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驱动平台及其驱动方法_2

文档序号:95667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合激振超声电机的固定底座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第一弹性体的主视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第一弹性体中前匹配端的剖视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第一弹性体中前匹配端的侧视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第一弹性体中后匹配端的剖视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第一弹性体中压电叠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驱动平台的平面型第二弹性体的主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驱动平台的平面型第二弹性体的剖视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驱动平台的梳齿接触型第二弹性体的主视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驱动平台的梳齿接触型第二弹性体的剖视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转动体的主视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转动体的剖视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输出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剖视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固定外架的剖视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固定外架的俯视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第一弹性体的主视图;
图20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第一弹性体中前匹配端的剖视图;
图2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第一弹性体中后匹配端的剖视图;
图22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旋转台的剖视图;
图23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旋转台的主视图;
图24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驱动平台的紧固连接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0、图13~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强力输出夹心式梁板复合激振超声电机主要由固定底座1、第一弹性体2、第二弹性体3、转动体4、键5、推力球轴承6、蝶形弹簧7、螺母8和输出轴9组成。
[0013]所述固定底座1为板结构,所述固定底座1 一侧端部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勾设置有η个通孔1-1结构,其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固定安装,其中η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固定底座1 一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1-2结构,其用于与第一弹性体2前匹配端2-1 —侧端部外螺纹2-1-1结构旋合连接实现第一弹性体2的紧固安装;所述固定底座1另一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沉头孔1-3结构,其用于螺母8的布置与推力球轴承6的紧密配合,实现输出轴9 一侧端部的紧固安装;所述固定底座1螺纹孔1-2结构与沉头孔1-3结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4结构,其用于实现输出轴9的间隙布置。
[0014]所述第一弹性体2由前匹配端2-1、压电叠堆2-2和后匹配端2_3组成;所述前匹配端2-1为中空阶梯轴结构,所述前匹配端2-1 —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2-1-1结构,其用于与固定底座1的螺纹孔1-2结构旋合连接实现第一弹性体2的固定安装;所述前匹配端2-1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2-1-3结构,其用于与后匹配端2-3 —侧端部的螺纹孔2-3-2结构旋合连接实现通压电叠堆2-2的夹紧连接;所述前匹配端2-1阶梯圆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h个盲孔2-1-4结构,其用于实现压电叠堆2-2的安装布置,其中h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前匹配端2-1两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1-2结构,其用于实现输出轴9的间隙布置。所述压电叠堆2-2为哈尔滨芯明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VS12系列带有转接头的机械封装式压电叠堆驱动器。所述后匹配端2-3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后匹配端2-3 一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2-3-1结构,其用于与第二弹性体3的螺纹孔3-1旋合连接实现第一弹性体2与第二弹性体3的紧固连接;所述后匹配端2-3另一侧端部表面设置有螺纹孔2-3-2结构,其用于与第一弹性体2前匹配端2-1 —侧端部外螺纹2-1-3结构旋合连接实现压电叠堆2-2的夹紧连接;所述后匹配端2-3两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3-3结构,其用于实现输出轴9的间隙布置。
[0015]所述第二弹性体3为平面型第二弹性体,所述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 —侧端部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P片矩形压电陶瓷片3-5,所述ρ片矩形压电陶瓷片3-5通过胶粘工艺实现与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 —侧端部表面的紧固连接,其中ρ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布置于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侧端部表面上的矩形压电陶瓷片3-5采用士激振模式,且均沿厚度方向极化;所述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布置矩形压电陶瓷片3-5 —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3-1结构,其用于与第一弹性体2后匹配端2-3 —侧端部外螺纹2-3-1旋合连接,实现第一弹性体2与第二弹性体3的紧固连接;所述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另一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凹槽3-3结构;所述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圆形凹槽3-3结构一侧端部表面设置有摩擦材料3-4,其用于增大第二弹性体3与转动体4接触表面的摩擦力,实现本发明高性能输出;所述平面型第二弹性体3圆形凹槽3-3结构与螺纹孔3-1结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3-2结构,其用于实现输出轴9的间隙布置。
[0016]所述转动体4为板结构,所述转动体4 一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凹槽4-1结构,其与第二弹性体3的圆形凹槽3-3结构相对布置;所述转动体4另一侧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凸缘4-2结构,所述转动体4凸缘4-2结构端部表面设置有阶梯孔4-3结构,其用于实现推力球轴承6的紧密配合;所述转动体4端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4结构,其用于实现输出轴9的间隙布置;所述转动体4凸缘4-2结构内部设置有键槽4-5结构,其用于与键5配合连接实现转动体4和输出轴9旋转运动与动力的传递。
[0017]所述输出轴9为阶梯轴结构,所述输出轴9 一侧端部设置有键槽9-1结构,其用于与负载配合连接实现本发明运动与动力的输出;所述输出轴9靠近键槽9-1结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9-2结构,其用于与螺母8旋合连接实现本发明的加压预紧;所述输出轴9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9-6结构,其用于与螺母8旋合连接实现本发明的加压预紧;所述输出轴9靠近两侧外螺纹9-2与9-6结构的外圆周表面9-3与9_5结构用于与推力球轴承6配合连接;所述输出轴9与推力球轴承6配合连接的外圆周表面9-3与9-5结构之间靠近键槽
9-1结构一侧设置有键槽9-4结构,其用于与键5配合连接实现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