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磨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873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印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磨刷装置。



背景技术:

PCB板(印刷电路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电子元件,随着信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PCB板生产也朝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PCB板大多应用于承载各类电子元器件,以组成完整的电子产品,因而保证板材表面的光洁度,增加电子元器件与板材之间的结合率,对PCB板进行磨刷是生产过程中必经程序。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左右摇摆的PCB磨刷装置,打磨效果一般,磨刷轮与PCB板的结合率比较差。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新的PCB磨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CB磨刷装置,其采用圆弧形运动改变现有技术中左右摇摆,以提高PCB磨刷装置的打磨效果,增加结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磨刷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磨刷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磨刷机构包括磨刷支架、磨刷轮及第一电机,所述磨刷轮安装在所述磨刷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磨刷轮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偏心轮、连杆、驱动轴及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偏心轮连接,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偏心轮和所述磨刷支架,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基板和调节装置,所述升降基板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磨刷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磨刷机构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偏心轮上,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磨刷支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磨刷轮由尼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磨刷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磨刷装置通过采用偏心轮与连杆的配合,使PCB磨刷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提高了打磨的效果,增加了结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PCB磨刷装置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磨刷装置100,包括升降机构10、磨刷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磨刷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所述升降机构10用于调节磨刷机构20的高度。

所述磨刷机构20包括磨刷支架201、磨刷轮202及第一电机203,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偏心轮301、连杆302、驱动轴303及第二电机304,所述升降机构10包括升降基板101和调节装置102,所述第一电机203带动所述磨刷轮202转动,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磨刷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

所述升降机构10包括所述升降基板101、所述调节装置102,所述调节装置102一端安装在所述磨刷支架201底部,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升降基板101上用于调整所述磨刷轮202与PCB板材之间的磨刷距离。

所述磨刷机构20包括所述磨刷支架201、所述磨刷轮202及所述第一电机203,所述磨刷轮202安装在所述磨刷支架201上,所述第一电机203与所述磨刷轮202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的磨刷轮202转动对PCB板材进行磨刷,所述磨刷轮为尼龙材料制成的毛刷轮,也可以采用其它磨刷材料的磨刷轮。

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偏心轮301、连杆302、驱动轴303及第二电机304,所述驱动轴303安装在所述偏心轮301上,所述驱动轴303 与所述第二电机304的转轴连接,带动所述偏心轮301转动,使所述偏心轮301外圆周做圆周运动,所述连杆30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轮301上,随着所述偏心轮301的转动作圆周运动,所述连杆 30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磨刷机构20的磨刷支架201上,带动所述磨刷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当所述磨刷机构20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时,增加了所述磨刷轮202转动时对PCB板材的打磨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磨刷轮202与所述第一电机 203之间和所述驱动轴303与所述第二电机304之间连接采用皮带L 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驱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磨刷装置使PCB磨刷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形运动,增加磨刷效率,提高打磨的效果和板材结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