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2301发布日期:2018-06-30 07:04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和沟通的需要,手机以其携带方便、灵活便利的优势得以迅猛发展。如今为了满足用户体验,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由于大屏手机消耗的电能大,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影响了手机CPU、内存器件的性能,因此降低了用户体验。

目前,解决大屏手机散热的问题,主要采用在手机前壳中增加金属层(厚度为t=0.40mm的不锈钢层)进行散热的方法。将金属层设置在手机前壳显示屏幕和主板电子器件之间,金属层和显示屏幕、金属层和主板电子器件之间的间隙填充了起到散热作用的散热辅料(石墨烯或导热泡棉),但是此方法散热较慢,并且由于添加散热辅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移动终端由于耗电量大,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包括:

复合散热结构,所述复合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之间的散热层;以及

其中,所述散热层的散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所述第一硬质层和所述第二硬质层的机械强度大于所述散热层。

其中,所述第一硬质层和所述第二硬质层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散热层采用合金铜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硬质层的厚度为0.1mm;

所述第二硬质层的厚度为0.1mm;以及

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0.2mm。

其中,所述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和散热层通过金属压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前壳本体,包括适配显示模组的开槽;

其中,所述复合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开槽的底部。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由膜内注塑工艺制成。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进一步包括:螺柱,设置在所述复合散热结构的底部。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前壳组件,其中所述前壳组件包括适配显示模组的开槽,所述前壳组件的所述复合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开槽的底部;

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开槽内;

内部主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壳组件下方;以及

背盖,设置在所述内部主板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前壳组件相扣合。

其中,所述前壳组件进一步包括:螺柱,设置在所述复合散热结构的底部,构造为连接固定所述前壳组件和所述内部主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壳组件及移动终端,在前壳组件中设置复合散热结构,该复合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和散热层,并将散热层设置在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之间。由于散热层的热传导较快,大大地提升了前壳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于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保证了前壳的强度。散热层的高热导性能大大提升了前壳组件的散热性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不必再加入散热辅料(石墨烯、导热泡棉等),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散热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壳组件包括复合散热结构,构造为传导热量,提高前壳组件的散热性能。该复合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散热层12设置于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之间。散热层12的散热系数大于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能够大大提高复合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的机械强度大于散热层12,从而能够保证复合散热结构的强度。

可以理解,前壳组件可以为手机前壳组件或平板电脑前壳组件等,本实用新型对前壳组件的具体应用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于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能够保证前壳组件的硬度。

可以理解,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硬质层11和第二硬质层13具体的材质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层12采用合金铜材质制成。现有技术中前壳组件的散热结构为一金属层,主要材质为不锈钢。在常温条件下,铜的导热系数为400W/mk,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16.3W/mk,由此可见,铜的热导性能为不锈钢的24.5倍。本方案中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层替换为中间层为合金铜的复合散热结构,大大的提升了前壳组件的散热性能。

可以理解,散热层12可以采用合金铜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散热系数较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散热层12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层11的厚度为0.1mm,第二硬质层13的厚度为0.1mm,散热层12的厚度为0.2mm。在提高了前壳组件的散热特性外,也能保证前壳组件的硬度和厚度。

可以理解,第一硬质层11的厚度为0.1mm或者其它尺寸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硬质层11的具体厚度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第二硬质层13的厚度为0.1mm或者其它尺寸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对第二硬质层13的具体厚度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散热层12的厚度为0.2mm或者其他尺寸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对散热层12的具体厚度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是通过金属压合的方式连接固定的。通过高温高压的压合方式将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连接固定后,能够保证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松散,从而保证了前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是通过金属压合的方式连接固定的,也可以通过粘贴贴合等方式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硬质层11、散热层12和第二硬质层13的具体固定方式不作限定。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前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前壳本体1、适配显示模组的开槽3和复合散热结构2。前壳本体1为前壳的框架结构,用于形成前壳的外观形状,对前壳组件和前壳内部的一些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与其他组件形成装配关系。适配显示模组的开槽3,设置于前壳本体1,构造为放置适配显示模组,固定适配显示模组的位置,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而影响使用效果。复合散热结构2,设置在适配显示模组的开槽3底部,构造为传导热量,提高前壳组件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前壳组件由膜内注塑工艺制成,与现有技术中的工艺制程一致,不必增加新的操作步骤,无需更多的前期投入,适合大量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前壳组件进一步包括螺柱,设置在复合散热结构2的底部,作用于连接前壳组件和其他组件的固定连接。螺柱为金属螺柱。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螺柱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等优点,并且在注塑过程中,金属螺柱可以迅速变热,从而快速的将热量传导给塑料件,使得塑料孔周边变软,利于压入孔内,加快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螺柱可以为金属螺柱或者塑料螺柱等,本实用新型对螺柱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前壳组件,显示模组,内部主板组件4、背盖5。前壳组件包括适配模组的开槽3,复合散热结构2设置在该开槽3的底部。显示模组,设置在该开槽3内部,构造为移动终端的触控操作和屏幕显示。内部主板组件4,设置前壳组件下方,构造为移动终端的功能控制。背盖5,设置在电池的底部,构造为保护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内部主板组件4和电子器件等。

现有技术中,前壳的散热装置为一金属层,该金属层主要由不锈钢材质构成,厚度大约为0.40mm,夹在显示模组和内部主板组件4之中,金属层和显示模组、金属层和内部主板组件之间的间隙填充了起到散热作用的散热辅料(石墨烯、导热泡棉等)。但是由于目前大屏移动终端消耗电能大,产生大量的热量难以散出去,严重影响移动终端的CPU和内存器件的性能,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故本方案将复合散热结构2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层,大大提升了移动终端散热性能,并且保证了前壳组件的强度。由于复合散热结构2的高热导性能,可以取消散热辅料(石墨烯、导热泡棉等),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复合散热结构2中包括散热层12,散热层12的材质为合金铜,由于合金铜的接地信号效果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信号有所增强。

可以理解,复合金属层12的材质可以为铜合金或者其他具有高散热性能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本实用新型专利对具体的复合金属层12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前壳组件还包括螺柱,该螺柱设置在复合散热结构2的底部,用于连接前壳组件和内部主板组件4。该螺柱为金属螺柱。使用螺柱将前壳组件和内部主板组件4进行连接,能够保证前壳组件和内部主板组件4连接牢靠,不易松散或断开。

可以理解,该螺柱可以为金属螺柱或塑料螺柱等,本实用新型对具体的螺柱材质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