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849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耦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家电变得越来越智能,由传统的模拟电路发展成带微处理器、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的数字电路。用数字电路去控制模拟电路,要保证数字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常用光耦进行隔离,在经过信号放大后驱动功率器件,因此对隔离和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方案为普通光耦加可控硅驱动功率器件。但是由普通光耦驱动可控硅再驱动功率器件,元件数量多,增加了产品的故障率,电路的延迟时间也增长了,使功率器件损耗加大,从而发热量大,导致功率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了产品的故障率,降低了售后维修成本的新型光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多支引脚,所述基体内封装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双向可控硅,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负极分别与基体上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光敏双向可控硅的阳极、阴极分别与基体上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基体上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控制电路连接,而基体上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与负载电路连接。当光敏双向可控硅感应到发光二极管发出来的光时,光敏双向可控硅会导通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从而接通负载电路。当控制电路不给发光二极管供电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同时断掉光敏双向可控硅的电源,光敏双向可控硅关断,以控制负载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每个单独地引出到所述基体的外面作为接线引脚。

所述第一、第二引脚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位于基体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双向可控硅直接封装一起,而且本实用新型将光敏双向可控硅的门极设计成由内部发光二极管直接驱动,光敏双向可控硅再控制负载电路的导通或断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了产品的故障率,降低了售后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元件数量少,而且封装在环氧树脂内,减少了产品的故障率,电路的延迟时间也缩短了,使功率器件损耗减少,从而使发热量小,延长了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耦合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耦合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耦合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上设有多支引脚,所述基体1内封装有发光二极管12和光敏双向可控硅11,所述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负极分别与基体1上的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连接,所述光敏双向可控硅11的阳极、阴极分别与基体1上的第三引脚15、第四引脚16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基体1上的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与控制电路连接,而基体1上的第三引脚15、第四引脚16与负载电路连接。当光敏双向可控硅11感应到发光二极管12发出来的光时,光敏双向可控硅11会导通第三引脚15、第四引脚16,从而接通负载电路。当控制电路不给发光二极管10供电时,发光二极管10不发光,同时断掉光敏双向可控硅11的电源,光敏双向可控硅11关断,负载电路断开,以控制负载不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是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引脚13、第二引脚14、第三引脚15、以及第四引脚16每个单独地引出到所述基体的外面作为接线引脚。

所述第一、第二引脚13、14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三引脚15和第四引脚16位于基体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控制电路输入电信号给发光二极管12,发光二极管12发光,然后光敏双向可控硅11感应到发光二极管12发出来的可见光,光敏双向可控硅11由于光敏效应而在光照后产生光电流,光敏双向可控硅11导通负载电路,光敏双向可控硅11从而控制负载电路的导通,由于光电耦合器的控制电路与负载电路间互相隔离,且电信号在传输时具有单向性等优点, 因而光电耦合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和电绝缘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