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2119发布日期:2019-04-17 03:3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单冷式商用空调机组,其变频柜内部存在很多大功耗电路元器件,对其进行散热是空调机组设计开发的重点。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小翅片蒸发器或多路冷媒的方式对变频器进行散热,散热结构非常复杂,而且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组件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冷媒管件,设置在换热器上,与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相连;换热管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换热管件的较高处为放热段,换热管件的较低处为吸热段,放热段设置在换热器上,通过换热器与冷媒管件热交换,吸热段设置在待散热器件上,换热管件内填充有可相变介质,可相变介质具有液相和气相,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在放热段放热冷凝为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设置的换热管件流至吸热段处,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吸热段处吸热气化为气相的可相变介质散溢或升腾至放热段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媒管件上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器上形成有装卡部,冷媒管件装卡在装卡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相间隔地设置,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装卡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媒管件呈s形弯曲盘绕地安装在装卡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管件也设置在装卡部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管件为多个,多个换热管件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还包括风力件,风力件与换热器相邻设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空冷散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管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5°~1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为上述的散热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散热组件安装在电控箱上,换热管件的吸热段与电控模块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第一冷媒管路相连,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通过第二冷媒管路相连,冷媒管件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媒管件通过换热器对换热管件的放热段吸热降温。在此过程中,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在放热段内被放热降温冷凝为液相的可相变介质,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设置的换热管件流至吸热段处。由于吸热段设置在待散热器件上,高温的待散热器件上热量就会传导至吸热段上,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就会在吸热段处吸热气化为气相的可相变介质。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可以通过浓度的差的散溢作用以及吸热段处的热升腾作用再返回到较高处的放热段。如此往复,实现对待散热器件的快速冷却。本发明的散热组件无需复杂多路冷媒结构,就可以实现对待散热器件快速有效的散热,进而满足电路元器件性能需求,保障空调机组运行高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散热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实施例,该散热组件包括换热器10、冷媒管件20和换热管件30。冷媒管件20设置在换热器10上,与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相连,换热管件3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换热管件30的较高处为放热段,换热管件30的较低处为吸热段。放热段设置在换热器10上,通过换热器10与冷媒管件20热交换,吸热段设置在待散热器件上。换热管件30内填充有可相变介质,可相变介质具有液相和气相,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在放热段放热冷凝为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设置的换热管件30流至吸热段处,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吸热段处吸热气化为气相的可相变介质散溢或升腾至放热段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冷媒管件20通过换热器10对换热管件30的放热段吸热降温。在此过程中,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在放热段内被放热降温冷凝为液相的可相变介质,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设置的换热管件30流至吸热段处。由于吸热段设置在待散热器件上,高温的待散热器件上热量就会传导至吸热段上,液相的可相变介质就会在吸热段处吸热气化为气相的可相变介质。气相的可相变介质可以通过浓度的差的散溢作用以及吸热段处的热升腾作用再返回到较高处的放热段。如此往复,实现对待散热器件的快速冷却。本发明的散热组件无需复杂多路冷媒结构,就可以实现对待散热器件快速有效的散热,进而满足电路元器件性能需求,保障空调机组运行高效。

可选的,在常温状态下,换热管件30内为负压状态,可以保证可相变介质的有效循环。

如图1所示,可选的,冷媒管件20上形成有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分别与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相连。在使用时,冷媒从进液口21流入冷媒管件20带走热量后,再从出液口22流出,实现对换热器10和换热管件30的降温。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组件还包括风力件40,风力件40与换热器10相邻设置,用于对换热器10进行空冷散热。这样,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既可以通过冷媒管件20实现传导散热,还可以通过风力件40实现空冷散热,达到双重降温的作用。

在本身实施里的技术方案中,换热器10上形成有装卡部,冷媒管件20装卡在装卡部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换热器10为翅片式换热器10,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相间隔地设置,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装卡部。利用翅片的间隔形成装卡部以便于安装,而且翅片式装卡部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换热,使得换热管件30可以快速换热。同时,翅片的大接触面积还可以配合风力件40进行更为有效地空冷散热。这样,可以使得两种不同换热速度及效率在一种结构中得到整合,能充分满足大机组变频器的散热需求。

当然,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装卡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圆弧形凹槽,主要以增大与冷媒管件20的接触面积为主。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媒管件20呈s形弯曲盘绕地安装在装卡部上。

可选的,换热管件30也设置在装卡部中。优选的呢,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管件30为多个,多个换热管件30平行设置。这样,可以根据散热速率的不同,选择不同个数的换热管件30,匹配变频器各区块。

经过试验,当换热管件3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5°~10°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可相变介质循环的效果。优选的,换热管件3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7°时为最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热管件30、冷媒管件20以及换热器10是同时倾斜设置的。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仅保持换热管件30的倾斜也是可行的。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散热组件。采用上述的散热组件,可以实现对空调机组的电控系统的有效散热,进而满足电路元器件性能需求,保障空调机组运行高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机组包括电控箱50,电控箱50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散热组件安装在电控箱50上,换热管件30的吸热段与电控模块连接。将散热组件安装在电控箱50上,可以让散热组件还可以对电控箱50的壳体降温,低温的壳体使得其内部空气中的水变成冷凝水排出,降低凝露风险,提高了元器件可靠性。可选的,散热组件固定在电控箱50的后侧。在通过冷媒管件20散热的同时,风力件40可以对电控箱50及其附近较低发热元件进行对流散热,达到给电控箱50的壳体及其他元件降温的目的。

另外,相较于以往采用两支路分别对电控箱的壳体和其内部的电控模块进行散热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更简洁,只通过一条冷媒支路就实现了上述功能,结构简化。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控箱50为变频器箱体,其内部装设变频器及相关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媒流动是根据压差原理进行流动冷却的,而密集的沿程较长的冷媒管路要求初始压差较大,但沿程阻力损失,导致冷媒流速降低,进而对大功率器件有时不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60、节流装置和蒸发器70。冷凝器60与节流装置通过第一冷媒管路相连,节流装置与蒸发器70通过第二冷媒管路相连,冷媒管件20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将冷媒管件20直接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可以让节流装置将第一冷媒管路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节流为低温高压冷媒,基于压差原理可以让低温高压冷媒通过冷媒管件20进行散热冷却,再流入蒸发器70内,可以提高降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