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9730发布日期:2018-12-14 22: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驱动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节能产品的大力推广,led驱动器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驱动器输出性能也要求更加的稳定,比如输出电流要求随负载电压的改变必须控制在3%以内。负载调整率(loadregulation)是指电源负载的变化会引起电源输出的变化,表现为:负载增加时,输出降低;相反负载减少时,则输出升高。负载调整率是衡量电源好坏的指标。好的电源负载变化引起的输出变化较小,通常指标为3%-5%。负载调整率=(空载时输出电压-满载时输出电压)/(额定负载时输出电压)*100%,这是稳压电源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当负载电流变化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变化情况,通常以输出电流从0变化到额定最大电流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和输出电压的百分比值来表示。例如某5v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流从0增加到最大电流1a,它的输出电压从5.00v降到了4.50v,降落值0.5v除以标称输出电压5v,得到10%,这就是该电源的负载调整率。

如今市场上的一些芯片负载调整率比较差,运用到led驱动电路中容易导致输出电流随负载电压的改变波动范围比较大,导致驱动器的输出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led驱动电路输出电流随负载电压变化而上下波动过大,负载调整率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滤波单元、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调整率补偿单元、输出反馈单元、滤波输出单元以及控制芯片;所述整流滤波单元输出高压直流电信号,向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供电;所述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与调整率补偿单元、输出反馈单元、滤波输出单元电电连接;所述调整率补偿单元和输出反馈单元均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包括主绕组、次级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主绕组将储存的能量耦合传递至次级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主绕组与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次级绕组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辅助绕组与调整率补偿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率补偿单元与控制芯片的vcc电源端、fb反馈信号采样端以及comp环路补偿端连接,所述输出反馈单元与控制芯片的cs电流采样端和gate功率驱动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芯片为bp3319mb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率补偿单元包括:电容cs61、电解电容c62、电容c35、电解电容c61、稳压管zs61、二极管ds61、整流管ds31、三极管qs61、电阻rs61a、电阻rs61b、电阻rs61c、电阻rs62、电阻rs36a、电阻rs36b、电阻rs35c、电阻rs31a、电阻rs35a、电阻rs35b、电阻rs37a以及电阻rs37b;所述二极管ds61负极通过电阻rs61a、电阻rs61b、电阻rs61c与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s61正极与三极管qs6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s61基极与稳压管zs61负极连接,稳压管zs61正极与电容cs61一端、电容c35一端连接接地,电容cs61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vcc电源端连接;电解电容c62与电容cs61并联;三极管qs6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s62与二极管zs61负极连接;三极管qs61的集电极与电解电容c61正极、电阻rs36a一端以及整流管ds31负极连接,电解电容c61负极与电阻rs35c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s35c另一端与电容c35另一端以及控制芯片的fb反馈信号采样端连接;电阻rs36a另一端一方面通过电阻rs36b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电阻rs37a、电阻rs37b与控制芯片的comp环路补偿端连接;整流管ds31正极与电阻rs31a一端连接,电阻rs31a另一端一方面通过并联的电阻rs35a和电阻rs35b与控制芯片的fb反馈信号采样端连接,另一方面与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的辅助绕组连接。

本发明的实质效果:本发明所设置的调整率补偿单元,针对使用bp3319mb芯片的led驱动电路容易产生的负载调整率不足问题提供了一种补偿方法,克服了使用bp3319mb芯片的led驱动电路输出电流随负载电压变化而上下波动过大,负载调整率不佳的问题,弥补了高输出电压电流低和低输出电压电流高负载调整率不足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的局部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整率补偿单元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整流滤波单元,2、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3、调整率补偿单元,4、输出反馈单元,5、滤波输出单元,6、控制芯片,11、主绕组,12、次级绕组,13、辅助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改善负载调整率的led驱动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整流滤波单元1、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调整率补偿单元3、输出反馈单元、滤波输出单元5以及控制芯片6;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输出高压直流电信号,向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供电;所述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与调整率补偿单元3、输出反馈单元、滤波输出单元5电电连接;所述调整率补偿单元3和输出反馈单元均与控制芯片6电连接。整流滤波单元1、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输出反馈单元以及滤波输出单元5均为业内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本发明中的控制芯片6为bp3319mb芯片。如图3所示,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包括主绕组11、次级绕组12和辅助绕组13,主绕组11与整流滤波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次级绕组12与滤波输出单元5连接,辅助绕组13与调整率补偿单元3连接,主绕组11将储存的能量耦合传递至次级绕组12和辅助绕组13。

如图4所示,调整率补偿单元3包括:电容cs61、电解电容c62、电容c35、电解电容c61、稳压管zs61、二极管ds61、整流管ds31、三极管qs61、电阻rs61a、电阻rs61b、电阻rs61c、电阻rs62、电阻rs36a、电阻rs36b、电阻rs35c、电阻rs31a、电阻rs35a、电阻rs35b、电阻rs37a以及电阻rs37b;所述二极管ds61负极通过电阻rs61a、电阻rs61b、电阻rs61c与整流滤波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s61正极与三极管qs6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s61基极与稳压管zs61负极连接,稳压管zs61正极与电容cs61一端、电容c35一端连接接地,电容cs61另一端与控制芯片6的vcc电源端连接;电解电容c62与电容cs61并联;三极管qs6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s62与二极管zs61负极连接;三极管qs61的集电极与电解电容c61正极、电阻rs36a一端以及整流管ds31负极连接,电解电容c61负极与电阻rs35c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s35c另一端与电容c35另一端以及控制芯片6的fb反馈信号采样端连接;电阻rs36a另一端一方面通过电阻rs36b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电阻rs37a、电阻rs37b与控制芯片6的comp环路补偿端连接;整流管ds31正极与电阻rs31a一端连接,电阻rs31a另一端一方面通过并联的电阻rs35a和电阻rs35b与控制芯片6的fb反馈信号采样端连接,另一方面与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的辅助绕组13连接,电感能量储存传输单元2通过辅助绕组13向调整率补偿单元3供电。

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如图2和图5所示,ac交流电压经f11保险丝、共模电感l11、压敏电阻vd11通过二极管d11、d12、d13、d14组成整流桥整流后,形成正向包络的直流电压,并由电阻rs61a、rs61b、rs61c经电容c62向控制芯片6us31的vcc电源端快速供电。当达到us31的启动阈值电压后控制芯片6us31通过电阻rs32驱动开关管q41交替开通/截止工作,开关管q41导通后,主绕组11l41a开始储能,开关管q41关断后通过输出二极管d41a、d41b将主绕组11l41a存储的电能耦合传递到次级绕组12,为滤波输出单元5供电。高频交流电压经输出快恢复二极管d41a,d41b整流后给输出电解电容c41a、c41b、c41c、c41d、c41e充电,由于输出电解容量很大,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给负载供电。

假设图4中a,b,d,点电压分别为:va,vb,vd,c点的电流为ic,则:

vd=uout+vd1

vb=vd-v(rs31a)-vd2

va=vb*rs36b/(rs36b+rs36a)

ic=va/(rs37a+rs37)

注:vd1:输出二极管电压,uout:输出电压,vd2:整流管ds31上的电压,ic:控制芯片6comp脚上的电流。

负载调整率差的现象为,当输出高电压时,电流偏下限多,输出低电压时,电流偏下限少。由以上计算可见,调整率补偿单元3的设置弥补了负载调整率差的缺陷。在工作期间,辅助绕组13l41b上两端高频交流电压经(限流)电阻rs31a和整流管ds31、稳压管zs61、三极管qs61给控制芯片6us31的vcc电源端供电。同时,经过整流管ds31整流和电阻rs36a、rs36b分压之后给控制芯片6us31的comp脚供电,正好弥补了高输出电压电流低和低输出电压电流高(相对高输出电压而言)负载调整率不足的缺点。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ac交流电源、整流管、快恢复二极管、电源vcc、负载调整率、稳压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