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的射频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833发布日期:2018-08-14 18:30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雷击的射频PCB板。



背景技术:

射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电视、雷达等设备中,由于其一般都架有室外天线,所以遭遇雷击的概率较大。

雷击通常通过电源网络和天线网络对电器设备进行损坏,而雷击带有巨大的高能量,很容易使射频电路遭雷击后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雷击的射频PCB板,通过隔离电容和尖端铜箔防止电路板受到感应雷击和直接雷击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雷击的射频PCB板,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PCB板两侧的电源电路和射频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交流电接口,所述射频电路的天线插口连接天线匹配网络,所述天线匹配网络的悬浮接地端与所述射频电路的信号接地端之间并联联接若干个隔离电容。

进一步,所述隔离电容的型号为1000P/2KV的瓷片电容,数量为4-8个。

进一步,所述交流电接口与天线接口毗邻设置,在所述天线匹配网络的悬浮接地端与交流电零线之间,以及所述天线匹配网络的悬浮接地端与交流电火线之间,均设置尖端放电铜箔,所述尖端放电铜箔的齿对齿设置。

进一步,所述尖端放电铜箔的齿间与齿间之间的距离为6-8mm。

进一步,在电源电路的交流电零线和火线之间安装有压敏电阻。

进一步,在所述电源电路的交流电火线上设置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天线接口与交流电接口毗邻放置,雷击放电引线最短;

(2)隔离电容防止感应雷击,使射频电路不会有太大的浪涌冲击电流产生;

(3)尖端放电铜箔使直接雷击产生的过大能量直接进行放电,泄放掉到大部分能量;

(4)压敏电阻对雷击产生的残余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对射频电路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尖端放电铜箔布置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 天线; 2. 尖端放电铜箔;

3. 零线; 4. 火线;

5. 压敏电阻; 6. 电源电路;

7. 天线匹配网络; 8. 悬浮接地端;

9. 隔离电容; 10. 耦合电容;

11. 信号接地端; 12. 射频电路;

13. 天线接口; 14. 交流电接口;

21. 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雷击的射频PCB板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防雷击的射频PCB板包括设置在PCB板两侧的电源电路6和射频电路12,射频电路12在PCB板一侧,电源电路6在PCB板的另一侧,防止高频线路对低频线路产生干扰。电源电路6通过保险丝F1连接至交流电接口14。射频电路12通过耦合电容10连接天线接口13,天线接口13连接天线1。

电源电路6连接至交流电接口14,射频电路12的天线接口连接天线匹配网络7,天线匹配网络7的悬浮接地端8与射频电路12的信号接地端11之间并联联接4-8个隔离电容9,隔离电容9的型号为1000P/2KV的瓷片电容,图中所示的数量为6个,分别为C1,C2,C3,C4,C5,C6。

交流电接口14与天线接口13毗邻设置,在天线匹配网络7的悬浮接地端8与交流电零线3之间,以及天线匹配网络7的悬浮接地端8与交流电火线4之间,均设置尖端放电铜箔2,尖端放电铜箔2的齿21对齿21设置(参见附图2)。尖端放电铜箔2的齿21与齿21之间的距离为6-8mm,优选6mm。

另外,在电源电路6的交流电零线3和火线4之间安装有压敏电阻5。

当雷击由天线1通过天线匹配网络7引入时,如果为感应雷击,由于在天线匹配网络7的悬浮接地端8与信号接电端11间接有六个隔离电容9,从而不会使射频电路12有太大的浪涌冲击电流产生,这部分能量还会通过这六个电容9进行吸收,如果为直接雷击,过大的能量首先由天线匹配网络7的悬浮接地端8与交流输入电源线零线3和火线4间的尖端放电铜箔2进行放电,泄放掉到大部分能量,残余能量通过设在交流电路中的压敏电阻5进行吸收,从而对射频电路12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