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及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771发布日期:2018-09-21 22:0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电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及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节能减排也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作为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LED照明替代传统照明已成必然趋势,越来越受市场青睐,而调光技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低到需要的亮度,可以进一步提高LED照明的节能效果,尤其在公共照明方面节能效果非常显著,调光技术将助推LED照明应用进行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当前人们在很多场合通过LED调光系统调光到一定亮度时需要关断LED,但是市场上很多的LED驱动电源无法实现调光关断或关断后会有闪烁等问题。

现有技术是在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串联开关管,当调光到设定的关断点时,控制开关管的关断。或者是利用光耦控制的PWM控制IC,使DC-DC的转换器处于间歇工作状态,当驱动电源输出的电压低于LED开启电压时可使LED灯不亮。

1、通过电源输出端串联开关管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如下弊端:

加入开关管增加了成本,在关断过程中DC-DC转换器一直在工作,增加了LED的待机损耗,难以达到降耗标准;并且开关管在正常工作时同样会增大损耗,使LED整灯的效率降低。

2、通过光耦控制PWM控制IC处于间歇工作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有如下弊端:

控制PWM IC的同时VCC电压也在变化,会重复开启和关断,呈现比较大的脉冲变化状态,会导致LED驱动电源间歇工作,光耦电压不能可靠的拉低,尤其是在调光的开启和关断的临界状态时,会使LED灯快速不停的闪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及LED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滞回关断电路,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所述滞回关断电路分别与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滞回关断电路还与所述电源的调光电路连接;

所述滞回关断电路通过采集所述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所接的LED灯的通断,所述调光信号小于所述滞回关断电路的基准值时,LED灯关断;所述调光信号大于所述滞回关断电路的基准值时,LED灯接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阻R10;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0与所述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阻R10的串联连接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滞回关断电路;

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阻R10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和所述副边供电电路输出的供电电压之间的压差进行分压后,产生第一分压,并将所述第一分压传输至所述滞回关断电路。

优选地,所述滞回关断电路包括反馈电路、开关电路、第二分压电路、滞回比较器以及基准电路;

所述调光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基准电路连接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所述滞回比较器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

所述基准电路用于产生所述基准值;

所述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小于所述基准值,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高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反馈电路导通;

所述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大于所述基准值,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低于所述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反馈电路断开。

优选地,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9和光耦发光二极管;

所述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至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所述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电路。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7;

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分压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7和电阻R8;

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7和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

优选地,所述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以及基准稳压器;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基准稳压器接地,所述电阻R4与所述基准稳压器的连接端还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3的连接端与所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阻R2的连接端还与所述基准稳压器的基准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准稳压器的基准值为2.5V。

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7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以上所述的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电路采用输出的电压给滞回关断电路可靠供电,不需要采用AC端独立电源供电或VCC直接供电,该方式可以可靠地使光耦电压可靠拉低,即使调光在开启和关断的临界状态时,该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也可有效解决LED驱动电源的输出间歇重启及LED闪烁的问题,且因不需要AC独立电源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可以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LED驱动电源。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0和滞回关断电路20。其中,第一分压电路10主要用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源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输出的供电电压VCC之间的压差进行分压后,将所得分压提供给滞回关断电路20,该分压作为滞回关断电路20所需的工作电压。

滞回关断电路20主要用于根据所采集的调光处理信号对电源的PWM控制IC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同时根据调光处理信号控制电源所接负载(如LED灯)的通断,使LED可靠关断,避免灯闪问题。

具体的,第一分压电路10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一分压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的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滞回关断电路20分别与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和第一分压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且滞回关断电路20还与电源的调光电路连接。

在调光过程中,滞回关断电路20通过采集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控制电源所接的LED灯的通断,调光信号小于滞回关断电路20的基准值时,LED灯关断;调光信号大于滞回关断电路20的基准值时,LED灯接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滞回关断电路20的基准值由其内部电路产生,其中,其内部电路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准稳压器,即所采用的基准稳压器不同,所获得的基准值不同。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要求。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滞回关断电路20可以包括:反馈电路201、开关电路202、第二分压电路203、滞回比较器204以及基准电路205。其中,基准电路205用于产生基准值,该基准值提供给滞回比较器204的同相输入端。

调光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滞回比较器204的反相输入端,滞回比较器20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基准电路205连接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滞回比较器204的供电端连接第一分压电路10的输出端,滞回比较器20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分压电路203连接开关电路202,开关电路202通过反馈电路201连接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

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小于基准值,滞回比较器204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高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开关电路202控制反馈电路201导通,通过反馈电路201将电源的副边信号反馈到电源原边的PWM控制IC,此时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输出的供电电压VCC也被拉低到VCC关断阈值电压以下,使PWM控制IC处于间歇工作状态;同时电源的输出电压也会迅速降低到LED灯的开启电压以下,进而使LED灯彻底熄灭。

调光电路输出的调光信号大于基准值,滞回比较器204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低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平,开关电路202控制反馈电路201断开,此时VCC供电正常,电源原边的PWM控制IC工作正常,电源的输出电压正常,VCC与电源的输出共同给滞回比较器204供电,从而使滞回比较器204持续正常工作,LED灯根据电源提供的输出电压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没有调光关断功能的电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并且采用电源的输出电压作为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的可靠供电,不需要采用AC端独立电源供电或VCC直接供电,该供电方式可以使反馈电路201导通时可靠导通,进而可使得即使调光在开启和关断的临界状态时,因本实用新型的滞回功能,也可有效解决电源的输出间歇重启及LED闪烁的问题,且因不需要AC独立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成本低廉。

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路10可以包括电阻R5和电阻R10。

该电阻R5的第一端与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0与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10的串联连接端作为第一分压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至滞回关断电路20;电阻R5和电阻R10对电源的输出电压和副边供电电路输出的供电电压之间的压差进行分压后,产生第一分压,并将第一分压传输至滞回关断电路20。其中,电阻R5与电阻R10之间的节点电压即为第一分压电路10所产生的第一分压。

可选的,反馈电路201可以包括:电阻R9和光耦发光二极管。

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电路202。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02可以包括三极管Q7;

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光耦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至第二分压电路203。

作为选择,本实施例的三极管Q7可以为NPN型三极管。

可选的,第二分压电路203可以包括:电阻R7和电阻R8;

电阻R7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滞回比较器20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8接地。

基准电路205可以包括: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以及基准稳压器;

电阻R4的第一端与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基准稳压器接地,电阻R4与基准稳压器的连接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接地,电阻R2与电阻R3的连接端与滞回比较器20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与电阻R2的连接端还与基准稳压器的基准端连接。

作为选择,本实施例的基准稳压器的基准值为2.5V。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有更一步的了解,以图2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光耦发光二极管U2的阳极通过电阻R9接入电源的副边供电电路的输出接口(输出供电电压VCC),阴极接入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三极管Q7的基极接入电阻R7和电阻R8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203(即与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端连接),电阻R7和电阻R8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203对滞回比较器U1输出的电压进行分压,滞回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5脚接入2.5V的基准电路205,通过该基准电路205给滞回比较器U1提供基准值,其中,基准电路205中的基准稳压器U4的基准值为2.5V,滞回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入调光处理信号;滞回比较器U1的供电端接入电阻R5和电阻R10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10(即与电阻R5和电阻R10之间的连接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10组成的分压电路对电源的输出电压与供电电压VCC之间的压差进行分压。

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滞回比较器U1的接地端以及供电电压VCC的滤波电容CE2的负极共同接地,滞回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进行比较,当调光信号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即滞回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同相输入端设定的基准值时,滞回比较器U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电压,此时该高电平电压经电阻R7和电阻R8分压后,控制三极管Q7导通,从而使光耦发光二极管U2的阴极接地,使光耦发光二极管U2的电压迅速拉低,光耦发光二极管U2导通,光耦发光二极管U2将副边信号反馈到原边的PWM控制IC,此时,供电电压VCC也被拉低到VCC关断阈值电压以下,使PWM控制IC处于间歇工作状态;电源的输出电压也会迅速降低到LED灯的开启电压以下,LED灯彻底熄灭。由于滞回比较器U1的供电电压是对电源输出电压与供电电压VCC的压差进行分压得到的,是靠输出电压作为供电来源,所以即使是在调光的关断状态,滞回比较器U1依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其输出端的电压一直处于高电平,进而使三极管Q7持续导通,从而使光耦发光二极管U2的阴极可靠接地,进而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将持续处于比较低的一个输出电压而不能使LED灯开启,从而彻底解决了LED闪烁的问题。

当调光信号大于滞回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时,滞回比较器U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7关断,光耦发光二极管U2的阴极与地断开,供电电压VCC供电正常,原边的PWM控制IC工作正常,电源的输出正常,此时,VCC与电源的输出共同对滞回比较器U1供电,从而使滞回比较器U1持续正常工作。由于在调光关断和开启的过程中,滞回比较器U1的输出会有高低电平的切换,滞回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的调光信号(调光关断电压)与调光开启电压之间有一个可以设定的电压回差值,该回差值可以有效避免已有的调光关断电路在调光关断和开启临界状态的间歇工作及灯闪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驱动电源,该LED驱动电源包括前述的有滞回的LED调光关断电路。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