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5661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属于智能照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照明作为建筑中不可缺失的部分,随着智能楼宇的大量出现,与之配套的智能照明技术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成为21世纪照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是目前的电资源正在大量浪费,尤其在高校教学楼照明中体现最为明显,一到晚上就会看到每座教学楼里面都是灯火通明,但是每间教室里面会没有几个同学在学习,所以就造成了电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工作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可以根据人员量自动控制灯光亮弱程度的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载波通信模块、主控制模块、存储电路、时钟电路、I/O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连接载波通信模块,载波通信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分别连接I/O 模块、存储电路和时钟电路,所述的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载波耦合电路、发送电路、接收电路、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芯片、陶瓷滤波电路,载波耦合电路通过接收电路连接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载波通信控制模块将信号通过发送电路传递给载波耦合电路,所述的陶瓷滤波电路连接载波通信控制模块;I/O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键盘,显示模块与键盘均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芯片的型号为MI200E。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控制模块的芯片的型号为AT89C51R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路系统,工作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可以根据人员量自动控制灯光亮弱程度的照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载波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1中I/O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载波通信模块、主控制模块、存储电路、时钟电路、I/O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连接载波通信模块,载波通信模块与主控制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分别连接I/O模块、存储电路和时钟电路,所述的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载波耦合电路、发送电路、接收电路、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芯片、陶瓷滤波电路,载波耦合电路通过接收电路连接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载波通信控制模块将信号通过发送电路传递给载波耦合电路,所述的陶瓷滤波电路连接载波通信控制模块;I/O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键盘,显示模块与键盘均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芯片的型号为MI200E。

主控制模块的芯片的型号为AT89C51RC。

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本系统中的载波耦合电路的发送和接收均采用差分方式,通过信号耦合变压器T1,在电力线上接收或发送信号,在耦合变压器T1的初级与次级,都加有一个TVS保护管,可以避免在线路上有高压脉冲冲击时损坏后端元器件,耦合变压器 T1采用19:13的匝数比,MXO-2000材料;发送电路的功能是将载波通信控制模块芯片MI200E 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传输到载波耦合电路,接收电路的功能是对来自载波耦合电路的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陶瓷滤波电路根据所选的载波频率的不同稍作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通信效果,主控制模块为控制核心,不但需要发送控制指令,还需要完成由算法、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生成控制命令、显示系统运行状况、以及随时响应用户的及时操作等,本系统的I/O模块是进行人机交互的平台,管理员通过I/O模块可以完成对系统自动控制规则的设置和进行即时的控制操作,I/O模块中的键盘采用4*4矩阵形式,显示模块采用128642C-LY,终端接收到载波信号后,根据信号内容判断是否对特定灯具执行操作或对信号进行中继转发,来控制照明灯的亮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