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651发布日期:2018-07-18 02:43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属于LED灯动态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目前背光源发展的主流。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781207.7的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LED驱动模块、自动补光模块,微处理器分别连接LED驱动模块和自动补光模块,LED驱动模块、自动补光模块分别连接LED灯条,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采用的LED驱动模块通过自振荡电路,无需补偿电路即可实现恒流控制,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发生短路时断电不及时,导致电路板及其他零件会被烧毁,造成更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发生短路时断电不及时,导致电路板及其他零件会被烧毁,造成更多的损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感应芯片、传感芯片、一级电阻、二级电阻、三级电阻、集成电路、电路圈、晶振、电容、连接头、控制芯片、主板、固定圈、断电装置,所述传感芯片的底部嵌入安装于主板的表面上,所述一级电阻的下端与主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二级电阻位于一级电阻的右侧,所述二级电阻的下端嵌入安装于主板的上方,所述三级电阻的下表面与主板的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集成电路的下表面与主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电路圈的下方与主板的上方相贴合,所述晶振的下表面与主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晶振的侧边与电容的侧边相贴合,所述电容的下端嵌入安装于主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头的底部与主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下表面嵌入安装于主板的上方,所述主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圈,所述断电装置的下方嵌入安装于主板的上方,所述断电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动感应头、动导电杆、接收器、静感应头、静导电杆,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设有动感应头,所述动感应头的侧边与动导电杆的侧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器嵌入安装于绝缘壳体内,所述静感应头的侧边与静导电杆的侧端相连接,所述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与固定圈的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芯片的下表面与主板的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芯片位于感应芯片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的内表面与断电装置的外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长为7cm、宽为4cm、高为0.5cm的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为塑料材质,具有绝缘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为橡胶材质,具有绝缘和耐用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结构上设有断电装置,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大电流,通过传导线传导到动导电杆,使其收紧动导电杆上的弹簧,使动感应头于静导电杆上的静感应头分开使其不导电,起到立即断电的作用,从而解决在发生短路时断电不及时,导致电路板及其他零件会被烧毁,造成更多的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断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感应芯片-1、传感芯片-2、一级电阻-3、二级电阻-4、三级电阻-5、集成电路-6、电路圈-7、晶振-8、电容-9、连接头-10、控制芯片-11、主板-12、固定圈-13、断电装置-14、绝缘壳体-1401、动感应头-1402、动导电杆-1403、接收器-1404、静感应头-1405、静导电杆-14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LED灯动态控制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感应芯片1、传感芯片2、一级电阻3、二级电阻4、三级电阻5、集成电路6、电路圈7、晶振8、电容9、连接头10、控制芯片11、主板12、固定圈13、断电装置14,所述传感芯片2的底部嵌入安装于主板12的表面上,所述一级电阻3的下端与主板12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二级电阻4位于一级电阻3的右侧,所述二级电阻4的下端嵌入安装于主板12的上方,所述三级电阻5的下表面与主板12的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集成电路6的下表面与主板12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电路圈7的下方与主板12的上方相贴合,所述晶振8的下表面与主板12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晶振8的侧边与电容9的侧边相贴合,所述电容9的下端嵌入安装于主板12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头10的底部与主板12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1的下表面嵌入安装于主板12的上方,所述主板12的上方设有固定圈13,所述断电装置14的下方嵌入安装于主板12的上方,所述断电装置14包括绝缘壳体1401、动感应头1402、动导电杆1403、接收器1404、静感应头1405、静导电杆1406,所述绝缘壳体1401的内部设有动感应头1402,所述动感应头1402的侧边与动导电杆1403的侧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器1404嵌入安装于绝缘壳体1401内,所述静感应头1405的侧边与静导电杆1406的侧端相连接,所述绝缘壳体1401的外表面与固定圈13的相贴合,所述感应芯片1的下表面与主板1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传感芯片2位于感应芯片1的侧边,所述固定圈13的内表面与断电装置14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主板12的长为7cm、宽为4cm、高为0.5cm的长方体,所述主板12为塑料材质,具有绝缘性,所述绝缘壳体1401为橡胶材质,具有绝缘和耐用性。

本专利所说的一级电阻3在电路中,或者说电路板上的电阻,主要用来把电源的能量传递给用电元件所需的电能,在传导过成中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和连接方式的该变可以满足不同的用电原件对电源的要求,当然电阻本身也消耗电能,以发热的方式消耗掉,如果产生的热量大于自身的承受能力就会烧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成正比,会使发热形象更加严重,会后会使电阻断路,所述绝缘壳体1401指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良好的绝缘对于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最基本的和最可靠的手段,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在实际应用中,固体绝缘仍是最为广泛使用,且最为可靠的一种绝缘物质。

在该装置发生短路时,通过接收器1404接收到大电流,通过传导线传导到动导电杆1403,使其收紧动导电杆1403上的弹簧,使动感应头1402于静导电杆1406上的静感应头1405分开使其不导电,而绝缘壳体1401是对内外都起到了绝缘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在发生短路时断电不及时,导致电路板及其他零件会被烧毁,造成更多的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断电装置,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大电流,通过传导线传导到动导电杆,使其收紧动导电杆上的弹簧,使动感应头于静导电杆上的静感应头分开使其不导电,起到立即断电的作用,从而解决在发生短路时断电不及时,导致电路板及其他零件会被烧毁,造成更多的损失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断电装置14包括绝缘壳体1401、动感应头1402、动导电杆1403、接收器1404、静感应头1405、静导电杆1406,所述绝缘壳体1401的内部设有动感应头1402,所述动感应头1402的侧边与动导电杆1403的侧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器1404嵌入安装于绝缘壳体1401内,所述静感应头1405的侧边与静导电杆1406的侧端相连接,所述绝缘壳体1401的外表面与固定圈13的相贴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