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190发布日期:2018-08-28 23:4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可更换并固定多个电路板的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在上述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当更换现有电路板时,将形成为块的电路板推入并固定于形成有固定于托盘的槽的块形状的夹钳,即可更换电路板,从而可提高作业的效率性。



背景技术:

词典中的托盘被定义为“货物搬运架”,但是可以在各种工业领域中使用,并且其术语及定义可与词典中的定义不同,也可意味着用于固定特定装置等的夹具。用于固定多个电路板的固定装置也不例外。

电路板为多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路连接的集成基板,作为一例示,可指印刷电路板(pcb)、柔性电路板(fpc)等。

另一方面,fpc是flexibleprintedcircuit的缩写,意味着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是指通过将电子元件附着于能够像塑料弯曲的基板来安装电子电路的基板。

柔性电路板可用于各种领域,但作为一例示可在测试显示器是否正常工作的领域中,用作使基板与基板电连接的部件。

以下,将现有问题限制到柔性电路板进行说明。

在图1中,(a)部分为示出现有柔性电路板(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图,(b)部分为示出柔性电路板更换方法的各步骤的框图。

在图1的(a)部分中,为了简化说明,仅示出一个旋钮40。

现有柔性电路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连接器固定块20、固定夹钳30、旋钮40等。

柔性电路板应根据成为检查对象的装置的种类、其他条件等更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下步骤更换了柔性电路板。

“(a)解除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b)解除旋钮(knob)的结合、(c)向一方向推动固定夹钳、(d)推动固定块以解除底板与固定块的结合、(e)使固定块与固定夹钳分离后更换柔性电路板、(f)使固定块与固定夹钳相结合后结合到底板、(g)结合固定旋钮(knob)、(h)向另一方向推动固定夹钳、(i)使印刷电路板与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如上所述,存在如下的问题,即,需要经过各自的多个步骤,并且这些所有过程都需要手动进行,因而消耗很多时间,并且操作复杂。

并且,固定夹钳和固定块作为有一定重量感的装置,难以更换,并且还发生了当更换时,由于从手中滑落,因而造成操作者受伤的事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申请号“10-2016-0005153”

专利文献0002:韩国公开专利申请号“10-2013-0104662”

专利文献0003:韩国授权专利授权号“10-089312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更换并连接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电路板固定装置,即,更换时利用安全的方式(滑动方式),使得即使固定夹钳或固定块也不会造成事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从下面的描述中,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中间块,在上述底板设置有多个,一侧的长度比另一侧短,使得一侧下部与上述底板形成隔开间距,在上述一侧下部设置有插入槽;以及电路板块,在上述底板上,被上述设置槽引向上述底板与上述中间块之间的隔开间距,并通过滑动来被固定。

其中,在中间块形成有连接槽,上述连接槽用于使安装于上述底板的另一侧下部的印刷电路板插入并连接。

其中,形成于中间块的设置槽下侧开放,长度从上述开放的下侧越靠近上部连续增加。

其中,中间块包括块形状的主体部和具有小于上述主体部的大小且向一侧突出的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形成有上述设置槽。

其中,在突出部的下部形成有向两个方向设有固定孔的凸缘部,在上述固定孔设置有能够按照设定的间距上下移动的可变螺栓。

其中,可变螺栓包括:本体,以下部开放的形状固定于上述固定孔;弹性机构,固定于上述本体的内部并按设定的间距移动来提供弹力;以及加压体,与上述弹性机构相连接,配置于上述本体的开放的下部。

其中,加压体呈圆形。

其中,在中间块安装有使上述印刷电路板和插入于上述设置槽的上述电路板块电连接的中间电路板。

其中,电路板块包括:接触部,呈与上述设置槽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及滑动部,与上述接触部相连接,呈块状。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的本发明由于以将电路板块插入于中间块的方式来实现了与现有更换电路板相同的效果,因而可节约现有的更换电路板时所消耗的时间。

并且,电路板块从中间块滑动并取出,并将新的电路板块放置于底板后,将其滑动,以推入并连接到中间块,从而降低掉落电路板块的可能性,实现以安全的方式更换电路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在图1中,(a)部分为示出现有柔性电路板(电路板)固定装置的图,(b)部分为示出柔性电路板更换方法的各步骤的框图。

在图2中,(a)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未与中间块相接的状态的图,(b)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与中间块相结合的状态的图,(c)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的更换方法的框图。

在图3中,(a)部分为示出本发明的突出部与主体部的长度差的图,(b)部分为本发明的突出部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电路板块的图。

在图5中,(a)部分为示出可变螺栓插入到固定孔的图,(b)为可变螺栓的区间图。

在图6中,(a)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在底板形成引导突起、止动突起和在电路板块形成引导槽的图,(b)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中间块与电路板块未结合的状态的图,(c)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中间块与电路板块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底板200:中间块

210:突出部211:设置槽

212:凸缘部213:固定孔

220:主体部300:电路板块

310:接触部320:滑动部

400:印刷电路板500:可变螺栓

510:本体520:弹性机构

530:加压体610:引导突起

620:止动突起630: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例示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这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应该注意的是,在对各附图的结构要素添加附图标记时,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结构要素,也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在判断为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说明有可能使本发明的主旨变得模糊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附图所示的结构要素的大小或形状等可以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方便而以夸张的方式示出。考虑到本发明的结构和作用而特别定义的术语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图2中,(a)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300未与中间块200相接的状态的图,(b)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300与中间块200相结合的状态的图,(c)部分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的电路板块300的更换方法的框图。

在图3中,(a)部分为示出本发明的突出部210与主体部220的长度差的图,(b)部分为本发明的突出部210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电路板块300的图。

如图2的(c)部分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为了更换电路板,简单地通过滑动已结合的电路板块300来解除结合,若滑动新的电路板块300以使中间块200与电路板块300相结合,则可更换电路板,由此可增加更换电路板时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0、中间块200、电路板块300。

底板100呈设定形状,作为一例示,其形状可呈矩形。底板100用作使多个中间块200、与其相对应地连接的印刷电路板400、电路板块300固定并连接的基板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中间块200的前部方向称为一侧,后部方向称为另一侧。

多个中间块200设置于底板100。中间块200能够以等距离隔开配置于底板100。在每个中间块200可设置有电路板块300。

中间块200由主体部220和突出部210形成。

中间块200的主体部220为固定于底板100的部分,呈六面体形状。突出部210从主体部220的一侧延伸而成。在主体部220的另一侧形成有连接槽,在突出部210形成设置槽211。

当中间块200固定于底板100时,其一侧与底板100形成隔开的间距。为此,中间块200的一侧的长度l比另一侧的长度l短。像这样,中间块200与底板100的隔开间距成为电路板块300的滑动空间。

中间块200的主体部220的连接槽与印刷电路板400相连接。其中,若印刷电路板400通过部分地与中间块200相连接来以电传输并接收信号,则无大碍,因此,只要印刷电路板400部分地与中间块200相连接即可,连接槽的长度不成问题。

在中间块200的突出部210形成设置槽211。当电路板块300滑动并被固定时,设置槽211引导并移动电路板块300。

设置槽211的下部开放,长度从上述开放的下部越靠近上部连续增加。即,设置槽211的截面可呈三角形。

设置槽211的上部与下部的长度不同的原因在于,它起到作为设置槽211的作用之一的引导件的作用,并且同时用于稳定地固定借助设置槽211被引导并移动的电路板块300。

由于电路板块300被引导并移动到设置槽211,因此电路板块300的形状应呈与设置槽211相对应的形状,其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进一步仔细观察中间块200的突出部210,在突出部210的下部向两方向形成凸缘部212,在凸缘部212形成多个固定孔213。

凸缘部212提供位置空间,上述位置空间用于设置通过对电路板块300进行加压并固定电路板块300的可变螺栓500。凸缘部212形成于突出部210的两侧,在上述两侧凸缘部212分别形成固定孔213,以通过可变螺栓500从两侧对电路板块300进行加压,使得在电路板块300位于中间块200的下部的情况下,可稳定地被固定。

在底板100上,电路板块300被设置槽211引向底板100与中间块200之间的隔开间距,并通过滑动来被固定。

电路板块300包括接触部310和滑动部320。

接触部310连接到滑动部320的上侧,其形状与设置槽211相对应。即,接触部310的长度从下部越靠近上部连续增加。即,接触部310的截面也成三角形。

滑动部320为与底板100相接处并进行滑动的部分。滑动部320呈六面体形状。

滑动部320的高度不高于中间块200与底板100之间的隔开距离。因此,接触部310由设置槽211引导,并且滑动部320可在中间块200与底板100之间的隔开距离之间进行滑动。

在电路板块300安装有印刷电路板400、柔性电路板等的电路板。

这也适用于中间块200。即,在中间块200安装有可与印刷电路板400以电传输并接收信号的中间电路板,上述中间电路板将印刷电路板400的信号传输到电路板块300。安装于电路板块300电路板重新与安装于中间块200的中间电路板电连接。上述电连接存在使设置槽211的内侧面与接触部310的外侧面之间分别电连接的部分,从而只要简单地将电路板块300插入于中间块200,即可将电信号传输到电路板块300。

在上述电路板块300的一侧面存在可重新以电传输信号的部分(接触部),作为一例示,在与显示基板的接触部相接触的情况下,可测试显示基板的正常工作。

其中,在为了测试其他显示基本而需要更换电路板块300的情况下,能够以取出现有插入于中间块200并被固定的电路板块300,并将新的电路板块300插入于中间块200的方式,简单地更换电路板。

在图5中,(a)部分为示出可变螺栓500插入到固定孔213的图,(b)部分为可变螺栓500的区间图。

可变螺栓500设置于固定孔213。可变螺栓500包括本体510、弹性机构520、加压体530。本体510为固定设置于固定孔213并且不移动。在可变螺栓500的本体510形成螺旋状的螺纹及沟槽,在固定孔213形成螺旋状的螺纹及沟槽以使上述螺纹借助的旋转而被插入固定。

本体510的下部开放。在本体510的内部设置弹性机构520,上述开放的下部配置与弹性机构520相连接的加压体530。上述加压体530配置于中间块200与底板100之间的隔开距离。

电路板块300通过可变螺栓500滑动到中间块200来固定于中间块200。

当电路板块300被插入槽引导并滑动时,可变螺栓500的加压体530通过与电路板块300的滑动部320相接触的移动而向上部移动。滑动部320移动设定距离时,可变螺栓500的加压体530通过弹性机构520的弹力,对滑动部320的上部面进行加压。

其中,加压体530呈圆形,在路板块300的滑动部320的周围面可形成倾斜部。因此,当滑动部320滑动到中间块200时,由于滑动部320的周围面的倾斜部,加压体530自然地移动到上部后,通过弹性机构520再移动到下部,从而可对电路板块300进行加压。

在图6中,(a)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在底板100形成引导突起610、止动突起620和在电路板块300形成引导槽630的图,(b)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中间块200与电路板块300未结合的状态的图,(c)部分为示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中间块200与电路板块300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中,可在底板100形成引导突起610及止动突起620,在电路板块300形成用于插入引导突起610的引导槽630。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式电路板固定装置可通过上述引导槽630和引导突起610被更精确地引导并移动。

即,电路板块300的引导槽630在配置为可使引导突起610相结合的状态下,滑动到中间块。之后,当电路板块300移动设定位置时,通过止动突起620来防止进一步滑动。即,电路板块300被允许滑动设定程度。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和说明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提供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良及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