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927260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流体密封地封闭。
[0058]图6示出由图1、2、3、4和5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俯视图。汇流排部段的各个相导体壳体基本被设计为管形的,其中,在外壳一侧设计为接管形式的接口布置,其中,如此定位接管,使得其贴靠相应Y型壳体组件9、9a的相应支承支路10a、10b、14a、14b。为了连接而使用环形法兰,其在法兰中具有相应的凹口,以便借助螺纹杆进行拧紧螺栓。这些凹口在圆形轨道上对称地分布,其中,螺栓间隔具有22.5°的角度间隔。优选地,使用尺寸相同的法兰用于在配电设备配电板上构造另外的连接,从而始终可以相同类型尺寸和相同间隔的法兰螺栓。
[0059]在图7中示出由图1、2、3、4和5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正视图。在配电设备配电板内,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a两侧分布设置非对称的壳体组件9。
[0060]图8示出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的结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具有基础支路13。基础支路13被设计为基本呈空心圆柱形的,其中,该空心圆柱的空心圆柱轴线在已安装状态下优选处于竖直或水平。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b与基础支路13连接。两个支承支路10a、10b具有与基础支路13近似相同的空心圆柱形的横截面,其中,各个圆柱轴线相互放射状地延伸并且优选位于一个平面内。各个支路的13、10a、10b的各个圆柱轴线之间分别具有夹角,其中,两个支承支路10a、10b的圆柱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135°。第二支承支路1b和基础支路1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67.5°。第一支承支路1a和基础支路1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157.5°。如在非对称设计的Y型壳体组件9的侧视图中看到的,各个支路的10a、10b、13顶点区域扩展为球帽形,从而在顶点区域内形成体积增大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例如可以定位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在图6和7内从另外的视角可以看到球帽形的扩展。
[0061]在图9中示出Y型壳体组件9a的对称设计方案。基础支路13在尺寸和位置方面符合非对称构造的Y型壳体组件9。从基础支路13的圆柱轴线分别对称地转动112.5°,两个支承支路14a、14b延伸,使得两个支承支路14a、14b的圆柱轴线之间具有135°的夹角。类似于非对称设计的Y型壳体组件9的支路的位置,对称构造的Y型壳体组件9a的接管13、14a、14b的圆柱轴线位于一个平面内并且在顶点区域内相交。
[0062]在Y型壳体组件9、9a的对称和非对称的设计方案中,各个支路10a、10b、14a、14b、13通过环形法兰进行连接,该环形法兰分别在端侧在各个支路10a、10b、14a、14b、13的自由端部上延伸。支路10a、10b、14a、14b、13分别被设计为空心圆柱形的接管。
[0063]图10示出对于第一相位I和第三相位3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的位置。通过围绕基础支路13的圆柱轴线的简单的旋转可以实现定位在支承支路14a、14b上的相导体壳体的位置变化,用于构成设计为双汇流排的汇流排部段。
[0064]图11示出第二设计变型方案的配电设备配电板,设计为所谓的用于汇流排部段的互联配电板。在此,放弃通过电缆连接模块进行电缆的连接,因为在图11所示的配电设备配电板上仅有一个汇流排的纵向分配。通过功率开关壳体7的断电单元可以将汇流排部段分为第一和第二区段。汇流排部段设计为多相位的单极的绝缘的单一汇流排。在此,相导体壳体的第一组通过Y型壳体组件9、9a支承并且保持在圆形轨道上。相导体壳体的第二组保持布置在同一个圆形轨道上,其中,第二组与Y型壳体组件9a、9b间隔地定位。相导体壳体的两个组布置为镜像对称的。第一和第二区段沿横向轴向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区段相对于作图平面基本在后面,并且汇流排部段的第二区段则在作图平面的前面延伸。在图11所示的配电设备配电板上,汇流排部段从一个弧段跳跃到另一个弧段。
[0065]图12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类似于图1已知的第三变形方案。根据图1设有配电板的紧凑的设计方案,其中,各个壳体分别在外壳一侧通过转角组件连接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根据图12的变型方案,电缆连接模块4和Y型壳体组件9、9a在端侧安置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沿横向轴线的方向相互对齐)。相应地,相对于根据图1的设计方案设有用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延长的结构。通过基础支路13的轴线在水平位置的定位而产生相位1、2、3的各个相导体壳体的偏转90°的定位。
[0066]图13示出类似于根据图11的互联配电板设计的同样的互联配电板,其中,各个Y型壳体组件9、9a也在端侧连接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为了在圆形轨道上对相导体壳体或其相导体进行补充设置,通过架形的壳体组件15将相导体导引至圆形轨道上。汇流排部段设计为单一汇流排,其中,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的分别位于一个圆形轨道上的两个组属于同一个汇流排,该汇流排相对于横向轴线基本在作图平面的前面或后面延伸,并且通过功率开关壳体7内的断电单元可以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间开关(类似图11)。
[0067]不同的是,根据图1、2、3、4、5、6、7和12的设计方案分别对双汇流排的使用,其中,平行的两个三相的、单极的、绝缘的汇流排既在作图平面的前面也在后面延伸,使得可选择地通过位于Y型壳体组件9、9a内的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可以建立汇流排部段的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的相导体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的连接。
【主权项】
1.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汇流排部段,其中,所述汇流排部段具有多个、尤其三个或整数倍的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lla、llb),其中,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口,壳体组件(9、9a)连接在所述接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的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Y型壳体组件(9、9a)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具有基础支路(13)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其中,所述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形成约135。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非对称地相对所述基础支路(13)定向。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对称地相对所述基础支路(13)定向。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沿着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的顺序,在基础支路(13)对齐时,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两侧布置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IlaUlb)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对齐地布置在圆形轨道上,该圆形轨道的圆心位于Y型壳体组件的基础支路(13)和至少一个、尤其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顶点。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在其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至少一个上设计有环形法兰,所述环形法兰具有22.5°或其倍数的螺栓接合分布。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在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顶点区域内球形帽形式地鼓起。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导体壳体(11a、lib)的第一组支承在Y型壳体组件(9、9a)上,并且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的第二组自由突伸,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相导体壳体(lla、llb)沿横向轴线的方向观察尤其各自以45°相互错位地布置在共同的圆形轨道上。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上安置有接地开关(12),用于位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内的相导体的接地。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的顶点区域内被Y型壳体组件(9、9a)包围地移动地支承。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上移动地支承。
【专利摘要】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汇流排部段。汇流排部段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配电设备配电板,其中,所述汇流排部段具有多个、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11a、11b)。所述相导体壳体(11a、11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口,其中,所述相导体壳体(11a、11b)的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Y型壳体组件(9、9a)相连接。
【IPC分类】H02B1/22, H02B5/06, H02B13/035
【公开号】CN104904079
【申请号】CN201380068730
【发明人】A.克莱因施密特, A.韦特尼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2日
【公告号】DE102012219906A1, EP2891215A1, WO2014067809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