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板压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572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板压接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板压接治具。



背景技术:

在电源板的制造过程中,压接是一种典型的电子装联方式,压接原理是由压接件的弹性可变形引脚或刚性引脚与电源板上的金属化孔配合而形成的一种连接,在引脚与金属化孔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点,靠机械连接实现电气互连。

现有的电源板压接方式是利用电源板的非压接件装配用孔,如螺钉孔作为定位孔,设计两个以上的定位销,用来定位电源板,并利用定位销上的台阶面将电源板悬空固定,为了增强其支撑强度,需在电源板的下方设置垫块,垫块需要避开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防止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在压接的过程中受力而损坏。这种电源板的压接方式具有如下缺点:一、操作比较繁琐,安装和拆卸耗费时间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二、压接时,电源板仍有大部分处于悬空状态,电源板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撑,导致电源板被压变形甚至压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板压接治具,它结构设计合理,压接时在不损坏电源板背面的电子元件的前提下,能够为电源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设有与电源板的板体相适应的卡槽,卡槽的槽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卡槽的槽底部设有若干组引脚孔,每组引脚孔旁的卡槽槽底部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压接件,引脚孔的孔径大于压接件引脚的直径,卡槽的槽底部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位销。

所述若干第一凹槽设置于卡槽槽底部的中部和下部。

所述若干组引脚孔设置于卡槽槽底部的上部,每个第二凹槽设置于与其相对应的一组引脚孔上方。

所述底板为电木板。

所述卡槽一侧的底板上表面设有取板槽,取板槽的槽深大于卡槽的槽深,取板槽向卡槽延伸并与其相连通。

所述取板槽从远离卡槽的一侧到靠近卡槽的一侧,取板槽的槽底部向上倾斜设置,取板槽延伸至卡槽下方并与其相连通。

所述定位销包括位于两端的螺纹部和防滑部,螺纹部和防滑部之间为杆部,杆部上设有若干弹性片,弹性片呈弧形且其弧顶朝向杆部外侧,杆部的横截面小于螺纹部的横截面,弹性片的弧顶位于螺纹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将电源板板体与压接治具从悬空状态下的局部接触改为非悬空状态下的全面接触,能够为电源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电源板被压变形甚至压裂的情况发生;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防止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在压接的过程中受力而损坏;第二凹槽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压接件,从而有利于压接。

2、卡槽一侧的底板上表面设有取板槽,取板槽的槽深大于卡槽的槽深,取板槽向卡槽延伸并与其相连通,将手指伸入取板槽中就能够方便的将电源板从卡槽中取出。

3、为了进一步提高取出电源板的便捷性,取板槽从远离卡槽的一侧到靠近卡槽的一侧,取板槽的槽底部向上倾斜设置,取板槽延伸至卡槽下方并与其相连通,倾斜设置的取板槽底部具有导向作用,将手指沿着取板槽向上倾斜的方向滑动,就能很顺畅的触摸到电源板,从而有利于电源板的取出。

4、由于弹性片呈弧形且其弧顶朝向杆部外侧,在受到压缩后具有恢复其形变的反弹力,弹性片弧顶到定位销中轴线的距离大于电源板上销孔的半径,当定位销穿过电源板上的销孔时,弹性片受到挤压,弹性片的弧顶与销孔的内壁相抵接并对销孔的内壁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样定位销就能与销孔紧密贴合,使定位销能够适应销孔孔形或孔径的加工误差及不规则变化,从而实现电源板的精确定位固定,防止由于销孔加工误差或尺寸偏差造成定位销无法伸入销孔或定位销伸入销孔后松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卡槽,3、第一凹槽,4、引脚孔,5、第二凹槽,6、螺纹孔,7、取板槽,8、螺纹部,9、防滑部,10、杆部,11、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设有与电源板的板体相适应的卡槽2,卡槽2的槽底部设有五个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其中两个第一凹槽3位于卡槽2槽底部的中部,三个第一凹槽3位于卡槽2槽底部的下部。卡槽2的槽底部的上部设有四组引脚孔4,每组引脚孔4的上方均设有第二凹槽5,第二凹槽5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压接件,引脚孔4的孔径大于压接件引脚的直径。卡槽2的槽底部还设有螺纹孔6,螺纹孔6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位销。卡槽2一侧的底板1上表面设有取板槽7,取板槽7的槽深大于卡槽2的槽深,取板槽7向卡槽延伸并与其相连通。取板槽7从远离卡槽2的一侧到靠近卡槽2的一侧,取板槽7的槽底部向上倾斜设置,取板槽7延伸至卡槽2下方并与其相连通。底板1为电木板,电木板具有绝缘、不产生静电、耐磨及耐高温等特性,很适合用作压接治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将电源板板体与压接治具从悬空状态下的局部接触改为非悬空状态下的全面接触,能够为电源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电源板被压变形甚至压裂的情况发生;第一凹槽3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防止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在压接的过程中受力而损坏;第二凹槽5能够容纳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压接件,从而有利于压接。

2、卡槽2一侧的底板1上表面设有取板槽7,取板槽7的槽深大于卡槽2的槽深,取板槽7向卡槽2延伸并与其相连通,将手指伸入取板槽7中就能够方便的将电源板从卡槽2中取出。

3、为了进一步提高取出电源板的便捷性,取板槽7从远离卡槽2的一侧到靠近卡槽2的一侧,取板槽7的槽底部向上倾斜设置,取板槽7延伸至卡槽2下方并与其相连通,倾斜设置的取板槽7底部具有导向作用,将手指沿着取板槽7向上倾斜的方向滑动,就能很顺畅的触摸到电源板,从而有利于电源板的取出。

使用时,将电源板板体背面朝下放置于底板1上的卡槽2内,由于卡槽2的尺寸与电源板板体相适应,因此电源板板体卡接于卡槽2内,此时电源板板体背面的电子元件正好位于第一凹槽3内。再将定位销穿过电源板板体上的销孔后与卡槽2槽底部的螺纹孔6连接,从而将电源板板体固定。然后将压接件的引脚对准电源板板体上的金属化孔,用力按压压接件,压接件的引脚穿过电源板板体上的金属化孔后伸入引脚孔4,从而将压接件装于电源板板体上,此时凸出电源板板体背面的压接件部分正好位于第二凹槽5内。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与卡槽2上的螺纹孔6相配合的定位销进行了改进。该定位销包括位于两端的螺纹部8和防滑部9,螺纹部8和防滑部9之间为杆部10,杆部10上设有若干弹性片11,弹性片11呈弧形且其弧顶朝向杆部10外侧,杆部10的横截面小于螺纹部8的横截面,弹性片11的弧顶位于螺纹部8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弹性片11呈弧形且其弧顶朝向杆部10外侧,在受到压缩后具有恢复其形变的反弹力,弹性片11弧顶到定位销中轴线的距离大于电源板上销孔的半径,当定位销穿过电源板上的销孔时,弹性片11受到挤压,弹性片11的弧顶与销孔的内壁相抵接并对销孔的内壁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样定位销就能与销孔紧密贴合,使定位销能够适应销孔孔形或孔径的加工误差及不规则变化,从而实现电源板的精确定位固定,防止由于销孔加工误差或尺寸偏差造成定位销无法伸入销孔或定位销伸入销孔后松动的情况发生。防滑部9的作用是便于用手握持,使定位销旋入或旋出螺纹孔。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