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41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26]图2为监控报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本体;2、行走机构;3、储能部件;4、控制单元;5、充、放电接口;6、无线信号收发模块;7、人机交互单元;8、控制器件;9、声光报警模块;10、远程报警模块;11、烟雾探测模块;12、盗抢识别模块;13、火灾识别模块;14、失效预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0029]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 “左” “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3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1]本申请的一种停车场,该停车场包括停车位、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行走机构2、蓄电池组3、控制单元4 ;其中,行走机构2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I至电动汽车停放位置;蓄电池组3用于存储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行走机构2的行走和蓄电池组4的放电,完成对指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本申请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充电机器人可以实现方便灵活的为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避免了在每一个车位设置充电桩而电动车目前的普及率较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且充电桩直接接入电网,在用电高峰时进一步加剧电网用电负荷,造成电网电压过低,对其余用电设备造成损害;而本申请是通过蓄电池组为电动汽车充电,无需直接接入电网,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且蓄电池组可以在夜晚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而国家对低谷用电有相应的电价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了充电的费用,同时提高了低谷是电网用电的负荷,使电网在低谷时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得到提高;为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创造了条件。
[0032]机器人管理系统包括充电中心和调配中心。调配中心根据预约或者现场充电请求以及各充电机器人的位置进行规划,计算出最优路径;充电机器人根据调配中心的指令行进至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附近,为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充电后,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与调配中心进行联络,根据所携带的储能设备的能量值,继续为其他车辆充电或者返回充电中心。充电进度等信息通过调配中心反馈给机器人管理系统,通过机器人管理系统与客户互动,互动方式包括APP、短信等。当能量不足时,及时通知调配中心,派遣其他充电机器人继续为本车充电,并根据调配中心的规划线路返回充电中心充电。
[0033]通过充电中心集中充电,便于对充电设备和充电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减少安全隐患;同时,缩短了电力传输的距离,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有利于节约能源。
[0034]通过调配中心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充电机器人的利用率,优化充电机器人的行走线路,避免充电机器人之间由于行走路线不合理而相互妨碍,消耗宝贵的储存能源。
[0035]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中的行走机构2为履带式行走机构,该机构可以显著提高机器人行走的平稳性。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轮式驱动。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至电动汽车停放位置。
[0036]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还包括充、放电接口 5,充、放电接口 5即可以是同一个接口也可以是分立的不同接口 ;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组连接,用于为蓄电池组充电;放电接口通过直插或电磁感应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此外,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也可以不设置充电接口,机器人上携带的是已经充电完毕的蓄电池组,当蓄电池组放电完成以后,可以通过更换蓄电池组继续为电动汽车充电,从而使机器人不用返回充电中心即可继续工作,实现机器人的不间断使用,提高机器人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时,充电方式还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简化了机器人外部线路结构,增强了充电的便捷性。
[0037]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中的控制单元4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6,工作人员可通过无线网络将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6,从而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操作。
[0038]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中的控制单元4设置有人机交互单元7,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单元7将操作指令输入控制单元4。
[0039]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行走机构的行走和控制蓄电池组对指定电动汽车的充电。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4还包括监控报警单元。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8和报警源:声光报警模块9、远程报警模块10、烟雾探测模块11、盗抢识别模块12、火灾识别模块13和失效预警模块14。
[0040]当控制器件8根据从报警源处得到的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声光报警模块9 ;声光报警模块9通过高音喇叭和闪光报警器,引起值班员注意,及时排查险情,同时震慑、警示犯罪嫌疑人。远程报警模块10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6向管理中心传送报警信号,方便远程管理和集结更强大的危机处理力量,采取更大的防护和救灾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
[0041]烟雾探测模块11配置有烟雾传感器,当充电机器人周围3米以内探测到烟雾时,向控制器件8传送报警信号。
[0042]盗抢识别模块12配置有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充电机器人顶部。通过对图像的特征处理,识别盗抢动作和现象;向控制器件8传送报警信号;必要时将异常图像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6发送至管理中心。
[0043]火灾识别模块13配置有红外摄像头;识别周围短路或者过载、线路故障造成的高温节点以及明火,发现异常向控制器件8传送报警信号。
[0044]失效预警模块14设置有电源检测传感器,避免因系统电源消耗殆尽而使报警系统失效。失效预警模块14还设置有激光信号发射器件和微雾发生器用于夜间检测摄像头故障。检测时,通过激光信号发生器向摄像头视野范围内发生激光,通过摄像头观察激光,如果没有观察到激光光线的路径,或者观察到的信号较弱,难以分辨;启动微雾发生器,在激光光线的路径上产生微雾,增加激光信号路径的明显度。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未观察到信号,向控制器件8传送报警信号。
[0045]其中微雾发生器中装有水,水中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件,在需要产生微雾时,通过超声波雾化器件将水雾化,产生微雾,用于显示激光光线路径。具体实施时,还可以使用对水加热的方式产生微雾。微雾由水产生,不会造成污染。
[0046]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主权项】
1.一种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包括停车位、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系统,所述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机构、储能部件、控制单元;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本体至电动汽车停放位置;所述储能部件用于存储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行走机构的行走和蓄电池组的放电,完成对指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监控报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管理系统包括调配中心,所述调配中心规划和调配所述机器人的线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管理系统包括充电中心,为充电机器人集中充电,对充电机器人充电过程进行集中管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件控制所述声光报警模块通过声光形式进行报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远程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件控制所述远程报警模块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报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烟雾探测模块,所述烟雾探测模块对现场烟雾信号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盗抢识别模块,所述盗抢识别模块对现场图像信号进行分析监测,将分析监测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火灾识别模块,所述火灾识别模块对现场图像信号进行分析监测,将分析监测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单元包括控制器件和失效预警模块,所述失效预警模块与探测系统配合对现场图像信号进行分析监测,将分析监测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设置有人机交互单元,操作人员可通过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将操作指令输入所述控制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停车场,该停车场包括停车位、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系统,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机构、储能部件、控制单元;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本体至电动汽车停放位置;所述储能部件用于存储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行走机构的行走和蓄电池组的放电,完成对指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监控报警单元。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通过设置监控报警单元,在不充电的时候利用充电机器人值班或者巡夜,降低车场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时发现盗抢、火灾等事故的隐患,便于发生事故时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扩大。
【IPC分类】H02J7-00, B60L11-18
【公开号】CN204349523
【申请号】CN201520029361
【发明人】蔡乌力吉
【申请人】蔡乌力吉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