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6127发布日期:2018-06-28 05:0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蓝牙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发热片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片状电器元件,其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方便、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加热场合。由于发热片只要一有电压就会加热并持续累积热量,因此需要温控装置对发热片的加热过程进行控制,使发热片的发热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上。但在目前的温控装置中,设定温度的值往往是事先写入程序中的,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设定温度,用户体验不佳,温控装置不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温控装置的硬件结构,在软件工程师编程蓝牙温控装置中的控制器后,蓝牙温控装置可被用户调节设定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蓝牙温控装置,用于控制发热片的温度,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路去驱动发热片进行发热,控制器用PWM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进行工作;还包括蓝牙部件和温度感应器,控制器通过蓝牙部件来与外部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温度感应器采集发热片的实时温度给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片是碳纤维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复合金属丝发热片或电阻丝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器是NTC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AD端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监测电源电压的电压监测电路,电压监测电路与控制器的AD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稳压电路,稳压电路从电源中取电,并将稳压后的电压供给控制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LED,各个LED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PWM信号驱动相应的LED发光。

进一步地,还包括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的硅胶腔体,驱动电路、控制器、按键开关、多个LED都被置于硅胶腔体的腔内空间;所述硅胶腔体内的元器件用密封硅胶灌封,具有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腔体上设有透光窗口,LED的灯光通过透光窗口射出至硅胶腔体的腔外。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设有SC8205芯片,SC8205芯片的S1脚和S2脚接地,SC8205芯片的G1脚和G2脚接控制器的PWM输出端,SC8205芯片的D脚电连接至发热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蓝牙温控装置的硬件结构,在软件工程师编程蓝牙温控装置中的控制器后,蓝牙温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PWM信号来控制驱动电路进行工作,PWM信号为高电平时,驱动电路受电则驱动发热片发热,PWM信号为低电平时,驱动电路失电则停止驱动,如此,通过采集发热片的实时温度,并据此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即可控制发热片的加热过程,实现发热片的恒温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低;用户在外部设备上设定好发热片的设定温度后,用蓝牙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蓝牙部件获取到该设定温度后,根据温度感应器采集到的实时温度和设定温度来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使发热片的发热温度转变成用户想要的设定温度,实现设定温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温控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3是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电压监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硅胶腔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见图1,蓝牙温控装置由锂电池1、温度感应器3和图1中未示出的控制模块5组成,蓝牙温控装置用于控制石墨烯发热片2的加热过程,锂电池1为蓝牙温控装置供电。

见图2,控制模块5中设有控制器51、驱动电路52、蓝牙部件53,控制器51输出PWM信号给驱动电路52,以控制驱动电路52去驱动发热片发热。温度感应器采集发热片的实时温度给控制器51,控制器51根据发热片的实时温度不断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使发热片维持恒温。控制器51通过蓝牙部件53来与用户的手机进行蓝牙通信,使控制器51与手机进行无线数据交互。具体地,控制器51的型号是TLSR8261ET24,其作为控制模块5的核心,用于控制蓝牙部件53的接收和发射、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指令。见图3,在驱动电路52中,SC8205芯片的S1脚和S2脚接地,SC8205芯片的G1脚和G2脚接控制器51的PWM输出端,SC8205芯片的D脚电连接至石墨烯发热片2,从而为石墨烯发热片2供电。其中SC8205芯片的G1脚和G2脚上还外挂有下拉电阻R30,以将G1脚和G2脚上的不确定信号钳位成低电平,避免SC8205芯片因不确定信号而产生的误导通现象。

为了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将温度感应器3选用为防水功能的NTC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电连接至控制器51的AD端口。使用时,石墨烯发热片2的发热温度上升,热敏电阻的阻值下降,使热敏电阻的分压效果减弱,控制器51通过实时监测AD端口的电压即可换算出石墨烯发热片2的实时温度。在石墨烯发热片2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51主动断开对驱动电路52的控制,使石墨烯发热片2降温。

优选地,由于锂电池1的电压随其电量的减少而降低,因而在控制模块5设置电压监测电路54,来监测锂电池1的电压,并通过蓝牙通信实时反馈至用户手机上,提醒用户注意电量。见图4,在该电压监测电路54中,电阻R25串联电阻R29后串接于锂电池1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控制器51的AD端口电连接电阻R25和电阻R29之间的接点。控制器51通过AD端口实时监测该处的电压,并利用分压原理换算得出锂电池1的供电电压,从而实时获知锂电池1的电量情况。其中,电阻R25和电阻R29之间的接点还经电容C40接地,以滤除杂波干扰。

为了能适应各种电源的供电电压而不局限于锂电池1供电,在控制模块5的前级设置一个稳压电路55,稳压电路55将电源的供电电压固定稳压至3.3V,以供控制器51使用。具体地,见图5,稳压电路55由ME6119构成,ME6119的VIN脚和EN脚接电源,ME6119的GND脚接地,ME6119的VOUT脚经电感L20接控制器51的电源端,其中电感L20的两端分别经滤波电容(C22、C23)接地。

控制器51在程序上对石墨烯发热片2的加热档位设置高温档、中温档、低温档三种档位,对应地,控制模块5中设置三个LED,各个LED分别与控制器51电连接,使控制器51根据石墨烯发热片2的当前加热档位(即当前PWM信号的占空比),来驱动相应的LED进行发光。具体地,若石墨烯发热片2工作于高温档,则亮红色LED;若石墨烯发热片2工作于中温档,则亮蓝色LED;若石墨烯发热片2工作于低温档,则亮绿色LED。优选地,在控制模块5中,还设置了按键开关56,用户通过按键开关56来向控制器51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51根据控制信号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以调整驱动电路52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石墨烯发热片2的加热档位的改变。

见图6,将控制模块5放置在硅胶壳子41中,再用密封胶42把控制模块5封装在硅胶壳子41里面,从而形成一个软性的密封的硅胶腔体,使控制模块5达到防水效果。硅胶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控制器51通过穿过通孔中的电线来分别与锂电池1、石墨烯发热片2、温度感应器3电连接。

硅胶壳子41采用透光性材料一体成型,然后通过喷漆工艺对硅胶壳子41进行遮光处理,再通过激光镭雕工艺把部分遮光漆镭雕掉,形成想要的透光图案。使用时,LED所发出的光线从透光图案处射出。此外,硅胶腔体留有车缝的边,可以用缝纫机车直接把硅胶腔体缝在衣服上,同时镭雕的透光图案可以镭雕成公司的商标。

用户要使用蓝牙温控装置时,打开其手机上的app,在app界面中点选开关选项,此时手机通过蓝牙部件53将开机信号发送给蓝牙温控装置,使蓝牙温控装置开机。然后在app界面中的恒温设置选项中输入想要的设定温度,此时app自动将命令通过蓝牙发送给控制器(下同)。控制器51通过蓝牙部件53获取到该设定温度后,根据温度感应器3采集到的实时温度和设定温度来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使石墨烯发热片2的发热温度转变成用户想要的设定温度,实现设定温度可调。

在蓝牙温控装置开机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点选app界面中的档位按钮(高档、中档、低档)来手动切换石墨烯发热片2的加热档位;也可以在app界面中输入使用时间,以控制石墨烯发热片2的工作时长;也可以在app界面中点选灯光按钮,使控制器开启/关闭LED发光功能,如此,用户即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是否要硅胶壳子的表面发光。

蓝牙温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控制器51自动把锂电池1的供电电压和石墨烯发热片2的实时温度上传至手机app中,由手机app中的相应界面进行显示,供用户查看;手机app自动收集蓝牙温控装置的数量、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区域等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以供工作人员统计分析。后台数据库也可以经网络向app发送指令,再由app控制相应的蓝牙温控发热服运行,以实现远程控制。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按键开关56来对蓝牙温控装置进行操控。具体为:对按键开关56长按三秒,使蓝牙温控装置开机并自动进入高温档进行加热,此时控制器控制红色LED亮。加热五分钟后,蓝牙温控装置自动切换成中温档以持续工作,此时控制器控制蓝色LED亮。

在蓝牙温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对按键开关56进行短按,可以手动切换档位。在开机状态下,对按键开关56长按三秒则关机。

需要注意的是,发热片也可以选用为碳纤维发热片、复合金属丝发热片或电阻丝发热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