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倍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4718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频率倍频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频率倍频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处在时间和频率的包围之中,各类定时器, 计算机、m^传输、电话传真、电台发播等方面都离不开稳定的各种频率信号。而 且根据使用的地方和用途不同要求频率的高低也不同,有时常常需要把现有的频率 信号倍频到所需要更高的频率信号,这时就需要一种倍频装置来完成。
在时统设备中,经常使用的倍频器由国外所生产,结构复杂、带负载能力差, 在{顿过程中故障的出现频繁,销售价格比较贵,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结构简 单、能够实现倍频功能的倍频器,该倍频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 供一种频率倍频转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倍频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的频率倍频转换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戶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将输入的正弦信号进行升压整 流的整流倍频电路;频率放大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整流倍频电路;整形驱动电 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放大电路;它还包括推挽功放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 整形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频率放大电路为电感L1的一端接变压器B2次级线圈的一端并 通过电阻Rl接地、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l的同相输入端2脚并接电容Cl的一端, 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l的反相输入端1脚接电容C2的一端以及ffi31 电阻R3接地并通过电阻R2接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另一端、14脚接电容C4的 一端和5V电源正极、13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5V电源负极、输出端,形驱动电 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的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21。
本实用新型的整形驱动电路为集成电路U2A的输入端1脚接频率放大电路、输出端2脚接集成电路U2B的输入端3脚,集成电路U2B的输出端4脚通过电阻R4 接电容C5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4和电阻R5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电容C6的一端, 电容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5V电源正极、皿极M 电阻R6接12V电源负极和推挽功放电路的C7;集成电路U2A和集成电路U2B的型 号为74AC04。
本实用新舰用了最少的零部件,实现了倍频转换功能,絲是同类器件的二 分之一,倍频器使用后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 低、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可在频率需要倍频的设备上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 些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整流倍频电 路、频率放大电路、整形驱动电路、推挽功放电路连接构成,整流倍频电路的输出 端接频率放大电路,频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整形驱动电路,整形驱动电路的输出 端接推挽功放电路。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整流倍频电路由连接器J1、 ME器B1、变压器B2、 二极 管D1 二极管D4连接构成。频率输入信号由连接器J1输入,连接器J1的一端接 变压器B1初级线圈的一端、另一端接地,变压器B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ffi 器B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接二极管Dl 二极管D4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 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接变压器B2初级线圈的两端,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端接地、 另一端接频率放大电路。
本实施例的频率放大电路由集成电路U1、电阻R1 电阻R3、电容C1 电容C4、 电感L1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21。电感L1的一端接变压器B2次级 线圈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l接地、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l的同相输入端2脚并接电 容Cl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反相输入端1脚接电容C2的 一端以及通过电阻R3接地并通过电阻R2接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另一端、14脚接电容C4的一端和5V电源正极、13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5V电源负极、输出端 接整形驱动电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整形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U2A、集成电路U2B、三极管Tl、电阻R4 电阻R6、电容C5、电容C6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2A和集成电路U2B的型号为74AC04。 集成电路U2A的输入端1脚接集成电路Ul的输出端4脚、输出端2脚接集成电 路U2B的输入端3脚,集成电路U2B的输出端4脚通过电阻R4接电容C5的一端并 通过电阻R4和电阻R5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和电容C6的 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5V电源正极、皿极接推挽功放电路并通过电 阻R6接12V电源负极。
本实施例的推挽功放电路由三极管T2 三极管T4、 二极管D5 二极管D7、电 阻R7 电阻R13、电容C7、电容C8连接构成。电容C7的一端接三极管Tl的皿 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7接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2的基^M过电阻R8接地并 通过电阻R12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以及电阻R13的一端、集电极接 三极管T3的基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鄉极接地,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地、发 射极接电阻R9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接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 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接三极管T4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ll接12V 电源正极,三极管T4的集电极接12V电源正极、織极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 阻R13的另一端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连接器J2输出频率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外部输入或本机产生的5MHZ正弦波频率信号输入到连接器Jl上经变压 器Bl进行1:2耦合升压后送到二极管Dl 二极管D4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将正弦 波信号变成二倍的半波脉动频率10MHZ信号,送到变压器B2进行1:1耦合,经电 阻Rl、电感Ll、电容Cl组成的滤波电路滄波后送到集成电路Ul进行高il^算、 放大变成脉冲信号,经集成电路U2A、集成电路U2B高速门整形,再经电阻R4、电 容C5、电阻R5、电容C6连接的滤波器搶波itH极管Tl,电阻R6构成的射柳艮随 转换电路通过电容C7、电阻R7耦合到电阻R8, 二极管D5 二极管D7、电阻Rll、 三极管T2构成功率放大电路,驱动由三极管T3、三极管T4、电阻R9、电阻RIO、 电阻R12构成的推挽功放电路,最后通过电阻R13、电容C8由连接器J2输出所需要 的10MHZ正弦波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频率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输入的正弦信号进行升压整流的整流倍频电路;频率放大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整流倍频电路;整形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放大电路;它还包括推挽功放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整形驱动电路。
2、 按照权利要求1 ff述的频率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频率放大电 路为电感(Ll)的一端接变压器(B2)次级线圈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l)接地、 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l)的同相输入端2脚并接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 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l)的反相输入端l脚接电容(C2)的一端以及通过电 阻(R3)接地并通过电阻(R2)接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另一端、14脚接电 容(C4)的一端和5V电源正极、13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5V电源负极、输出端 接整形驱动电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的集成电路(Ul) 的型号为NE521。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整形驱动电 路为集成电路(U2A)的输入端1脚接频率放大电路、输出端2脚接集成电路(U2B) 的输入端3脚,集成电路U2B的输出端4脚通过电阻R4接电容(C5)的一端并 通过电阻(R4)和电阻(R5)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 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接5V电源正极、皿极通过 电阻(R6)接12V电源负极和推挽功放电路的(C7);上述的集成电路(U2A)和集 成电路(U2B)的型号为74AC04。
专利摘要一种频率倍频转换装置,将输入的正弦信号进行升压整流的整流倍频电路;频率放大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整流倍频电路;整形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放大电路;它还包括推挽功放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整形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最少的零部件,实现了倍频转换功能,成本是同类器件的二分之一,倍频器使用后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可在频率需要倍频的设备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3B19/14GK201234240SQ20082002975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志武, 胡永辉, 马红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