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21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自动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



背景技术:

网络机柜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种电气设备,用来组合安装面板、插件、插箱、电子元件、器件和机械零件与部件,使其构成一个整体的安装箱。根据目前的类型来看,有服务器机柜、壁挂式机柜、网络型机柜、标准机柜、智能防护型室外机柜等。

目前,传统的网络机柜监控系统把重点放在对大环境类和动力类设备的监控之上,忽视了对机柜内部环境的监控,特别是缺少自动灭火装置。机柜内部安装有大量的IT设备,这些设备是机柜的核心所在,也是机房的心脏部位,监控好机柜内部微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电能参数、开关状态、烟雾浓度等指数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集行动,可把故障隐患排除在早期。尤其是在设备出现火花或者火苗时,及时进行灭火可以有效杜绝危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该网络机柜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烟-温复合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网络机柜内火情的及时预警和精准灭火,同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可以有效完成网络机柜组火情的自动监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前侧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铰接在机箱的主体上,所述柜门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机箱的前侧下部还设置有通风窗,所述机箱的后侧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机箱的顶部夹板中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烟-温复合传感器组,所述机箱内部顶端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悬挂灭火器,所述机箱上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单元,所述柜门上设置有视频采集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烟-温复合传感器组、悬挂灭火器、声光报警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烟-温复合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单元和烟雾传感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电路、SHT10型温度传感器、第一CC1110射频芯片电路、第一天线,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分别与SHT10型温度传感器和第一CC1110 射频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第一CC1110射频芯片电路分别SHT10型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电路、MQ2型气体传感器、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第二天线,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分别与MQ2型气体传感器和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分别与MQ2型气体传感器和第二天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第三天线、第三电源电路和串口通讯电路,所述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天线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串口通讯电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和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端报警模块,所述移动端报警模块设置在机箱的顶部且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两侧设置的限位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通线槽和下通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该网络机柜包括机箱和柜门,机箱的前侧下部还设置有通风窗,机箱的后侧设置有循环风机;机箱的顶部夹板中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烟-温复合传感器组,机箱内部顶端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悬挂灭火器,机箱上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单元,柜门上设置有视频采集单元;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烟-温复合传感器组、悬挂灭火器、声光报警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本实用新型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烟-温复合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网络机柜内火情的及时预警和精准灭火,同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可以有效完成网络机柜组火情的自动监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传感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将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前侧设置有柜门101,所述柜门 101的一侧铰接在机箱1的主体上,所述柜门10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把手102,所述机箱1的前侧下部还设置有通风窗102,所述机箱1的后侧设置有循环风机 104;所述机箱1的顶部夹板中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2,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所述机箱1内部顶端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悬挂灭火器 6,所述机箱1上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单元5,所述柜门101上设置有视频采集单元7;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分别连接所述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悬挂灭火器6、声光报警单元5和视频采集单元7。

具体的,所述视频采集单元7采用PTC08A型串口摄像头。

如图4所示,所述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包括温度传感单元31和烟雾传感单元32,所述温度传感单元31包括第一电源电路310、SHT10型温度传感器311、第一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12、第一天线313,所述第一电源电路310分别与 SHT10型温度传感器311和第一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12连接,所述第一 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12分别SHT10型温度传感器311和第一天线313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烟雾传感单元32包括第二电源电路320、MQ2型气体传感器321、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22、第二天线323,所述第二电源电路320分别与MQ2型气体传感器321和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22连接,所述第二CC1110射频芯片电路322分别与MQ2型气体传感器321和第二天线323 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包括中央处理器201、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202、第三天线203、第三电源电路204和串口通讯电路205,所述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20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天线203和中央处理器201,所述串口通讯电路205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01,所述第三电源电路204分别连接所述第三CC1110射频芯片电路202和中央处理器201。

具体的,所述串口通讯电路205分别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单元5、悬挂灭火器6和视频采集单元7。所述悬挂灭火器6采用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由中央处理器201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其电磁阀进行灭火动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端报警模块4,所述移动端报警模块4设置在机箱1 的顶部且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连接。

具体的,所述移动端报警模块4采用GRM200G型无线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板105,所述调节板105放置在所述机箱1内部两侧设置的限位台106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通线槽107和下通线槽(视图未给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据网络机柜的实际情况布置多组烟-温复合传感器组 3,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中的温度传感单元31和烟雾传感单元32实时采集温度和烟雾浓度数据,然后将实时的温度、烟雾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分站接入中央控制模块2,中央控制模块2根据采集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声光报警单元5和悬挂灭火器6,以及是否通过移动端报警模块4远程向负责人通知、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网络机柜,属于自动化控制领域,该网络机柜包括机箱1和柜门102,机箱1的前侧下部还设置有通风窗102,机箱1的后侧设置有循环风机104;机箱1的顶部夹板中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2,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机箱1内部顶端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悬挂灭火器6,机箱1上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单元5,柜门101上设置有视频采集单元7;中央控制模块2分别连接烟-温复合传感器组3、悬挂灭火器6、声光报警单元5和视频采集单元7。本实用新型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烟-温复合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网络机柜内火情的及时预警和精准灭火,同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可以有效完成网络机柜组火情的自动监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