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8915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抽水系统中,为了保护电机,避免电机过流引起电机自身的损伤,都设置有过流保护系统。中国实用新型CN 2773765Y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使用继电器实现了通过小电流控制电机电路通断的功能。但是,为了避免电机频繁起停,这种控制器对于电流阈值的设定往往要高于额定电流若干倍,如果电机长期运行在高于额定电流但是低于阈值电流的区间,就会出现发热量积聚,容易出现电机过热的问题。但是由于为超过阈值电流,现有技术的所提供的这种控制器使无法对电机进行及时保护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电机温度的监测,实现超温断路的功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两个支路连接至断路继电器的控制端,控制端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至第三参考电平;第一个支路包括第一运放,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输出端,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参考电平,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第二个支路包括第三运放,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输出端,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至第二参考电平,第三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接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连接至第四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接地,第四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至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支路分别监测电机的累积发热情况和电机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两个二极管组成与门逻辑电路,当两个支路均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的控制端获得高电平,使得继电器动作,将电机电路断开。第一个支路首先利用第一运放获得电机温度的超标值,然后利用三极管的通断过滤掉其中的负值,最后利用第二运放对剩余的正值超标值进行积分处理,获得电机的累积发热情况。第二个支路通过第三运放获得电机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然后利用第四运放对这一差值进行微分处理,获得温度差值的变化趋势。当电机的累积发热情况与电机温度的变化趋势均呈现正向变化时,则说明电机本身的温度已经超标,并正在处于一个不断增加的情况中,这时继电器及时对电机进行断路处理,避免由于电机长期处于超温状态而出现损伤。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0008]图中:A1、第一运放;A2、第二运放;A3、第三运放;A4、第四运放;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Q、三级管;VCC1、第一参考电平;VCC2、第二参考电平;VCC3、第三参考电平;T、输出端;Κ、控制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T通过并联的两个支路连接至断路继电器的控制端K,控制端K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至第三参考电平VCC3 ;第一个支路包括第一运放Al,第一运放A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至输出端Τ,第一运放A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参考电平VCCl,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二运放Α2的正向输入端,第二运放Α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第二运放Α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第二运放Α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二运放Α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Α2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K;第二个支路包括第三运放A3,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至输出端Τ,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 电阻Rll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二参考电平VCC2,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四运放Α4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Α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第四运放Α4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第四运放Α4的输出端,第四运放Α4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K。
[0010]其中,第一电阻Rl为750kQ,第二电阻R2为150kQ,第三电阻R3为100kQ,第四电阻R4为50k Ω,第五电阻R5为90k Ω,第六电阻R6为80k Ω,第七电阻R7为IlOk Ω,第八电阻R8为200k Ω,第九电阻R9为50k Ω,第十电阻RlO为80k Ω,第^^一电阻Rll为65k Ω,第十二电阻R12为95k Ω,第十三电阻R13为170k Ω,第十四电阻R14为150k Ω,第十五电阻R15为80kQ,第十六电阻R16为100kQ,第十七电阻R17为130kQ。第一电容Cl为150 yF,第二电容C2为80 μ F,第三电容为50 μ F,第一参考电平VCCl为电机最高额定温度相对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第二参考电平VCC2为环境温度相对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第三参考电平VCC3为24V。
[0011]其中,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电机温度传感器属于现有技术,在许多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均有说明(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120484540.3和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560210.8等)。断路继电器与【背景技术】中引用的专利文献中的继电器相同,其外围电路连接方式也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00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T)通过并联的两个支路连接至断路继电器的控制端(K),控制端(K)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至第三参考电平(VCC3);第一个支路包括第一运放(Al),第一运放(A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至输出端(T),第一运放(A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参考电平(VCCl),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K);第二个支路包括第三运放(A3),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至输出端(T),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ll)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二参考电平(VCC2),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A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控制端(K)。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护电机的抽水控制器,包括两个检测支路,两个检测支路通过与门逻辑电路连接至断路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一个检测支路包括第一运放、三极管和第二运放,第二个检测支路包括第三运放和第四运放。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超温断路的功能。
【IPC分类】H02H7/085
【公开号】CN204858526
【申请号】CN201520576363
【发明人】徐秀萍, 李成良, 姚世霖, 高家骥, 丁雨, 林木, 付明春, 应世潮
【申请人】徐秀萍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