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控温电热带。
背景技术:
自控温电热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问世,其用途主要为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工业企业的管线、容器储罐以及仪器仪表箱的伴热保温,防冻,抗凝,还可以用于建筑物消防管道防冻保温,坡道,屋顶化冰,化雪,以及室内采暖等诸多场合,适用于普通区、防爆区、腐蚀区。自控温电热带的主要元件是PTC芯带,由两根平行的导电电极,外敷一层基体,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简称PTC)特性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芯带外层依次为阻燃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接通电源时,电流便由电极经过跨接于两电极之间的PTC材料垂直到达另一电极,形成回路,电能转化为热能,使PTC发热材料升温。当电热带周围温度较低时,PTC材料产生微分子收缩,碳粒连接形成电路使电流通过,伴热线便开始发热;而温度较高时,PTC材料产生微分子膨胀,碳粒逐渐分开,导致电路中断,电阻上升,伴热线自动减少功率输出,发热量便降低。当周围温度变冷时,PTC材料又恢复到微分子收缩状态,碳粒相应连接起来形成电路,电热带发热功率又自动上升。由于整个温度控制过程是由材料本省自动调节完成的,其控制温度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因此电热带所具有的良好特性是其他伴热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PTC芯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了自控温伴热电缆的质量,而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是由PTC材料性能和材料与电极二者的接触电阻决定。当PTC材料的性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而其它工艺不能提高时,PTC芯带的性能主要由接触电阻决定。由于一般PTC材料与电极二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且电极表面与发热体呈物理电接触,二者的附着力小,当通电后,瞬间启动电流较大,由于有温度梯度,电极与发热体不能协同作用而易脱离形成间隙,引起接触电阻的增大及其波动,并会引发界面火花,破坏PTC材料的组成,并使接触电阻增大;在下一次通电加热、冷却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接触电阻,如此循环,造成电缆电阻值不断增加,PTC效应和电-热转换功能逐渐衰退,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下降,且随微火花的扩大有着火的可能性。因此启动电流低、接触电阻稳定是自控温伴热电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涉及一些提高自控温伴热电缆质量的主要方法和工艺以提高PTC材料的性能,现有方法虽然各有优点,但不能同时大幅降低启动电流和提高接触电阻的稳定性,或者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其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运行稳定,安全性能较高,启动电流低,同时生产成本较低,适合民用领域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包括导电电极、电发热丝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导电电极设置在电发热丝层内部,在电发热丝层的外部依次设有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在导电电极上设置有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中间电阻过渡层位于电发热丝层与导电电极之间;中间电阻过渡层厚度为0.2-1mm。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电极使用无氧铜、镀锌铜或镀银铜。
具体地,所述绝缘层为PVC层或ZRPVC层。
进一步地,电发热丝层材质为铁铬合金、镍铬合金、铁铬铝或镍铬铝合金电阻丝。
进一步地,中间电阻过渡层为聚乙烯基PTC导电层。
本实用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自控温电热带,通过设置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可以很好地提供电阻,且通过在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外设置电发热丝层,提高运行稳定,安全性能较高,同时生产成本较低,还可以防止中间电阻过渡层的脱落,适合民用领域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电电极;2-中间电阻过滤层;3-电发热丝层;4-绝缘层;5-金属屏蔽层;6-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包括导电电极1、电发热丝层3、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和保护套6,导电电极1设置在电发热丝层3内部,在电发热丝层3的外部依次设有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4和保护套6,其特征在于:在导电电极上1设置有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2,中间电阻过渡层2位于电发热丝层3与导电电极1之间;中间电阻过渡层2厚度为0.2mm。
导电电极1材质为无氧铜,绝缘层4为PVC层,电发热丝层3材质为铁铬合金,中间电阻过渡层2为聚乙烯基PTC导电层。
实施例2
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包括导电电极、电发热丝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导电电极设置在电发热丝层内部,在电发热丝层的外部依次设有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导电电极上设置有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中间电阻过渡层位于电发热丝层与导电电极之间;中间电阻过渡层厚度为1mm。
导电电极材质为镀锌铜,绝缘层为ZRPVC层,电发热丝层材质为镍铬合金,中间电阻过渡层为为聚乙烯基PTC导电层。
实施例3
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包括导电电极、电发热丝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导电电极设置在电发热丝层内部,在电发热丝层的外部依次设有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导电电极上设置有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中间电阻过渡层位于电发热丝层与导电电极之间;中间电阻过渡层厚度为0.8mm。
导电电极材质为镀银铜,绝缘层为ZRPVC层,电发热丝层材质为铁铬铝合金电阻丝,中间电阻过渡层为为聚乙烯基PTC导电层。
实施例4
一种自控温电热带,其包括导电电极、电发热丝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导电电极设置在电发热丝层内部,在电发热丝层的外部依次设有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导电电极上设置有网状中间电阻过渡层,中间电阻过渡层位于电发热丝层与导电电极之间;中间电阻过渡层厚度为0.5mm。
导电电极材质为无氧铜,绝缘层为PVC层,电发热丝层材质为镍铬铝合金电阻丝,中间电阻过渡层为为聚乙烯基PTC导电层。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