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和编码方法及相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152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和编码方法及相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重复累积(RA: Repeat Accumulate )码编码的交织方法以及相应的编码方法和交织器、编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纠错编码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 前较为逼近香农容量限的编码方式包括涡轮(Turbo)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 (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等。1998年提出的RA码是一种简单 的类Turbo码(TLC: Turbo-Like Codes ),它可以理解为一种由重复码和码率 为1的巻积码组成的串行级联码,也可以理解为一类特殊的LDPC码。系统 RA码的 一般构造说明如下
① m-[mo,mh…,m^],是输入的信息比特序列,长度为k;
② b-[m。,…,m0, m!,…,m" ......, mk-i,…,mw],是m重复q次得到序
列,其中mx有q个,x = 0, 1,…,k-l;
d=[do,…,dqxw],是b交织后得到序列;
④ r-[r。,…,rqxk/aj, ry = dyxa dy><a+!十…@dyxa + (a—1)5 y = 0, 1,…,(q x k/a-l),十表示模2和,是d按照组合参数a进行组合后生成的序列;
⑤ Po,Ph…,pqxk/a-i, Po = r0, pz:p"十rz, z=l,…,(qxk/a-l),是r累力口后 生成的序列;[mo,m!,…,mw,po,p!,……,pqx^]即为系统RA码的码字序列。
由系统RA码的构造可以看出,它是由码率为1/q的重复码、码率为1的 巻积码(累加过程),通过交织和组合个数为a的组合过程连结而成的,码率 为a/(a + q),其编码器可由重复器、交织器、组合器和累加器等组成,编码简 单;译码则可以采用LDPC码的高速并行译码算法。
当译码算法采用LDPC的信息传递译码时,需要建立RA码的校验矩阵和 二部图。系统RA码编码器各部分的参数一起决定了系统RA码的奇偶校验矩 阵H-[HjH2], H是一个(qxk/a)x(k + qxk/a)的稀疏矩阵,其中,Hi是列 重为q,行重为a的稀疏矩阵,度的分布由交织器决定;H2是一个由累加器决定的双斜对角矩阵,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1 1
根据系统RA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即可确定与其对应的二部图,参考图1。图 1中H的行与校验节点集3对应,列与信息节点集1和奇偶节点集4对应;汇 聚于信息节点的连线数目由重复参数q决定,称为q边;汇聚于4L验节点的连 线数目由组合参数a决定,称为a边,q边到a边的连通关系由交织器2决定。 当节点集1的第x个节点和节点集3中的第y个节点之间有边连接时,H,的 第x列第y行的元素为1。
连接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的,起始和结束于同 一个节点并且不包括重复边 的一条路径称为环(small cycle ),环的长度为边的数量,最小环的长度称为二 部图的围长(girth)。显然,如果二部图中有环存在,那么才交验矩阵就有相应 分布的1与其对应。LDPC的信息传递译码算法假定变量节点相互独立,因此, 小环的存在将破坏独立性假设,给译码带来困难。二部图的小环长度越长,各 节点发出的信息被传递给自身的几率将越小,则译码性能也越好,而较短的环 长特别是4环的存在对码的性能影响较大。从图l可以看出,系统RA码的H 矩阵中的&的行重和列重由参数a和q决定,但是1的分布由交织器决定, 因此对应的二部图的环与交织器的设计密切相关。
目前使用的一种用于系统RA码编码的交织器称为L-交织器,其工作过程 为先依次输入k位信息比特,得到一个长度为k的比特序列ko;然后使用 k/L行L列的行列交织器对序列ko进行交织,得到序列h;再对序列ki执行 同样的揚:作得到序列k2;以此类推,执行q-l次后,得到的ko,ld, ...,kq.i即为 交织后的比特序列。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系 统RA码编码的交织器基于其所使用的交织方法的特性,信息序列的长度k必
6须是L的倍数,使得码长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实用性差,并且性能不够理想, 错误平层较高,收敛速度慢。 .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参数选择灵活的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以及相应的 RA码的编码方法和交织器、编码器。
一种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包括才艮据输入的重复信息序列,生成q 个长度为k的子序列Mo,Mi,…,Mq小其中,M,[mo,m,…,mw], i = 0, 1,…, q-l;根据k、 q以及预置的组合参数a确定各个子序列的交织参数Ci,所述c;为与 k的所有素因数互素的素数,且c^Cj, i叫,j = 0,l,…,q-l;分别对各个子序 列进行首尾循环交织,每个子序列中以序号为(Cj + 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 元素,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织深度为&;对交织后的各个子序列复 用,获得复用后的序列。
一种RA码的编码方法,包括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并重复q次,得到 序列b二[m。,…,m。,m!,…,n^,……,nik小…,mw],其中每个相同的元素重 复q次;按照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交织方法,将所述序列b处理后输出 序列d-[do,…,dqxw];按照组合参数a对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生成 序列r-[r。,…,rqxk/』,其中,ry*dyxa,dyxa+1,…,dyxa+(a.D组合得到,y = 0, 1,…, (qxk/a-l);累加组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pi, ...,PqXk/a-i,其中,Po = r0, pz 由pz-i和rz累力口4寻到,z=l,…,(qxk/a-l); !lr出编石马序列mo, m!,…,mw, p0,
Pl,…,Pqxk/a-l。
一种交织器,包括行列交织器,用于输入重复信息序列,按照设置的外 交织器参数k、 q,对所述重复信息序列进行k行q列的交织,生成q个长度为k 的子序列Mo,Mj,…,Mq",其中,Mi,o,m!,…,mw], i = 0, 1,…,q-l; q 个列内交织器,分别用于按照内交织器参数Ci对所述行列交织器生成的子序列 Mi进行首尾循环的列内交织,以序号为(Ci + 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元素, 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织深度为q;所述Ci为与k的所有素因数互素的 素数,且c^Cj, i叫,j = 0, 1,…,q-l;复用器,用于将各个列内交织器交织 后的子序列依次复用,输出复用后的序列。一种编码器,包括重复器,用于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按照设置的 重复参数q生成序列b-[m0,…,mo,im,…,m!,……,mw,…,mw],其中每个 相同的元素重复q次;交织器,采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结构,用于对所述重 复器生成的序列b进行处理,输出序列d^d。,…,dqxw];组合器,用于按照设 置的组合参数a对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生成序列rz [ro,…,rqxk^],
其中,ry由dyxa,d,U, ... , dy X a ,!)组合得到,Y = 0, 1 , ... , ^ X k^-1 );累加器,
用于累加组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o, Pl,…,Pqxk/",其中,po = ro, pz由p^ 和rz累加得到,z=l, ...,(qxk/a-1);参数设置单元,用于确定重复参数q和组 合参数a,按照输入的信息序列的长度k和a确定q个交织参数Ci,为所述重复器、 交织器和组合器配置相应的参it。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将输入的重复序列分成q个子序列分别进行列内交织后 再复用得到输出序列的方法,在列内交织时基于互素思想以循环的方式重新排 列元素顺序;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码长限制小,参数设置灵活性强,实施方便。


图1是现有RA码的二部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交织器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RA码的编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器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将输入的重复序列分 成q个子序列分别进行列内交织后再复用得到输出序列。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 相应的RA码的编码方法和交织器、编码器。以下分别进4亍详细it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 Al、根据输入的重复信息序列,生成q个长度为k的子序列Mo, Ml5…, Mq隱p其中,Mi=[m0, m!,…,mw], i = 0, 1,…,q-l。
进入本实施例处理过程的序列是RA码编码过程中经过重复后的信息序列b = [m0, ...,m0, mi,…,m!,……,mk—h…,mw],其中每个相同的元素均重复q 次。可以通过行列交织的方法将序列b分为q个子序列,即,将序列b按行写入k xq的交织器n,得到q列长度为k的子序列,每一列都对应于信息序列mo, nn,…,mw。交织器n使用的参数k为所编码的信息比特序列长度、q为信息比 特序列在重复信息序列中重复的次数,该两个参数可在交织过程开始前才艮据相 关编码要求确定。
A2、根据k、 q以及预置的组合参数a确定各个子序列的交织参数Ci。 本步骤与步骤A1之间没有时间顺序上的逻辑关系,在各项基本参数已确 定的情况下,可以与步骤A1并行或先于步骤A1执行。所确定的&需要满足如下 约束条件
① Ci为与k的所有素因数互素的素数,且c^Cj, i叫,j = 0, 1,…,q-l; 对于k-211 (n为正整数)的情况,本约束条件限制Ci为大于等于3的素数; 对于更一般的情况,k*2n,由于任意一个整数k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素数
的乘积,因此,
当l^f(t为素数)时,本约束条件限制q为除t以外的素数; 当k-t,xt/2x…xt^U,…,ts为不同的素数,nl,…,ns为正整数)时, 本约束条件限制Cj为除",...,仁以外的素数。
若进一步保证最终生成的RA码无4环,则Ci还需要满足如下三项约束条件
② c,k/a;
③ a, xCi + a"xc,k, a, = 0, 1,…,a-l; a,,=l,…,a;
④ 最多只有l个q《a。
由于满足上述条件的Ci比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按等间距选取参数 的方法来确定Ci,具体步骤如下
(a) 根据k、 a计算满足条件的参数集合A,,集合A,大小为f;
(b) 按大小顺序将A,中的元素排列成长度为f的序列A,A= [A(O),A(l), A(f - l)];
(c) 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
为进一步规范Cj的选取规则,可按照从序列A中等间距选择的方式来确定参数Ci,例如在步骤(c)中可具体按照如下公式来选择Cj: Ci = A(f_ix 「f/q]_l);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举例说明如下假设k:256,重复参数q:3,组合参数3 = 3。才艮据四项约 束条件计算出Ci的集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八=[3, 5,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7, 53,59,61,71, 83], f= 17。按照上述选择公式得到的Ci分别为 c0 = A(16) = 83, d = A(10) = 41, c2 = A(4)=17。
A3 、按照交织参数Ci分别对各个子序列进行交织。
若步骤A1中采用交织器II生成各个子序列,本步骤相当于使用q个列内交
织器n对n的每一列进行列内交织,每个列内交织器n欢用的交织参数为Ci,
具体交织方法为在子序列Mj中进行首尾循环交织,每个子序列中以序号为(Ci 十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元素,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织深度为 Ci。即乂人序号为(Ci + N)的元素开始,依次以序号增加Cj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下 一个元素;当序号超过(k-l)后,将列尾与列首视为相接的循环继续计算。
举例i兌明长口下々!i殳C(^3, N = 0, M。 = [m0, m!, m2, m3, m4, m5, m6, m7]; 起始元素为ni3;序号增加3后确定下一个元素为m6;序号再增加3后为9,循环 至列首开始计算确定下一个元素为mr,以此类推,得到交织后的序列为Mo, =[m3, m6, mi, m4, m7, m2, m5, m0]。
基于以上所描述的n i所使用的交织方法的特性,可采用线性同余法的公
式来确定交织后的元素顺序
jJ兀i(x-l) + Cj]modk ,x#0
其中,{x I x = 0, 1,…,k-l)为交织前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兀i(x) I x = 0, 1 k-1}为交织后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mod表示求余。
A4、将交织后的各个子序列依次复用,输出复用后的序列。经过步骤A3, Mo,M!,…,M^分别被列内交织为Mo,,M!,,…,Mq丫。依次 复用交织后的子序列,即将各子序列的数据合成一路数据,得到输出序列d二 [d0,…,dqxw],其中dik,…,d(i+Dxw对应Mi,。
下面给出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交织方法的本发明交织器的实施例,参考图 3,包括
行列交织器n (图3中标号101),用于输入重复信息序列b,按照设置的外 交织器参数k、 q,对所述重复信息序列进行W亍xq列的交织,生成q个长度为k 的子序列Mo,M,,…,Mq."其中,Mi=[m0, m!,…,mk.!], i = 0, 1,…,q匿l。
q个列内交织器ru nh…,riq.i (图3中统一标号i02),分别用于按照内
交织器参数Ci对行列交织器101生成的子序列Mj进行首尾循环的列内交织,以 序号为(Ci + 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元素,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 织深度为&;所述Ci为与k的所有素因数互素的素数,且c^Cj, i叫,j = 0,l,…, q-l。当然,若需要进一步的保证最终生成的RA码无4环,则Ci还需要满足前述 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另外三项约束条件。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
其中,(xlx-O,l,…,k-l)为交织前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兀i(x) I x = 0, 1,…, k-l)为交织后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mod表示求余。
复用器103,用于将各个列内交织器102交织后的子序列Mo',Mr,…,MqV 依次复用,输出复用后的序列d。
上述实施例的交织方法中,对于给定的信息序列长度,满足条件的交织器 参数选择范围大,因此可以根据度分布的优化原则进行择优录用,参数选择灵 活,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不同码率的情况。相应的交织器采用并行的方式对 各个子序列进行内部交织,提高了编码效率;并且可进一步在较少的附加限制 条件下确保生成的RA码无4环,使得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RA码误码率曲线下 降快,译码性能好。下面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交织方法的本发明RA码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进
行说明,参考图4,包括步骤 .
Bl、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m-[mo,mi,…,mw]并重复q次,得到序列b =[m0,…,mo,nM,…,mi,……,mw, ..., mw],其中每个相同的元素重复q次。
由于RA码的码率由重复参数q和组合参ita决定,因此可在扭^亍编码之前 根据需要的码率确定重复参数q和组合参数a的取值。
B2、按照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交织方法的描述,对重复后得到的序列b进行
处理,输出序列d^do, .",dqxk-!]。
B3、按照组合参数a^^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生成序列r= [rQ,…, rqxk/a-i],其中,ry由dyxa, dyxa+1,…,dyxa+(a.!)组合得到,y = 0, 1,…,(qxk/a-l)。
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可参照ry = dyXa@dyXa+1@…的形式进行
组合,十表示模2和。
B4、累加组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o,pi,…,pqxk/a小其中,p0 = r0, Pz由 Pz-!和rz累加得到,z=l,…,(qxk/a-l)。
p^和rz的累加可采用pz = pa ^的形式,可使用延时叠加的方式来执行该 累加过程。
B5、丰lT出编石马序列mo,m!,…,mw, p0, pl5…,pqxk/a陽i。
其中序列mo,nn,…,mw可直接从输入的信息序列获得,与计算得到的校
验序列P。, Pl,…,Pqxk/^连接即得到RA码字序列。
算法进行译码,具体算法可参考相关文献,不再赘述。
.明编码器的实施例,参考图 5,包括
重复器201,用于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m-[mo,mh…,mw],按照设置 的重复参数q生成序列b: [m0,…,mo,mi,…,nii,……,mw,…,mw],其中每 个相同的元素重复q次。输入的信息序列m可作为RA码字序列中的信息部分直 接输出。
交织器202,采用前述本发明交织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用于对重复器201生成的序列b进行处理,输出序列(1=[(10,…,dqn]。
组合器203,用于按照设置的组合参数a^t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 生成序列r-[ro,…,rqxk/a-小其中,ry由d,, dyxa+1,…,dyxa+(a.!)组合得到,y = 0, 1,…,(qxk/a隱l)。
累力口器204,用于累加组合器203纽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 = [pG, p:, Pqxk/a-i],其中,Po = r0, pz由pz.i和rz累加得到,z=l,…,(qxk/a-l)。
参数设置单元205,用于根据码率或外部输入的指令等确定重复参数q和组 合参数a,按照输入的信息序列的长度k和a确定q个交织参数Ci,为重复器201、 交织器202和组合器203配置相应的参数。
参数设置单元205具体可按照如下步骤确定q个交织参数Ci:
根据k、a计算满足条件的参数集合,并按大小顺序排列成长度为f的序列A, A=[A(0),A(1),…,A(f-l)];
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
进一步的,当参数设置单元在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时,具体可按 照下述公式确定Cj:
Ci = A(f-ix「f/q]-l);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上述实施例的编码方法和编码器,由于采用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 方案,不仅能保证计算得到的RA码字没有4环,并且码参数选择灵活,误码率 曲线下降速度快,译码性能好,在实际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编码方法在所描述约束条件下的无4环特性进行验证说明。
已知RA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a I H2]由重复器的重复参数q、组合器的 组合参数a以及交织器的设计决定,H!是列重为q,行重为a,且l的分布由交织
器确定。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对于任意两个列内交织器rii与nj, i叫,q
-Cj,如果用Ri表示矩阵H!中与交织器n对应的行集合,用Di表示Rj中每行内 相邻两个"1"之间的距离,由公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
可知,对于所有的x-O, 1,…,k-l,均满足7ii(x)〉兀i(x-l)时,Di = Ci;若存在兀i(x) 〈兀i(x-l)时,则D广Ci或D,k-(a-l)Ci,将后者记为D「。由上述^^式确定的Hj 结构如下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由环的定义可知,如果奇偶校验矩阵的两行在相同的两列都有"r存在:
则对应的二部图将会出现围长为4的环。对RA码而言,有如下两类4环 ①当Hi中有一列包含有连续两个"1"时出现的4环,此时H结构如下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②当Hi中有两列具有相同位置的两个"1"时出现的4环,此时H结构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5</formula>
显然,由于H2中各列并不能单独产生环,所以第一类和第二类4环就是RA码的 所有可能的4环。
(1) 对于第一类4环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A码的编码过程可知,重复后的信息序列经过一 个外交织器后,得到的是q列[mo,rm,…,mw]信息序列,每列信息经过内交织 器交织以后再进行复用,复用以后的序列以每a个一组进行组合,每组组合都 与Hi的一行相对应。由第一类4环的定义可知,要保证H!中没有一列有两个相 邻的"1",即要保证复用以后的信息序列,以每a个一组得到的相邻组合中, 没有同样的信息。由于每个子序列中的元素不重复,每个Ri内各列只有一个
"l,,,因此第一类4环只可能出现在两列信息序列的交接处,即发生在交织以 后的第i列的后a个信息,与交织后第i十l列的前a个信息之间。由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对交织参数Ci的约束条件③可知a,xci + a"xc,k, a, = 0, 1,…,a-l; a,,
=1,…,a;该约束条件等价于Di, + a,xc,a,,xcj,假设j^+l,这个约束条 件说明交织后第i列的后a个信息与第i十l列的前a个信息互不相同,所以第一类 4环不存在。
(2) 对于第二类4环
通过(l)的分析已知,本发明实施例的交织器设计得到的每个Ri内各列 只有一个"1",因此第二类4环只可能存在于不同的Ri之间。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交织参数Ci的约束条件①可知,任意Ci与其他Cj
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只能为l,因此不存在其他倍数关系。又由约束条件④可知, 只有一个小于a的Ci存在,所以a,"xc^a"xc a", = 1, ...,a,即Ri中相邻距离D「Ci的"1"不会与其它Rj中相邻距离为Cj的"1"之间产生第二类4环。
由约束条件②可知,Ci〈k/a,即有Di、k《a-l)Ci〉Ci,且D「均不相等。假
设最大的Ci为C腿,对应的最小Di,为Dmin,,则Dmin,〉C腿,即任意的Dj,都大于
任意的Cj。又由约束条件③可知,Di,-a"xcj,即任意的Dj,与任意的Cj都不存 在{1,2,…,a》的倍^:关系。因此Ri中相邻距离D广Di,的"1"不会与其它Rj中 相邻距离为Cj的'T,之间产生第二类4环;又因为Di,不等,所以不同Rj中相邻 距离为D广Di,的'T,之间也不会产生第二类4环。
综合以上(1)和(2)的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构造的交织器产生的 RA码二部图没有4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 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 RAM、 ^兹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以及相应的RA 码的编码方法和交织器、编码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 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 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 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 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输入的重复信息序列,生成q个长度为k的子序列M0,M1,…,Mq-1,其中,Mi=[m0,m1,…,mk-1],i=0,1,…,q-1;根据k、q以及预置的组合参数a确定各个子序列的交织参数ci,所述ci为与k的所有素因数互素的素数,且ci≠cj,i≠j,j=0,1,…,q-1;分别对各个子序列进行首尾循环交织,每个子序列中以序号为(ci+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元素,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织深度为ci;对交织后的各个子序列复用,获得复用后的序列。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i进一步满足Cj < k/a;a, xcj + a"xcj化a, = 0,l,…,a-l; a,,-l,…,a; 最多只有l个Cj《a。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分别对各个子序列进行交织的步骤具体为,按照下述公式确定交织后 的元素顺序其中,(xix-O, 1,…,k-l》为交织前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TUi(X) I x=0, 1,…,k-l)为交织后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mod表示求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确定各个子序列的交织参数Ci的步骤具体为根据k、a计算满足条件的参数集合,并按大小顺序排列成长度为f的序列A, A = [A(0),A(1),…,A(f-l)];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重复累积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的步骤具体为,按照下述公式确定c"Ci = A(f-ix 「f/q]-1);其中,「 l表示向上取整。
6、 一种重复累积码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并重复q次,得到序列b二[mo,…,mo, n^,…, mh……,mw,…,mw],其中每个相同的元素重复q次;按照权利要求l 5任意一项所述的交织方法,将所述序列b处理后输出序 列d- [do, ...,dqXk—];按照组合参数a对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生成序列r = [rQ,…, rqxk/"],其中,ry由dyxa,dyxaM,…,dyxa+(a-D组合得到,y = 0,l, ...,(qxk/a-l);累加组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o, p,,…,pqxk/a-i,其中,po = r0, Pz由Pz-i 和rz累加得到,z=l, ...,(qxk/a-l);Mr出编石马序列mo, m!,…,mk小p0, p!, ...,pqxk/a-i。
7、 一种交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列交织器,用于输入重复信息序列,按照设置的外交织器参彩Jc、 q,对 所述重复信息序列进行k行q列的交织,生成q个长度为k的子序列Mo, Ml5…, Mq."其中,M,[mo,m!,…,mk.!], i = 0, 1,…,q-l;q个列内交织器,分别用于按照内交织器参数Ci对所述行列交织器生成的 子序列Mi进行首尾循环的列内交织,以序号为(q + N)的元素作为交织后的起始 元素,N为与i无关的常值非负整数,交织深度为c"所述Ci为与k的所有素因数 互素的素数,且Ci诉Cj, i-j, j = 0, 1,…,q-l;复用器,用于将各个列内交织器交织后的子序列依次复用,输出复用后的 序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列内交织器具体 是^t要照下述^^式确定交织后的元素顺序L[7ii(x-1) + Ci]modk ,x#0其中,{x I x = 0, 1,…,k-U为交织前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兀i(x) I x = 0, 1 k-l)为交织后依次排列的元素序号,mod表示求余。
9、 一种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复器,用于输入长度为k的信息序列,按照设置的重复参数q生成序列b =[m0,…,mo,mh…,m,….,.,mk小…,mw],其中每个相同的元素重复q次;交织器,采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结构,用于对所述重复器生成的序列b 进行处理,输出序列d-[do,…,dqxw];组合器,用于按照设置的组合参数a对序列d中相邻的a个元素进行组合生 成序列r:[r。,…,rqxk/a-,],其中,ry由d,, dyxa+1,…,dyxa,-u组合得到,y = 0, 1,…,(qxk/a-l);累加器,用于累加组合后的序列r,生成序列po, p,,…,pqxk^,其中,po =r0, pz由pz.!和rz累力口得到,z=l,…,(qxk/a國l);参数设置单元,用于确定重复参数q和组合参数a,按照输入的信息序列的 长度k和a确定q个交织参数Ci,为所述重复器、交织器和组合器配置相应的参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设置单元具体 是按照如下步骤确定q个交织参数Ci:根据k、 a计算满足条件的参数集合,并按大小顺序排列成长度为f的序列A, A-[A(O),A(l),…,A(f-l)];从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设置单元在从 序列A中不重复的选择q个Ci时,具体是按照下述公式确定c"Ci = A(f-ix「f/q]-l);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RA码编码的交织方法,将输入的重复序列分成q个子序列分别进行列内交织后再复用得到输出序列,在列内交织时基于互素思想以循环的方式重新排列元素顺序。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RA码的编码方法和交织器、编码器。本发明实施例的码长限制小,参数设置灵活性强,实施方便;并且可进一步在较少的附加限制条件下确保生成的RA码无4环,使得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RA码误码率曲线下降快,译码性能好。
文档编号H03M13/00GK101453220SQ20071018758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3日
发明者茜 严, 史治平, 莹 金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