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2328发布日期:2018-10-19 20:0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机器设备以及车船等运输工具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自动化设备中需要设置大量的电气机构,电气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设置散热部件来对设备进行散热,而现有的常规散热设备往往达不到设备长时间工作运行工况下的散热需求,因此,设计新的散热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高效散热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包含散热座、固定框架、风机和水冷管;所述散热座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臂,固定框架通过连接臂将散热座固定在热源上,固定框架在散热座的前侧围成散热空间;所述散热座的前侧具有向前拱起的弧面,弧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板,散热板位于散热空间内;所述固定框架的前侧具有开口,风机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前侧开口处,风机的风向朝向散热座,固定框架的周侧还设置有导风结构;所述水冷管依次穿过每个散热板,水冷管成弧形,水冷管的弧度与散热座前侧面的弧度相同,固定框架的周侧上还设置有进口接口和出水接口,水冷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口接口和出水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每个散热板均为直板,每个直板的延长线均穿过散热座的弧面的圆心。

优选的,位于中间的若干散热板的前段加工出长形通孔,长形通孔使散热板的前段形成环形薄壁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高效散热器,通过设计独特结构的散热座,在保证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前提下,使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座通过框架固定在散热部位,框架上设置风机和导风机构来实现风冷;并设置与散热座结构相配合的水冷管,来提高整体散热效率,以满足设备长时间运转工况下的散热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包含散热座1、固定框架2、风机3和水冷管4;所述散热座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臂11,固定框架2通过连接臂11将散热座1固定在需要散热的部位,固定框架2在散热座1的前侧围成散热空间,并形成防护框架;所述散热座1的前侧具有向前拱起的弧面,弧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板12,散热板12位于散热空间内;所述固定框架2的前侧具有开口,风机3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前侧开口处,风机3朝向散热座1送风,固定框架2的周侧还设置有导风结构21,导风结构21可为百叶窗结构,空气冷热交换后从导风结构21送出;所述水冷管4依次穿过每个散热板12,水冷管4本体为导热材料,并成弧形设置,水冷管4的弧度与散热座1前侧面的弧度相同,以达到最佳导热效果,固定框架2的周侧上还设置有进口接口22和出水接口23,水冷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口接口22和出水接口23连通。

其中,所述的每个散热板12均为直板,每个直板的延长线均穿过散热座1的弧面的圆心,使多个散热板12形成环绕散热座1的弧面的结构;每两个相邻的散热板12的前侧间距大于后侧间距,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而由于热源一般集中在散热座1的中间位置,因此,将位于中间的若干散热板12的前段加工出长形通孔13,使散热板12的前段形成环形薄壁结构,可以使位于中间的几个散热板12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使散热更加均衡。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