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18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肤效应亦称为“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愈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这种现象称“趋肤效应”。趋肤效应使导体的有效电阻增加。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显著。当频率很高的电流通过导线时,可以认为电流只在导线表面上很薄的一层中流过,这等效于导线的截面减小,电阻增大。既然导线的中心部分几乎没有电流通过,就可以把这中心部分除去以节约材料。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可以采用空心导线代替实心导线。此外,为了削弱趋肤效应,在高频电路中也往往使用多股相互绝缘细导线编织成束来代替同样截面积的粗导线,这种多股线束称为辫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管上的保温层,所述输送管内壁上设置有集肤加热管,所述集肤加热管通过固定夹固定在所述输送管的两端,所述集肤加热管呈螺旋形焊接在所述输送管内壁上,所述集肤加热管包括集肤电缆和设置在所述集肤电缆外层的发热管,所述集肤电缆的一端通过 冷电缆连接到电源电路,其另一端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到电源电路。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包括支撑所述集肤加热管的底部架和所述底部架上设置的两个直角弯折件,所述直角弯折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输送管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连接到380V交流电源的转换电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的IGBT逆变电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PLC控制器,所述转换电路和IGBT逆变电路都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高效

发热管与输送管道之间的热传导因焊接工程所提供的密集热触点而变得更佳。热量能有效地从发热管传导至输送管。由于发热管中会产生所需的70%~90%热量,并且剩余热量是在电线中产生(用于加热),因此,效率达到100%。

2.经济实惠

发热管内部的集肤电缆用作馈电电缆。因此远距离管道安装成本变得较低。使用此加热系统后,仅在必要情况下自动提供热量。

3.可靠

由于管道通常是埋入式,因此,任何类型的管道(地面管道或地下管道)中均可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系统进行频繁保养或关注。

即使绝缘电线受损,仍可以通过接线盒或分线盒简便而快速地更换受损电线,无需拆卸隔热层或沿整个受影响的加热部分而将管道从地下挖出 。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1-保温层,2-输送管,3-发热管,4-集肤电缆,5-冷电缆,6-电源电路,7-控制电路,8-固定夹,81-底部架,82-直角弯折件,8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置集肤管的集肤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管2上的保温层1,所述输送管2内壁上设置有集肤加热管,所述集肤加热管通过固定夹8固定在所述输送管2的两端,所述集肤加热管呈螺旋形焊接在所述输送管2内壁上,所述集肤加热管包括集肤电缆4和设置在所述集肤电缆4外层的发热管3,具体的是所述发热管3焊接在输送管2的内壁上,发热管3与输送管2道之间的热传导因焊接工程所提供的密集热触点而变得更佳。热量能有效地从发热管3传导至输送管2。由于发热管3中会产生所需的70%~90%热量,并且剩余热量是在电线中产生(用于加热),因此,效率达到100%,所述集肤电缆4的一端通过冷电缆5连接到电源电路6,其另一端通过控制电路7连接到电源电路6,发热管3内部的集肤电缆4用作馈电电缆。因此远距离管道安装成本变得较低。使用此加热系统后,仅在必要情况下自动提供热量。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夹8包括支撑所述集肤加热管的底部架81 和所述底部架81上设置的两个直角弯折件82,所述直角弯折件82通过螺栓83固定在所述输送管2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6包括连接到380V交流电源的转换电路与所述转换电路连接的IGBT逆变电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7包括PLC控制器,所述转换电路和IGBT逆变电路都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