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6030发布日期:2019-02-10 14:3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照明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楼梯,过道走廊一般是临时性照明场所,为了避免照明灯全天候工作影响照明灯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公共照明的用电量,一般选择使用具有光控人体感应功能的led感应灯来代替普通的led照明灯,感应灯在无人经过时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可以在环境较暗且有人进入感应区时开启led灯。现有的技术有如下缺陷,如楼道灯,当人走到一个楼层灯才亮,二个楼层之间是缺少照明的,又如过道,有时当还有人在,灯却延时结束关了。

照明需求千差万别,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各种场景的自动照明需求。检索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都没有详细揭示如何达到不同场景的照明自动控制。而且,系统较复杂,安装调试也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所述发射器包括一个pcb板、电池盒和外壳,外壳底部有菲涅尔透镜和太阳能电板,所述pcb板集成了运动传感器、光传感器和带单片机的蓝牙模块;

运动传感器:接收人或车的运动信号;

光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亮度;

用户用手机或电脑直接给发射器设置参数,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讯,接收器执行发射器的指令,控制灯的工作状态,接收器也能设置接受哪些发射器控制,发射器和接收器有信号中继功能,实现无线信号可控范围的组网通讯,距离较远的可以增加发射器或信号中继器实现信号中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收器和控制器的发射器通讯,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控制灯或灯组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射器的底板上安装有磁铁,发射器吸附在灯具上或天花板上吊顶的铁质龙骨以及各种铁管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控制器用双面胶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或其他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收器是通过无线接收信号,接2根输入ac电源线,2根ac输出电源线和2根调光信号线接照明灯具或灯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微功耗蓝牙模块,加上单片机设计程序时让运动传感器没有信号触发时cpu保持休眠,发射器用3个5#电池供电,正常使用3年更换电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微功耗蓝牙模块,加上单片机设计程序时让运动传感器没有信号触发时cpu保持休眠,发射器用太阳能电板加充电电池供电,开灯时和白天太阳能电板给充电电池充电,不用更换电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集群式的控制方式,一发射器可以控制多个接收器,同时一个接收器可以受多个发射器控制,根据用户的设置,完成人还没到达位置,照明预先打开的控制过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的设置参数包括运功传感器灵敏度、探测距离、延时时间、延时结束后灯状态且可以根据需要多重设置、控制群、亮度需求、定时开关灯,设定和保存场景模板,定时执行预置的场景模板的控制方案,并且,可以通过在设定时间内cpu接收到运动传感器触发次数来判断环境对照明的需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蓝牙通讯或wifi通讯,蓝牙信号和wifi信号都能通过控制器中继实现组网。最新的蓝牙技术可以实现空中组网,实现建筑物内任意控制器组网,以及网内控制器的通讯和控制。照明控制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也可以和移动服务商协议通讯接入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上远程设置,控制和管理照明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环境亮度探测,让灯控制在一个需求的亮度,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节能。通过运动传感器灵敏度设置、延时方式和延时时间的设置,达到各种场景的照明自动控制,如过道灵敏度适当调低,避免小动物引起误动作,房间可以适当调高灵敏度,如手部小幅动作,或头部小幅动作就能触发传感器信号,确保有人在房间灯不灭。教室、会议室等可以适当调高灵敏度和探测距离。本发明的亮度控制是用户设定一个照度需求,光传感器检测环境亮度后,灯自动调节到需要的亮度,并且本发明无需电线传输控制,通过蓝牙模块连接传输控制,本发明的延时时间不受限制,延时后灯需要开在某个亮度及再次延时多少时间可以继续设置(可以多重设置),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

本发明的集群式控制方式,通过用户设置,达到人还没到相关区域,照明预先开启的效果,一个接收器可以受多个发射器控制,任何一个发射器触发都能保证接收器控制的灯或灯组点亮,确保不会在上课中的教室或会议中的会议室灯误关。在延时时间内运动传感器被触发的次数可以作为该环境照明需求的另外一个判断依据,如卧式的照明控制,可以用这个信息来自动设置控制器的控制程序。本发明对于现有的照明改造成智能照明优势突出,工程简单,方便。当用户感觉那个位置没有被控制到,只需在相关区域加一个发射器(磁铁,双面胶,螺丝固定均可不需要接交流电)再做个设置就可以了。

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器都可以中继无线信号,在无线信号的有效范围内只要有发射器或接收器存在,所有的控制器都能实现通讯和控制,如距离较远,也可以增加安装控制器或中继器实现组网。最新的蓝牙技术本身可以实现空中组网,无需硬件中继。照明控制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或用移动服务商协议通讯接入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上远程设置,控制和管理照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照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照明控制装置中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讯的示意图。

图3为智能照明控制装置中灯组智能控制布局示意图。

图4为智能照明控制装置中控制器的参数设置示意图。

图5为智能照明控制装置中外壳底部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菲涅尔透镜、3-pcb板、4-光传感器、5-运动传感器、6-蓝牙模块、7-底板、8-电池盒、9-磁铁、10-发射器、11-接收器、12-太阳能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和图4和图5,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由发射器10和接收器11组成,所述发射器10包括一个pcb板3、电池盒8和外壳1,外壳1底部有菲涅尔透镜2和太阳能电板12,所述pcb板3集成了运动传感器5、光传感器4和带单片机的蓝牙模块6;

运动传感器5:接收人或车的运动信号;

光传感器4:检测周围环境的亮度;

用户用手机或电脑直接给发射器设置参数,发射器10和接收器11通讯,接收器11执行发射器10的指令,控制灯的工作状态,接收器也能设置接受哪些发射器控制,发射器10和接收器11有信号中继功能,实现无线信号可控范围的组网通讯,距离较远的增加发射器10或信号中继器实现信号中继。

所述的接收器11和控制器的发射器10通讯,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控制灯或灯组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发射器的底板7上安装有磁铁9,发射器10吸附在灯具上或天花板上吊顶的铁质龙骨以及各种铁管上。

所述的控制器用双面胶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或其他的位置。

所述的接收器11是通过无线接收信号,接2根输入ac电源线,2根ac输出电源线和2根调光信号线接照明灯具或灯组。

所述的发射器10采用微功耗蓝牙模块,加上单片机设计程序时让运动传感器5没有信号触发时cpu保持休眠,发射器10用3个5#电池供电,正常使用3年更换电池。

所述的发射器10采用微功耗蓝牙模块,加上单片机设计程序时让运动传感器5没有信号触发时cpu保持休眠,发射器10用太阳能电板加充电电池供电,开灯时和白天太阳能电板给充电电池充电,不用更换电池。

所述控制器通过集群式的控制方式,一发射器可以控制多个接收器,同时一个接收器可以受多个发射器控制,根据用户的设置,完成人还没到达位置照明预先打开的控制过程。

所述控制器的设置参数包括运功传感器灵敏度、探测距离、延时时间、延时结束后灯状态(可根据需要多重设置)、控制群、亮度需求、定时开关灯。设定和保存场景模板,定时执行预置的场景模板的控制方案,以及在设定时间内运动传感器触发次数判断环境对照明的需求。

所述控制器通过蓝牙通讯或wifi通讯,蓝牙和wifi信号都能通过控制器中继,实现照明控制群的组网。蓝牙通讯所用的蓝牙空中组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内任意控制器组网,网内控制器可以任意通讯和控制。照明控制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或用移动服务商协议通讯接入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上远程设置,控制和管理照明系统。

实施例2:

光传感器4检测到环境亮度信号给发射10的cpu,cpu和用户预先设定的照度比较后,发出指令给接收器11,接收器11开启灯并用逐步接近法的算法程序让灯调光,使照度接近用户设定值。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设置运动传感器5的检测距离和灵敏度,来控制感应范围和感应灵敏度,达到各种场景照明的需求。如,一个人在房间看书,人较长时间不会有大的动作,这时需要运动传感器5设置高灵敏度,当人手臂小幅度运动,或头部小幅度运动,传感器就能感应到信号,而且设置延时时间可以稍长,如10分钟,10分钟内人不可能没有小幅度的运动。为确保不意外关灯也可以适当延长延时时间。设置每次运动传感器5接到信号重新延时计时,这就能保证房间有人在灯一定是开的。有些场合需要适当调低运动传感器5的感应范围和灵敏度,达到照明控制要求,如,靠近房间门安置的发射器,人们希望灵敏度和感应范围小一些,不然,当门外走廊有人走过,会触发房间的灯。

当延时结束后,用户可以设置延时时间后选择关灯还是以一定的亮度开灯,如一个商场,人们希望没有人流量时保持一定亮度,如50%-60%的亮度保持商品的展示需要,当有人时,传感器触发后灯全亮。在地下停车库情况又不同,人们希望没有人或车通过时,保持10%-20%亮度足够。也可以设置保持20%亮度一段时间还是没有运动信号时直接关灯,延时时间和方式可以多重设置。因为可以通过群设置使人或车还没到达可能到达的区域,灯已经预先开启了,所以关灯并不影响正常的照明。

用户可以设置各种集群,一个发射器10可以控制多个接收器11,和一个接收器11可以受多个发射器控制,达到需要的照明场景。如现有技术的楼道灯,当我们走到一个楼层,那个楼层的灯才点亮,二个楼层之间往往还是照明不够的,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控制器,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楼层接收到有人经过的信号上一层和下一层的灯同时点亮。公园的灯可以设置一个发射器控制周围一定范围的多个灯,当有人时,确保周围灯亮。当延时照明结束后可以选择50%照明2小时,2小时内无人在控制器区域内,可以设置20%亮度或关闭,这样在后半夜公园照明实际可以工作在20%亮度或关闭,节约电能。

本发明控制器也能应用于道路照明,每个路灯上安装一个控制器,可以设置前进方向数个灯是一个控制集群,当车或人经过时,总是前方数个灯点亮,能确保道路照明需求,无人无车时可以设定一个较小的功率的照明。

实施例3:

发射器10采用微功耗蓝牙模块6,加上单片机设计程序时让运动传感器5没有信号触发时cpu保持休眠状态,一旦运动传感器接到信号立即唤醒cpu工作,所以发射器10可以选择用3个5#电池供电,使用3年以上,或用太阳能电板加充电电池供电,无需再更换电池,这大大简化了现有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改造。

发射器10能通过蓝牙和手机或电脑通讯,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界面非常容易设置各种参数,制造商也可以放置一些场景模板供用户选择,用户也可以在固定模板上稍加修改达到自己的控制需求。

发射器10和接收器11通过蓝牙通讯,根据发射器10的指令执行,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接收器11接收到信号会回复发射器,如发射器10没有得到确认回复,会再次发信号串,直到收到,同时为了延长蓝牙传播距离,通讯采用间隔发送多次重复信号,确保距离较远的接收器11收到信号。

当电池即将耗尽,控制器指示灯会闪烁提醒,在手机或电脑上也有电池电量显示。

控制器底部安装了磁铁9,对现有的照明系统的改造会相当方便,控制器的发射器只要用磁铁9固定在现有灯具上,也可以固定在天花板的铁质龙骨上等铁质固定物上。

控制器的发射器底部用双面胶可以固定在任何天花板和墙壁等平整面。

每个控制器的发射器10或接收器11同时都是信号中继器,只要在蓝牙通讯范围内,所有发射器10和接收器11都能组网,实现全网控制器的通讯和控制。

控制群可以通过蓝牙,wifi和路由器连接进入互联网,也可以用移动通讯协议连接互联网实现远程设置和、控制和管理。

当发射器10或接收器11故障,或负载灯故障,发射器10或接收器11会主动生成故障码,通过终端可以看到,也可以检修人员主动检查故障码,方便维修和维护。

实施例4:

设置控制群,如图3,a灯受1、2号发射器控制,d灯受3、4、5号发射器控制,这样确保人还没到达d灯位置,灯已经预先开启,设定延时时间10分钟,运动检测距离最大12米,灵敏度最高,就是说,在10分钟内任何人在1、2号控制器检测范围内的细小活动,每次检测到,发射器10都会发出延时10分钟的指令,这样确保有顾客时灯保持较高亮度(用户设定)。当顾客走到2号控制器位置时,由于c灯是同时受2号控制器控制,所以c灯会预先点亮。

灯的亮度是用户预先设定的,如200lux,当窗外无日光时,而且a灯附近的灯都不亮时,a灯需要开到较大的亮度去达到200lux,当附近灯点亮了,或窗户有日光照射进商场时,a灯自动调小灯功率达到200lux,同样其他灯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就是说,只要灯具布置合理,商场的照度是会达到用户设定的照度,基本恒定,这恒定的照度能使人们的视觉疲劳减少,增加工作效率,同时合理地减少了电能的消耗。

实施例5:

用户可以设定和保存场景模板,定时执行预置的场景模板的控制方案。如卧式的照明控制,由于用户的生活习惯的差异,控制要求不尽相同,也带来了控制难度。如我们可以设置3种场景,1、传感器灵敏度100%,探测距离100%,亮度180lux,延时时间10分钟;2、传感器灵敏度100%,探测距离100%,50%亮度90lux,延时时间10分钟;3、传感器灵敏度30%,探测距离100%,50%亮度90lux,延时时间10分钟;如果用户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如22点上床,6点起床,我们可以设置早上6点到21.30执行1号场景,21.30-22.00点执行2号场景,22.00-6.00执行3号场景。这样如房间有人到21.30,灯转为一半亮,到22.00必须有人体大幅度运动灯才亮,进入睡眠状态,起床时灯会半亮直到6.00房间有人就亮100%灯,无人灯灭,灯亮度以照度为标准,窗外有日光,灯的开度自动调小,如照度已达到设定,灯不亮。

我们也可以预置三套场景模板,控制器以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运动信号次数来判断执行哪个场景,实现自动控制卧式的照明。场景一:运动传感器灵敏度100%,探测距离100%,延时时间10分钟,亮度120lux,设置10分钟内接收的运动信号6次,场景二:运动传感器灵敏度100%,探测距离100%,延时时间10分钟,亮度80%,设置10分钟时间内接收的运动信号3次,场景三:运动传感器灵敏度30%,探测距离100%,延时时间10分钟,亮度50%,设置10分钟内接收的运动信号2次。设置当设定时间内检测到的运动传感器触发次数大于6次,控制器执行场景一,3-6次控制器执行场景二,2次以下控制器执行场景三。场景三时,没有人体大幅度的运动(走动)保持关灯,进入睡眠状态。起床时由于人体大幅度运动,触发灯半亮,当10分钟内接收运动信号增加,控制器执行相关场景。虽然这个场景编制有些复杂,但是制造商可以在app设计时预先编制好,用户只要根据实际需求修改一些相关数据即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