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787发布日期:2018-07-20 22:2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箱。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机箱一般采用钣金折弯、冲孔、焊接、铆接、喷涂处理等传统的加工工艺制作。因为机箱面板均是采用钣金折弯而成,因此在机箱面板组装的时候,机箱六面当中至少有三个面会出现螺丝或铆钉作为紧固件。其不仅从外观上不够美观,对于机箱的拆卸也是不方便的,其加工工艺以及装配都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箱采用钣金折弯、焊接、铆接等工艺后通过螺丝铆钉紧固的面较多,拆卸不方便,加工工艺以及装配都相对繁琐的缺点,提供一种机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箱,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设于两个所述盖板之间与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将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依次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盖板上的支撑柱;所述盖板包括一面板、两个设于所述面板侧面且相对设置的横梁和两个设于所述面板侧面且相对设置的侧梁,两个所述横梁和两个所述侧梁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固定支撑所述面板的边框,所述横梁和所述侧梁上均设有可供所述面板插入的第一卡板槽,所述横梁与所述侧梁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柱通过紧固件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可供所述前面板或后面板插入的面板槽,还设有可供第二插销插入的第二插销槽,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可供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插入的侧板槽,所述面板槽与侧板槽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可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柱两个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柱通过螺钉紧固。

具体地,所述盖板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梁上用于遮挡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转角盖。

具体地,所述横梁的两端还设有与所述侧梁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侧梁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横梁与所述侧梁通过螺钉紧固。

具体地,所述连接条固定于所述侧梁的底部,所述侧梁的底部设有一凸肋,所述凸肋与所述连接条之间围合形成可供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插入的第二卡板槽,所述第二卡板槽与所述侧梁上的第一卡板槽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还设有第一插销槽,第一插销设置于所述第一插销槽内,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横梁之间形成可供所述前面板或后面板插入的第三卡板槽,所述第三卡板槽与所述横梁的第一卡板槽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所述横梁以及所述侧梁均为中空型材。

具体地,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面还有用于封闭所述中空型材的角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的框架结构均是采用铝型材一次成型,使得其加工成本低,安装简单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或不使用钣金折弯、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而六块面板均是采用导轨式开槽、通过插、拔实现安装,使得安装、维护方便迅速,并且,在机箱容量升级的时候,仅需改变横梁、支撑柱以及侧梁的尺寸即可完成升级,而无需重新设计模具、夹具等传统工艺,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采用隐藏式螺丝紧固,开箱螺丝用转角盖隐藏在横梁内,从外表面看不到任何螺丝铆钉,使得机箱的外观更为整洁、典雅大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较传统钣金类的机箱,造价成本低、结构更为简单、安装更为便捷、有效地减少人力资源,实用性更强,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盖板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盖板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横梁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侧梁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支撑柱的侧视图;

图中:100-机箱、10-盖板、11-面板、12-横梁、121(131)-第一卡板槽、122-第一连接孔、123-第二连接孔、124-第一插销槽、125-第三卡板槽、13-侧梁、132-连接条、133-第四连接孔、134-第二卡板槽、14-第一插销、15-转角盖、16-角铁、20-框架、21-前面板、22-后面板、23-左侧板、24-右侧板、25-支撑柱、251-第三连接孔、252-面板槽、253-第二插销槽、254-侧板槽、26-第二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10,设于两个盖板10之间与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的框架20。该框架20包括前面板21、后面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四块板,该四块板通过支撑柱25相互依次连接形成四面围合的框体,并且该四块板通过支撑柱25固定连接于两个盖板10上,而两个盖板10分别设于框架的顶面和底面,框架20和两个盖板10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立方体用以容纳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的盖板10包括一面板11、两个设于面板侧面且相对设置的横梁12和两个设于面板侧面且相对设置的侧梁13,两个横梁12和两个侧梁13依次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固定支撑面板11的边框,在横梁12和侧梁13上均设置有可供面板11插入的第一卡板槽121(1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的框架20上的支撑柱25上起到定位前面板21、后面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四块板的作用。如图7所示,在支撑柱25上设有可供前面板21或后面板22插入的面板槽252,还设有可供第二插销26插入的第二插销槽253,第二插销26与支撑柱25之间形成可供左侧板23或右侧板24插入的侧板槽254,所述面板槽252与侧板槽254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所以,在支撑柱25上不仅可以定位前面板21和后面板22的左右两个侧边,也同时可以定位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的左右两个侧边。所以,在支撑柱25固定在盖板10上时,前面板21、后面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均可以通过拔插的方式装入相邻的支撑柱25之间。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进行装配的时候,先将两个横梁12和两个侧梁13的第一卡板槽121(131)分别插入面板11的侧面,然后将横梁12和侧梁13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形成盖板10。接着,将框架20上的四个支撑柱25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两端,再将前面板21、后面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四块板插入相邻的支撑柱25内完成框架20的安装。最后,将另一个盖板20安装在框架20上即可完成机箱100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中无论是横梁12还是侧梁13还是支撑柱25均采用中空型材通过裁切而成。由于其主要框架结构,都是采用铝型材一次成型,使得其加工成本低,安装简单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或不使用钣金折弯、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中的六块面板均是采用导轨式开槽、通过插、拔实现安装,使得安装、维护方便迅速。同时,在机箱100需要在容量升级的时候,仅需改变横梁12、支撑柱25以及侧梁13的尺寸即可完成升级,而无需重新设计模具、夹具等传统工艺,相较传统的机箱具有更大的升级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较传统钣金类的机箱,造价成本低、结构更为简单、安装更为便捷、有效地减少人力资源,实用性更强,适用性广。

接着,请再参见图1-图7,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的具体结构。由图2和图3可以看到,在盖板10上的横梁12两个端面均设有可与支撑柱25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22,而在图7中也可看到在支撑柱25的两个端面上也有与第一连接孔122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51,而横梁12与支撑柱25之间通过螺钉紧固。因此,在安装和拆卸机箱的时候,仅需要将横梁12两端的第一连接孔122处的螺钉拆卸,即可打开机箱100的盖板,看到机箱100内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仅需拆卸4颗螺钉即可拆卸机箱100的一个面板,对于机箱100的使用以及安装都是十分方便的。并且,本机箱在横梁12与支撑柱25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遮挡横梁12与支撑柱25固定连接的转角盖15。该转角盖15设置在横梁12上,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该第一塑料块置于横梁12与支撑柱25之间,且上面具有可供紧固螺钉通过的通孔,支撑柱25与横梁12通过螺钉固定时,第一塑料块起到定位且垫片的作用,而该第二塑料块通过插销铰接在第一塑料块上,该第二塑料块的顶面与横梁12以及侧梁13的顶面齐平,保证了盖板10表面的一致性,同时第二塑料块起到遮挡紧固件的作用,使得盖板10从外观上看不到任何紧固,使得机箱的外观更为整洁、典雅大方。

进一步地,请再参见图2-图3,在横梁12的两端还设有与侧梁1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孔123,同时参见图6,在侧梁13上设置有连接条132,在连接条132的两端设有与第二连接孔123对应的第四连接孔133,横梁12与侧梁13通过螺钉进行紧固。而该横梁12与侧梁13的连接处与横梁12与支撑柱25的连接处位于同一位置,因为该转角盖的第二塑料块可以同时遮蔽横梁12与侧梁13的螺钉连接。在机箱100的盖板10的安装时,需要将横梁12和侧梁13依次的第一卡板槽121(131)插入面板11的侧边,然后再通过螺钉将相邻的横梁12和侧梁13进行固定。而在机箱100的使用过程中,该横梁12、侧梁13以及面板11作为一个整体,是不需要进行拆卸的。

具体地,请再参见图2和图7,该连接条132固定于侧梁13的底部,通过螺钉锁紧在侧梁13上。在侧梁13的底部设有一凸肋,该凸肋与连接条132之间围合形成可供左侧板23或右侧板24插入的第二卡板槽134,第二卡板槽134与侧梁13上的第一卡板槽131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因此,该侧梁13的第二卡板槽134起到定位左侧板23或右侧板14的上下两个侧边的作用,使得左侧板23或右侧板24的上下两条侧边可以固定在侧梁13上。

进一步地,在盖板10的横梁12上也设有可固定前面板21和后面板22的定位槽。具体参见图3,在横梁13上还设有第一插销槽124,第一插销14设置于所述第一插销槽124内,所述第一插销124与所述横梁12之间形成可供所述前面板或后面板插入的第三卡板槽125,所述第三卡板槽125与所述第一卡板槽121之间中轴线相互垂直。因此,在横梁13上的第三卡板槽125起到定位前面板21和后面板25的作用,使得前面板21和后面板25的上下两条侧边都可以固定在横梁12上。并且若是在机箱100的升级上,需要修改前面板21或后面板22的厚度时,仅需要改变第一插销124的宽度,即可在现有机箱100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很容易实现机箱的升级。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箱100的所有框架结构均是采用中空铝型材加工而成,而在装配过程中,支撑柱25和侧梁12的两端均被固定在横梁12的两端而不会在外观上显示出来。而横梁12的两个侧面还设有可密封型材并且保证外观一致性的角铁1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