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364574阅读:来源:国知局
S40后还包括步骤S50:控制器根据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计算出所有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并将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发送至各台换流器,这样可以便于控制器及各换流器了解其自身的工作状态及其余的换流器的工作状态,进而可以便于各换流器之间进行输出功率的协调。更优选地,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每台换流器根据自身的当前输出功率及平均输出功率的差值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以使每台换流器的最终输出功率与所述平均输出功率一致。即各台换流器可以实现输出功率一致,以实现均流输出。值得说明的是,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可以由其自己检测计算得出,再上传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来计算得出所有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也可以由控制器直接去检测计算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及所有的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优选地,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由每台换流器自己检测计算并将计算得出的当前输出功率上传至控制器,这样既可以提高从离网实现并网的切换效率也可以减少从离网切换至并网时对负载的冲击影响。同时优选地,每台换流器自己调节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实现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即各换流器具有自我调整功能,且通过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调整最终输出功率的方式也能既保证快速的模式切换又能减少模式切换对负载的冲击影响。
[0026]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检测判断电网是否恢复有多种方法,但是优选地,当在并离网开关与电网之间增加电压采集器,同时电压采集器采集到电网输出电压的幅值为220V且电网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则判断电网恢复。。这种方式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判断出电网是否恢复,以便快速准确的判断是否需要从离网切换至并网模式。
[0027]再次结合图3所示优选实施例将本发明提供的切换方法介绍如下:
S100、控制器检测及判断电网是否恢复,以便系统判断是否需要由离网切换至并网,若电网恢复,则执行下一步,若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
[0028]S200、控制器检测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
S300、控制器调节控制器里的参考相位,以使控制器调节后的参考相位与所述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例如,控制器将其参考电压的相位由30度调整至O度(即恢复的电网输出电压的相位为O度);而且,控制器在50ms内向所有的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所有换流器根据所述电压相位修正指令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以使各换流器用1ms的时间将各自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均调整为O度,同时,当某台换流器实现输出电压的相位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时,该换流器通过光电信号或报文形式向控制器发送相位同步成功标志。
[0029]S400、控制器在接收到所有的换流器传送来的相位同步成功标志后,控制器控制吸合并离网开关,以使换流器与电网电连接。
[0030]S500、每台换流器自己检测计算出各自的当前输出功率并将各自计算得到的当前输出功率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计算出所有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并将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发送至各台换流器。
[0031 ] S600、每台换流器根据自身的当前输出功率及平均输出功率的差值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以使每台换流器的最终输出功率与所述平均输出功率一致。
[0032]在上述步骤S30里:控制器可以分多次将其参考相位调节至与电网恢复时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例如,控制器原来的参考相位为50度,电网恢复时的输出电压的相位为O度,则控制器可以在50ms内一次性的由50度调节为O度,控制器也可以通过5次调节,每次将其参考电压的相位减少10度,直至在50ms后其参考相位由50度调节为O度。同时,控制器可以一边调节其参考相位,一边控制调节换流器的输出电压的相位朝靠近O度(电网恢复时的输出电压的相位)进行修正;控制器也可以先将其参考相位修正至O度后,再按预定顺序依次去控制各个换流器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控制器也可以先将其参考相位修正至O度后,再控制各个换流器同时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优选地,控制器逐步调节其参考相位至与电网恢复时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后(分多次调节其参考相位),控制器控制所有的换流器同时进行所述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例如,控制器在50ms内分5次将其参考相位由50度调节为O度,当控制器的相位调节至与电网恢复时的输出电压的相位一致后,控制器控制所有的换流器同时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使每个换流器均在1ms内将其输出电压的相位调节为O度,这样可以保证多台并联的换流器在切换时减少对负载的冲击影响。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器在第一预定周期内向各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各换流器在第二预定周期内执行完成所述电压相位修正指令,但是,通常情况下,第二预定周期比第一预定周期短,即各换流器的执行时间比控制器下发命令的间隔时间短,这样可以减少切换时对负载的影响。例如,控制器在50ms内向5台换流器(假设微电网总共包括5台并联的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每台换流器接收到该指令后在5ms内实现输出电压的相位均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
[0033]在上述实施例里,当某台换流器实现输出电压的相位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时,该换流器向控制器发送相位同步成功标志。这样可以使控制器及整个电网快速准确的实现模式切换。相位同步成功标志可通过多种形式向控制器发送,例如,离网切换成功标志和相位同步成功标志可通过光电信号或报文发送至控制器,该方式能快速准确的发送相位同步成功标志。
[003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同时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实现多台并联的换流器从离网切换至并网;
2)可以保证多台并联的换流器在切换时受到电压和电流的冲击较小;
3)可以保证多台并联的换流器切换后实现均流输出。
[00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用于将多台并联的换流器从离网状态切换至并网状态,其特征在于,依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控制器检测及判断电网是否恢复,若是,则执行步骤S20,若否,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 SlO ; S20、控制器检测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 S30、控制器调节其参考相位,以使控制器调节后的参考相位与所述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且控制器在第一预定周期内根据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向所有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所有换流器根据所述电压相位修正指令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以使各换流器在第二预定周期内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均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 S40、控制器吸合并离网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是由换流器改变其自身输出电压的频率来实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后还包括步骤S50: 控制器根据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计算出所有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并将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发送至各台换流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每台换流器根据自身的当前输出功率及所述平均输出功率的差值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以使每台换流器的最终输出功率与所述平均输出功率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由每台换流器自己检测计算并将计算的当前输出功率上传至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台换流器通过自己调节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并离网开关与电网之间增加电压采集器,同时电压采集器采集到电网输出电压的幅值为220V且电网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则判断电网恢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0里,控制器控制所有的换流器同时进行所述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里,当某台换流器实现输出电压的相位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时,该换流器向控制器发送相位同步成功标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同步成功标志通过光电信号或报文形式发送至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其依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控制器检测及判断电网是否恢复,若是,则执行步骤S20,若否,则返回步骤S10;S20、控制器检测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S30、控制器调节其参考相位,以使控制器调节后的参考相位与所述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且控制器在第一预定周期内根据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向所有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所有换流器根据所述电压相位修正指令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以使各换流器在第二预定周期内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均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S40、控制器吸合并离网开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多台并联的换流器平顺的实现从离网切换至并网。
【IPC分类】H02J3-42
【公开号】CN104682445
【申请号】CN201310620444
【发明人】尹韶文, 孙嘉品, 杨荣春, 王建星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