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总成及其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343发布日期:2019-03-27 09:4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滑轨总成及其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总成与托架,特别是指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可调整的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机架式电子设备,例如机架式服务器,可借助一对滑轨总成安装至一机架(rack)。每一滑轨总成可借助二个托架而安装至该机架的二个机柱。其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一种可调整托架的位置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在相关专利中,例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 8,028,965 B2揭露一种用于滑轨总成的可调整托架,主要是借助一基座设置在一滑轨组件,一滑动件相对该基座可活动位移,使连接在该滑动件的一固定件可根据滑动件的活动位置的调整而能因应不同距离的二个机柱,也就是因应不同深度的机架。

如图8绘示一习知技术,一滑轨总成100包含一轨件102、一基座104、一滑动件106及一托架108。该基座104连接该轨件102,该滑动件106连接该托架108。配合图9所示,该滑动件106可操作地相对该基座104位移至一延伸位置P,使该托架108借助该滑动件106的位移而能安装至一机架的一机柱(未绘示于图)。其中,在该延伸位置P时,该滑动件106的一延伸段110是超出该基座104的一端部112,且该滑动件106的一支撑段114的一整体长度L仅由该基座104支撑,因此支撑强度成为此相关技术不容忽视的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的托架装置,以实现提供更为稳固地支撑,且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用于轨件的托架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机架,该托架装置包含一主支撑件、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托架。其特点是:该主支撑件连接该轨件;该第一支撑件可相对该主支撑件位移;该第二支撑件可相对该第一支撑件位移;该托架安装在该第二支撑件,该托架能安装在该机架。

其中,所述托架装置还包含一支撑座连接该第一支撑件,用以随着该第一支撑件位移以支撑该轨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含一第一限位部,该主支撑件包含一第二限位部,当该第一支撑件相对该主支撑件位移至一第一延伸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限位部能抵于该主支撑件的第二限位部。

其中,所述主支撑件的第二限位部包含一开口及一抵靠墙相邻该开口,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限位部包含一弹性段及一凸出段连接该弹性段,该凸出段能从该开口抵于该抵靠墙。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挡部,该第二支撑件包含一第二挡部,当该第二支撑件相对该第一支撑件位移至一第二延伸位置时,该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挡部能抵于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挡部。

其中,所述主支撑件具有一对支撑墙及一纵向墙连接在该对支撑墙之间,该对支撑墙与该纵向墙定义一主通道,该第一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主通道,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对第一支撑墙及一第一纵向墙连接在该对第一支撑墙之间,该对第一支撑墙与该第一纵向墙定义一支撑通道,该第二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支撑通道。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用于轨件的托架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机架,该托架装置包含一主支撑件、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及一托架。其特点是:该主支撑件连接该轨件,该主支撑件具有一主通道;该第一支撑件包含一第一支撑段及一第一延伸段,该第一支撑段与该第一延伸段具有一支撑通道,该第一支撑件能沿着该主通道位移至一第一延伸位置,使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延伸段超出该主支撑件,且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支撑段能由该主支撑件支撑;该第二支撑件包含一第二支撑段及一第二延伸段,该第二支撑件能沿着该支撑通道位移至一第二延伸位置,使该第二支撑件的第二延伸段超出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延伸段,且该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段能由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延伸段及该第一支撑段支撑;该托架安装在该第二支撑件的第二延伸段,该托架能安装在该机架。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轨件、一主支撑件、一第一支撑件及一第二支撑件。其特点是:该轨件具有一第一墙、一第二墙及一延伸墙连接在该第一墙与该第二墙之间;该主支撑件连接该轨件,该主支撑件具有一对支撑墙及一纵向墙连接在该对支撑墙之间,该对支撑墙与该纵向墙定义一主通道;该第一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主支撑件的主通道,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对第一支撑墙及一第一纵向墙连接在该对第一支撑墙之间,该对第一支撑墙与该第一纵向墙定义一支撑通道;该第二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第一支撑件的支撑通道,该第二支撑件具有一对第二支撑墙及一第二纵向墙连接在该对第二支撑墙之间。

其中,还包含一支撑座连接该第一支撑件,该支撑座包含至少一支撑特征支撑于该轨件的第一墙与第二墙的其中之一,用以随着该第一支撑件位移以支撑该轨件。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托架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借助第一托架与托架装置的第二托架安装至机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借助第一托架与托架装置的第二托架安装至另一种机架深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架装置的主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具有可相抵的限位部,及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可相抵的挡部的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架调整至与习用图8的托架相同位置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架调整至与习用图9的托架相同位置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显示图3中沿着7-7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显示习知技术滑轨的托架调整至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显示习知技术滑轨的托架调整至另一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架装置10可用于一滑轨总成12的一轨件14。较佳地,该轨件14连接有一第一托架16。该托架装置10包含一主支撑件18、一第一支撑件20、一第二支撑件22及一第二托架24。该主支撑件18例如以固定的方式连接该轨件14,且该主支撑件18具有呈纵向方向的一主通道26。该第一支撑件20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主支撑件18的主通道26内,该第一支撑件20具有呈纵向方向的一支撑通道28。该第二支撑件22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第一支撑件20 的支撑通道28内。该第二托架24安装在该第二支撑件22。较佳地,还包含一支撑座30例如以固定的方式连接该第一支撑件20。其中,该第一支撑件20包含一第一限位部32,该主支撑件18包含一第二限位部34;该第一支撑件20还包含一第一挡部36,该第二支撑件22包含一第二挡部38。

如图2所示,该滑轨总成12借助该第一托架16与该第二托架24安装至一机架40的一第一机柱42a与一第二机柱42b。该支撑座30用以支撑该轨件14。其中,该第一机柱42a与该第二机柱42b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

如图3所示,当该第一机柱42a与该第二机柱42b之间具有比上述第一距离 D1还长的一第二距离D2时,该第一支撑件20可操作地沿着该主通道26相对该主支撑件18纵向地位移,使该支撑座30跟着该第一支撑件20能相对该轨件14 位移,以支撑该轨件14,且该第二支撑件22亦可操作地沿着该支撑通道28相对该第一支撑件20纵向地位移,使该第二托架24能够安装至该第二机柱42b。

如图4所示,该主支撑件18的第二限位部34包含一开口44及一抵靠墙46 相邻该开口44;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限位部32包含一弹性段48及一凸出段50 连接该弹性段48。当该第一支撑件20相对该主支撑件18位移至一第一延伸位置 P1时,该第一支撑件的20的第一限位部32能抵于该主支撑件18的第二限位部 34。较佳地,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限位部32的凸出段50能从该第二限位部34 的开口44抵于该抵靠墙46。另一方面,当该第二支撑件22相对该第一支撑件20 位移至一第二延伸位置P2时,该第二支撑件22的第二挡部38能抵于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挡部36。于此,该第一挡部36与该第二挡部38皆以一凸块为例。

如图5所示,该第一支撑件20与该第二支撑件22相对该主支撑件18调整至一与习用图8长度相当的状态,显示透过该第二支撑件22的支撑,其支撑强度能优于习用图8所示的状态。

配合图6所示,该第一支撑件20包含一第一支撑段52及一第一延伸段54连接该第一支撑段52。该第一支撑件20能沿着该主支撑件18的主通道26位移至该第一延伸位置P1,使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延伸段54超出该主支撑件18的一端部56,且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支撑段52能由该主支撑件18支撑。另一方面,该第二支撑件22包含一第二支撑段58及一第二延伸段60连接该第二支撑段58。该第二支撑件22能沿着该第一支撑件20的支撑通道28位移至该第二延伸位置P2,使该第二支撑件22的第二延伸段60超出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延伸段54的一端部62,且该第二支撑件22的第二支撑段58能由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延伸段54 及第一支撑段52支撑,也就是说,当位于该第二延伸位置P2时,该第二支撑件 22的第二支撑段58的整体长度L1除了借助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支撑段52能被该主支撑件18支撑之外,该第二支撑件22的第二支撑段58同时是由该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延伸段54支撑。其中,该第二托架24安装在该第二支撑件22的第二延伸段60。透过本发明图6与习用图9的比较之下,二者在展开至相同的长度时,本发明具有前述L1的支撑距离比习用L长度的支撑距离更长,能提供更为稳固地支撑。此外,本发明的托架装置10相对于习用图9的位置,还可以再展开以适用于能安装在深度更深的机架的二机柱之间(此部份未绘示于图),亦即,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相对于前述习用技术更为广泛。

图7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12的轨件14包含一第一墙64a、一第二墙64b及一延伸墙66连接在该第一墙64a与该第二墙64b之间。于此,该滑轨总成12还包含二个轨件68、70可相对该轨件14活动位移。该主支撑件18连接在该轨件14的延伸墙66的一背侧72(不同于二个轨件68、70的一侧)。

该主支撑件18具有一对支撑墙74a、74b及一纵向墙76连接在该对支撑墙74a、 74b之间,该对支撑墙74a、74b与该纵向墙76定义该主通道26。其中,该对支撑墙74a、74b皆具有一第一弯折部78。

该第一支撑件20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主通道26,该第一支撑件20具有一对第一支撑墙80a、80b及一第一纵向墙82连接在该对第一支撑墙80a、80b之间。其中,该对第一支撑墙80a、80b的位置是对应该对支撑墙74a、74b,该第一纵向墙82的位置是对应该纵向墙76。该对第一支撑墙80a、80b与该第一纵向墙82定义该支撑通道28。其中,该第一支撑墙80a、80b皆具有一第二弯折部84,该第二弯折部84的位置是对应该第一弯折部78。

该第二支撑件22的至少一部分安排在该支撑通道28,该第二支撑件22具有一对第二支撑墙86a、86b及一第二纵向墙88连接在该对第二支撑墙86a、86b之间。该对第二支撑墙86a、86b的位置是对应该第一支撑墙80a、80b。

该支撑座30连接该第一支撑件20,用以随着该第一支撑件20的位移而支撑该轨件14,该支撑座30包含至少一支撑特征,例如一对支撑特征90a、90b支撑于该轨件14的第一墙64a与第二墙64b。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a.本发明具有前述L1的支撑距离比习用L长度的支撑距离更长,能提供更为稳固地支撑。

b.本发明还可以再展开以适用于能安装在深度更深的机架的二机柱之间,故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相对于前述习用技术更为广泛。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