电盘侧的主电路断路部连接部的冷却结构。
后述

图10为表示配电盘结构的侧剖视图。图中,1为配电盘箱体,用隔壁将箱体1分隔成母线室1a、断路器室1b、电缆室1c、控制室1d,且不使箱体1的任一室内发生的电弧穿到其它室内。2为使沿上下3分相相邻配置的配电盘相互间供电相连的盘间母线。3为支承上述盘间母线的绝缘子。4为从盘间母线引出的分支母线。5为断路器,在其下部具有车轮,若向图中左方拉出、将断路器室1b前面的门(未图示)打开,可将其向盘外取出。6为电缆侧引出母线、通过CT7与电缆8相连。9为套筒,系用绝缘材料将其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安装成穿过隔壁,其内具有将分支母线与断路器5、引出母线6与断路器5进行相互电气连接与分离的断路部10。此外,为便于说明,在图中省略。当断路器5被拉出时复盖套筒9的开口部的百页窗。
后述图11给出一传统例,表示在盘内将断路器5的端子导体12的顶端插入套筒9内与主电路断路部10相连接的状态。在导体外周已绝缘的断路器5的端子导体12的顶端上安装爪形触头11,与主电路断路部10的导体端部外周接触。从该图可看出,为防止因带电部外露而发生事故,设计套筒9的直径尽可能小,以防止异物从开口部进入。由于爪形触头11与主电路断路部10的接触部是滑动接触,其接触电阻比其他主电路部分大,发热量比其它部分大。因此,发热量成为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套筒9的开口部间隙小,使形成的空气流A的冷却不充分,从而通过加大主电路断路部10与端子导体12的导体截面面积,将接触部的发热引向外部达到冷却。对于这样的结构,除了需要较多的导体材料外,因不能充分进行散热,因而存在套筒9内温度容易升高的问题。
此外,后述图12中,表示由日本专利实开昭59-132307号公报所示,在套筒9的上下侧面上设置通孔11a、11b、通过从下部通孔11a向上部通孔11b抽空气的空气流B对发热最多的爪形触头11的周围进行冷却的例子。这种结构,由于必需在套筒9上设置通风用通孔11a、11b,从而成为使套筒9的结构变复杂,同时由于进行配电盘内部检修的作业者担心可能通过通孔11a、11b触电而不能使通孔11a、11b过大,因而仍存在通风量不能很大的问题。
由于传统断路器按如上构成,存在套筒9内空气流量不能达到足够大,因而冷却效果低的问题。此外,又需沿垂直于套筒9的筒方向开设孔,故存在制作费用增高、套筒9的价格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无需对套筒进行额外的加工,且能使冷却效果提高的断路器。
本发明断路器,将保持断路器主电路的框作成绝缘壁。在比断路器更近套筒侧设置绝缘壁,安装端子导体,使从绝缘壁贯穿,同时,在绝缘部的贯穿部形成围绕端子导体的窗形开口部。
此外,设置从绝缘框开口部的外周边缘部朝向套筒方向的筒状部,在断路器处于连接位置、将此筒状部的顶端被插入套筒开口内。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路器剖面图,图2为沿图1的P-P线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的Q-Q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端子导体与开口部的剖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端子导体与开口部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端子导体与开口部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断路器剖面图,图8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3相端子导体与开口部剖面的图,图9为表示改变图8中导体直径、导体中心间距离例子的剖面图,图10为表示配电盘结构的侧剖视图,图11为传统断路器的侧剖视图,图12为表示将传统另一断路器插入绝缘套的侧剖视图。
实施例1图1、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断路器(是以作为一种开关的断路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为断路器室1b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P-P线剖视图,图3为图1的Q-Q线剖视图。此外,1、1a、1b、1c、1d、4、5、6为与传统例中相应同等的构件、故省略对其说明。9为由绝缘材料构成、大致为圆筒状的套筒,通过在其周围设置的安装用法兰部9a,以贯穿箱体1隔壁的形态安装在隔壁上。在套筒9的底部设置与分支母线4及引出母线6相连的主电路用断路部。将断路部10的顶端部形成圆柱状。11为安装在断路器5的端子导体12的顶端上的爪形触头,可与断路部10的外周部接合或分离。13为绝缘框,将上下端子导体12、真空部(开闭部)14、操作连杆机构15保持在其内部,在真空部14的套筒9的一侧设置隔壁13a。端子导体12的贯通部就是在端子导体12的周围空出规定空间(开口部13c)设置向套筒9的方向伸出的筒状部13b。在此实施例1中,如图3所示,筒状部13b的剖面形状,为横向长的椭圆形。13d为各相间对地绝缘挡板。
配电盘内的断路器5具有连接位置(图1的状态)和在图1中向左方拉出、将爪形触头11的顶端从套筒9的开口部向左方拔出位置(就是断路位置)的两个位置,在连接位置将筒状部13b的顶端插入套筒9的开口部内状态。
在图1中,由于端子导体12与爪形触头11的接触部以及断路部10与爪形触头11的接触部的接触电阻比导体其他部分的内部电阻大,使通电时套筒9内的发热量比导体其他部分的发热量大。在此状态,来自开口部13c、流入套筒9内的气流加上从外周部来的气流C能有效地冷却断路部10、爪形触头11,同时气流E从套筒9内再次通过开口部13C排出。这样,能使套筒9内的断路部10、爪形触头11得到有效冷却。此外,由于从开口部13C通过的气流D、E沿端子导体12的纵向流动,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大,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2图4为与图3对应的变形例,表示端子导体12与开口部13C的剖面形状分别为圆形,能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3图5为与图3对应的变形例,表示开口部13C的剖面形状为椭圆,能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4图6为与图3对应的变形例,表示开口部13C的剖面形状为大体矩形,在相同尺寸的绝缘框中能获得最大的开口面积。
实施例5图7为实施例5,通过在套筒9的底部设置开口部9a,使发生从此开口部9a朝向开口部13C的方向的气流F,进行套筒9内的冷却。用此结构,由于气流F向一方向流动,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6图8、图9表示断路器5的端子导体12及开口部13C的3分相配置。图8表示额定电流较小、导体直径较小的场合,图9表示额定电流较大、导体直径较粗的场合。比较图8、图9可知,通过将开口部13C形成为横长的长形孔,即使端子导体12的导体中心间距从L1到L2那样变大以及端子导体12的直径变化,由于将开口部13C的椭圆状孔开的较大,端子导体12能从开口部13C中贯穿,而能容易用同一的绝缘框与其对应。
本发明由于按上述构成,可获得以下效果。
由于在绝缘框的套筒一侧上设绝缘壁、在端子导体从绝缘壁贯穿的部分上设开口部,成为能从断路器一侧通过开口部向套筒内进行冷却用通气,能提高冷却效果。
此外,由于在绝缘框开口部周围设置向套筒方面延伸筒状部、使其向套筒的开口部内插入,成为能可靠地将从断路器一侧来的冷却用通气导入套筒内,提高冷却效果。
此外,由于将开口部形状形成从端子导体的引出方向看时其横向长度比纵向大,即使在因电流容量的关系使端子导体的导体中心间距或导体直径变化的场合,能使用同一的绝缘框。
权利要求
1.一种断路器,配置成可与配电盘的主电路断路部连接、分离且可拉出,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断路器的开关部与上述配电盘侧主电路断路部间具有与所述配电盘侧主电路断路部对抗的绝缘壁面以及将上述断路器主电路保持的绝缘框,设置成贯穿上述绝缘框的绝缘壁面、向与配电盘主电路断路部连接方向伸出的端子导体以及设置在上述端子导体的上述绝缘壁面贯穿部上的开口部。
2.一种断路器,安装成从配电盘内的分隔壁贯穿、配置成与其内有主电路断路部的筒状套筒面对面、且可与上述套筒内的主电路断路部连接、分离且可拉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断路器开关部与上述配电盘侧主电路断路部间具有与所述配电盘侧主电路断路部对抗的绝缘壁面和具有将上述断路器主电路保持的绝缘框,设置成贯穿上述绝缘框的绝缘壁面向与配电盘主电路断路部连接方向伸出的端子导体、设置在上述端子导体的上述绝缘壁面贯穿部上的开口部以及从上述开口部的外周部向所述套筒方向、隔开规定空间将所述端子导体周围包围、伸出且在断路器处于与配电盘主电路断路部连接位置时其顶端插入上述套筒内的筒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形状在从端子导体的引出方向看时其横向比纵向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断路器的特点是把保持断路器主电路的框构成绝缘框,在比断路器更近套筒侧设置绝缘壁,贯穿绝缘壁安装端子导体,在绝缘壁的贯穿部形成围绕端子导体的窗形开口部,设置从绝缘框开口部外周边缘朝向套筒方向的套状部,在断路器处于连接位置,使所述筒状部顶端插入套筒开口内,从而提供无需对套筒进行额外加工、且冷却效果高的断路器。
文档编号H02B11/00GK1206924SQ98116608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4日
发明者中谷一三, 小山和昭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