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4552发布日期:2018-08-29 01:2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属于发热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发热电缆,是制成电缆结构,以电力为能源,利用合金电阻丝进行通电发热,来达到采暖或者保温的效果,在发热线的两端,通常会接有供接电用的冷线,而现有电缆线故障的原因:第一,发热线与冷线的连接不好,造成接触不良等;第二,电缆内接地线与发热线之间没有隔离好,容易发生短路故障,而其与接电线发生故障的部位,通常是在发热线与冷线的连接处。

同时,在发热线与冷线的连接时,较为麻烦,操作比较复杂,在对其的维修不方便。

因此,现需要一个种更有保障性的结构,能保证发热线和冷线连接的稳定性,能有效的将接地线与发热线隔离开来,有效减少电缆线的故障,同时,有便于发热线与冷线的安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能保证发热线和冷线连接的稳定性,能有效的将接地线与发热线隔离开来,有效减少电缆线的故障,同时,有便于发热线与冷线的安装和维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所述发热线与冷线的端头相互对接,在对接处设有压接发热线与冷线用的铜管,在压接后的铜管外设有热缩管层,在冷线和发热线的压接处设有将接地线和发热线隔离用的隔离装置,在安装好接地线和发热线后的隔离装置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特制热缩管层和黑色热缩管层。

上述的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柱,在隔离柱径向对称的侧壁上均设有沿着轴向布置的圆弧凹槽,在两个圆弧凹槽上分别固定接地线和发热线。

前述径向对称的圆弧凹槽内径不同,在较大的圆弧凹槽内安装有发热线,在较小的圆弧凹槽内安装有接地线。

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所述发热线与冷线的端头相互对接,在对接处设有压接发热线与冷线用的铜管,在压接后的铜管外设有热缩管层,在冷线和发热线的压接处设有将接地线和发热线隔离用的隔离装置,在安装好接地线和发热线后的隔离装置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特制热缩管层和黑色热缩管层,这样的结构,能保证发热线和冷线连接的稳定性,隔离装置能有效的将接地线与发热线隔离开来,有效减少电缆线的故障,同时,通过铜管套接冷线和发热线的端头后压扁铜管,有效固定冷线和发热线,且这样便于发热线与冷线的安装和维修;

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柱,在隔离柱径向对称的侧壁上均设有沿着轴向布置的圆弧凹槽,在两个圆弧凹槽上分别固定接地线和发热线,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固定接地线和发热线;

径向对称的圆弧凹槽内径不同,在较大的圆弧凹槽内安装有发热线,在较小的圆弧凹槽内安装有接地线,因为接地线比发热线小,这样的结构能更好的将接地线和发热线分离开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热线与冷线对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离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发热电缆1;接地线2;发热线3;冷线4;铜管5;热缩管层6;隔离装置7;透明特制热缩管层8;黑色热缩管层9;隔离柱10;圆弧凹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多股丝冷热接头压接及隔离结构,它包发热电缆1内的接地线2和发热线3,在发热线3的两端连接有接电源用的冷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3与冷线4的端头相互对接,在对接处设有压接发热线3与冷线4用的铜管5,在压接后的铜管5外设有热缩管层6,在冷线4和发热线3的压接处设有将接地线2和发热线3隔离用的隔离装置7,所述的隔离装置7包括隔离柱10,在隔离柱10径向对称的侧壁上均设有沿着轴向布置的圆弧凹槽11,所述径向对称的圆弧凹槽11内径不同,在较大的圆弧凹槽11内安装有发热线3,在较小的圆弧凹槽11内安装有接地线2,在安装好接地线2和发热线3后的隔离装置7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特制热缩管层8和黑色热缩管层9。

在使用时,通过铜管5套接冷线4和发热线3的端头后压扁铜管,有效固定冷线4和发热线3,用隔离装置将接地线2与发热线3隔离开来,在安装好接地线2和发热线3后的隔离装置7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特制热缩管层8和黑色热缩管层9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