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7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功分器、主功率放大电路、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和新型负载调制网络,其中,所述非对称功分器用于将输入功率进行不等分,并将功率较小的第一信号输出给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将功率较大的第二信号输出给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所述非对称功分器输出的第一路信号和第二路信号的功率比为1:2,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和辅助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经过所述新型负载调制网络后输出给负载;

所述负载的阻抗为50欧姆;所述新型负载调制网络包括第一阻抗变换器T1、第二阻抗变换器T2和第三阻抗变换器T3,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T1采用86.6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采用43.3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采用75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共同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主输入匹配电路、主功率放大器和主输出匹配电路,调试所述主输出匹配电路使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在低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150欧且在高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50欧;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依次串接辅助输入匹配电路、辅助功率放大器和辅助输出匹配电路,调试所述辅助输出匹配电路使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在高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25欧,同时在所述辅助输出匹配电路中一体化设置补偿线使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在低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无穷大;

所述主功率放大器为AB类功率放大器,所述辅助功率放大器为C类功率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线为25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入匹配电路的前端还设有50欧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放大器采用晶体管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功率放大器采用晶体管实现。

6.一种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调试一个标准的AB类功率放大器,作为主功率放大器,并调试主输出匹配电路使主功率放大电路在低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150欧且在高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50欧;

调试一个标准的C类功率放大器,作为辅助功率放大器,并调试辅助输出匹配电路使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在高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25欧;在辅助输出匹配电路中设置补偿线并一体化调试辅助输出匹配电路和补偿线使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在低输入功率时的负载阻抗为无穷大;

调试一新型负载调制网络,所述新型负载调制网络包括第一阻抗变换器T1、第二阻抗变换器T2和第三阻抗变换器T3,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T1采用86.6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采用43.3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采用75欧四分之一波长的阻抗变换器;

采用非对称功分器将调试好的主功率放大电路、辅助功率放大电路及新型负载调制网络组合起来,其中,所述非对称功分器用于将输入功率进行不等分,并将功率较小的第一信号输出给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将功率较大的第二信号输出给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所述非对称功分器输出的第一路信号和第二路信号的功率比为1:2;所述主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辅助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T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T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共同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线为25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拓展带宽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输入匹配电路的前端设有50欧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