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69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会议室,特别涉及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会议室一般是指供开会用的房间,通常包含演讲区域以及会议区域,在演讲区域内包括供演讲者放置东西的演讲桌、帮助演讲者更好的完成讲解的投影仪以及投影幕,而在会议区域内对应设置多排座位;同时整个会议室内设置有多排照明灯用于对会议室的各个位置进行照明。

图3为现有的投影仪的启闭电路原理图,通过开关K1实现对投影仪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窗户的会议室,则通常会打开照明灯进行照常;此时,处于投影幕一侧的照明灯就会对投影仪投影至投影幕上的图像产生影响,若照明灯的光线太强,就会造成投影幕上的影像不清楚,此时则需要去关闭前侧的照明灯而造成会议的中断,给整个会议带来不便,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投影仪开启之后自动关闭照明灯的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投影幕一侧的前排灯以及用于控制投影仪启闭的控制开关,还包括耦接于控制开关且受控于控制开关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断开的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启动控制开关以控制投影仪启动,同时也控制延时装置启动,延时所设定的时间后自动断开对投影仪投影的图像产生影响的前排灯,由于启动投影仪的初始阶段,投影仪投影至投影幕上的图像需要慢慢的进行显现,同时此时一般演讲者需要整理一下演讲桌上的资料,故此时保持前排灯处于启动状态,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投影幕上的图像处于稳定状态了,则直接断开前排灯;整个过程无需在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当关闭投影仪后,又能自动打开前排灯,使得会议室更加的智能化。

作为优选,所述延时装置为555延时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555延时电路的电路构造简单,同时容易实施,方便后期的维护的同时成本低廉,能够充份的完成整个控制电路中的延时功能,且信号传递稳定,保证在延时所设定的时间后在输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延时装置上设有用于调节延时时间的调节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对所设定时间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由于不同的投影机的图像显现的时间周期不同,即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进行随意调节,以适配市面上所有的投影仪。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不同电容值的若干电容以及用于将任一电容切入至延时装置的切换开关。

采用上述方案,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对应于各档位的时间以供使用者进行选择,同时通过切换开关进行切换,整体的切换过程简单且容易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延时装置以接收延时信号的开关元件以及耦接于开关元件且受控于开关元件的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耦接于前排灯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开关元件与执行元件两者相互配合对前排灯进行控制,即开关元件对延时装置所输出的延时信号进行判断,而执行元件则响应于开关元件来实现对前排灯的控制,整体的电路设计合理且容易实施。

作为优选,还包括演讲桌,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演讲桌的桌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直接把控制开关设置在演讲桌上能够有效的避免控制投影仪的遥控板遗失等问题,而对于投影仪上的图像调节则可以直接通过投影仪上的按钮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演讲桌靠近投影幕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上还耦接有用于保持投影仪能够被启动的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只有在人员站在演讲桌的前面即位于靠近投影幕的一侧时,投影仪才能够被启动,有效的避免人员站在演讲桌的旁边演讲,而不小心触碰到了设置在演讲桌上的控制开关或翻动演讲桌上的资料而碰触到控制开关的情况,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投影仪突然启动而给演讲者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人员检测装置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采用上述方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同时价格低廉,便于后期的维护以及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受控于人员检测装置且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于控制开关、投影仪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继电器的设置能够完成对投影仪的控制,在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之后,能够保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此时使得投影仪能够受控于控制开关,闭合控制开关即可完成启动投影仪的作用,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没有闭合,则无法通过闭合控制开关来完成启动投影仪的功能,有效避免误触发的情况出现,对继电器的线圈上的残余电流进行消耗,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接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继电器完成自锁,使得只要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从而此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与否仅仅受控于控制开关,而不再受控于场效应管,避免出现演讲人员离开而断开投影仪,造成会议的中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投影仪启动之后,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断开对投影仪投影的图像产生影响的前排灯,无需在麻烦别人去关闭前排灯,当关闭投影仪后,又能自动打开前排灯,使得会议室更加的智能化,会议室的照明灯实现全自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会议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演讲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投影仪启闭控制电路图;

图4为延时装置与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人员检测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演讲台;2、演讲桌;3、座椅;4、照明灯;41、前排灯;42、后排灯;5、投影组件;51、投影仪;52、投影幕;6、延时装置;61、调节单元;7、控制装置;8、人员检测装置;9、驱动装置;K1、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智能会议室包括演讲台1、放置在演讲台1上的演讲桌2、位于演讲台1下的座椅3、设置于天花板上的照明灯4以及投影组件5。会议者做在座椅3上来听演讲台1上的演讲者进行演讲或者组织会议。投影组件5包括投影仪51以及与投影仪51配合的投影幕52,帮助演讲者更好的完成讲解以及表达会议的内容;同时整个会议室内设置有多排照明灯4用于对会议室的各个位置进行照明。

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会议室灯光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投影仪51启闭的控制开关K1、耦接于控制开关K1且受控于控制开关K1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装置6以及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响应于延时信号并控制前排灯41断开的控制装置7。定义位于投影幕52一侧的一排照明灯4为前排灯41,其余的为后排灯42。

延时装置6为555延时电路。555延时电路的受控端耦接于控制开关K1,555延时电路的受控端为电源端,故控制开关K1连接于电源与555芯片之间,当控制开关K1闭合时,则提供555延时电路电能,当接通电源后,由于电容C1进行充电,即存在电流以及电位差,从而保证555芯片的第二脚与第六脚处于高电平,此时555芯片的第三脚输出低电平,随着电容Cl充电直至充电完成,由于电容充满电后即不再充电,故不存在电流与电位,通过电容C1将直流电源进行阻隔,使得555芯片的第二脚与第六脚的电位变成低电平,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发生翻转,即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一直保持下去。二极管VD是为电源断电后电容C2放电而设置的。

延时装置6上设有用于调节延时时间的调节单元61。调节单元61包括不同电容值的若干电容以及用于将任一电容切入至延时装置6的切换开关K2。电容设置为三个,分别为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且三个电容的电容值均不相同;切换开关K2连接于555芯片的4脚与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之间以择其一切入555芯片。

控制装置7包括耦接于延时装置6以接收延时信号的开关元件以及耦接于开关元件且受控于开关元件的执行元件,执行元件耦接于前排灯41的供电回路。开关元件为NPN型的三极管Q2,执行元件为继电器KM2,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延时装置6的输出端,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M2的线圈,且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连接于前排灯41。而前排灯41与后排灯42的供电回路均受控于开关K2。当开关K2闭合时,前排灯41与后排灯42均开启,此时前排灯41的启闭则受控于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通过控制开关K1启动投影仪51,同时延时装置6被启动以经过所设定的时间之后,输出一个高电平的延时信号,使得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从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断开以控制前排灯41断开,此时不影响后排灯42的点亮;当投影仪51通过控制开关K1关闭后,则延时装置6被断开,即输出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进而使得三极管Q2断开,继电器KM2的线圈失电,而其线圈内的残余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D2来进行消耗,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再次闭合以重新点亮前排灯41。

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把控制开关K1设置于演讲桌2的桌面上,以方便演讲者直接控制,避免需要需找遥控板的麻烦;演讲桌2靠近投影幕52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装置8,人员检测装置8上还耦接有用于保持投影仪51能够被启动的驱动装置9。

人员检测装置8优选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壳体、光学滤镜、场效应管Q4和热释电元件,壳体上设有通孔,光学滤镜卡接于通孔中,场效应管Q4和热释电元件位于壳体内部, 并通过光学滤镜感应外部热辐射。光学滤镜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波长在10μm左右的红外线(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通过,而将灯光、太阳光及其他辐射滤掉,以抑制外界的干扰。红外感应源通常由两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热释电元件组成,这两个热释电元件的电极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相互抵消,输出信号接近为零。一旦有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由于角度不同,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能量也不同,不能完全抵消,经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Q4进行阻抗变换。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Q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T=O,传感器无输出。人体或者体积较大的动物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当人体进入检测区,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耳透镜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热释电元件)上,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进而产生△T并将△T向外围电路输出,此时场效应管Q4导通以提供高电平的人员检测信号。

驱动装置9为继电器KM1,继电器KM1受控于人员检测装置8且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依次串联于控制开关K1、投影仪51的供电回路。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同时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并接于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漏极,通过继电器KM1完成自锁,使得只要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从而此时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与否仅仅受控于控制开关K1,而不再受控于场效应管Q4,避免出现演讲人员离开而断开投影仪51,造成会议的中断;通过断开控制开关K1即可完成自锁的复位。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由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设置在演讲桌2靠近投影幕52的一侧,故只有演讲者站立在演讲桌2的前面时,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才能检测到有人站在演讲台1前,此时通过按动控制开关K1才能启动投影仪51,若演讲者站在其他的地方或者站立在演讲桌2的两侧,此时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未能检测到有人站在演讲台1前,所以此时无论按动控制开关K1与否,均不能启动投影仪51。

当通过控制开关K1启动投影仪51,同时延时装置6被启动以经过所设定的时间之后,输出一个高电平的延时信号,使得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从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断开以控制前排灯41断开,此时不影响后排灯42的点亮;当投影仪51通过控制开关K1关闭后,则延时装置6被断开,即输出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进而使得三极管Q2断开,继电器KM2的线圈失电,而其线圈内的残余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D2来进行消耗,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再次闭合以重新点亮前排灯4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