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188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光伏新能源的支持,最近这几年光伏产品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其配套的光伏控制器产品也得到大量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光伏控制器为了满足使用的便携性,通常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将光伏控制器的内部结构设计的过于紧凑,这样一来将会降低光伏控制器的散热性,众所周知,光伏控制器若长期高负荷的运行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可能会对光伏新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能够改善现有光伏控制器的散热性能,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和设在所述控制器壳体空腔内的控制器本体、散热及监测组件,所述控制器壳体上开设有接线接口部、仪表显示部、按钮操作部和散热部;其中,

所述散热部包括设在所述控制器壳体两侧的第一散热区,以及设在所述控制器壳体背部的第二散热区;

所述散热及监测组件包括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和可充电电源,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区对应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区对应安装。

较佳的,所述散热及监测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光敏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存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时数据通过GPRS网络转发至监控室。

优选的,所述散热及监测组件还包括散热控制器和可充电电源,所述散热控制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散热控制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源和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可转动透明防护盖。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接口部设在所述控制器壳体正面下侧,包括并列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接线口、蓄电池组接线口和负载接线口。

较佳的,所述仪表显示部为数码显示管,所述按钮操作部为多个分布设置的物理按钮。

较佳的,所述仪表显示部和所述按钮操作部集成设置在液晶触摸屏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壳体还包括防护网和防尘网,所述防护网固定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外表面,所述防尘网设在所述防护网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外表面之间。

较佳的,所述控制器壳体上还设有避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中,包括控制器壳体和安装在控制器壳体空腔中的散热及监测组件,控制器壳体上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散热区,以及设置在壳体背部的第二散热区,其中,第一散热区由多个密集的散热小孔组成,第二散热区为散热器安装窗口,用于散热器的对位安装,当控制器本体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热量,此时只需通过散热器进行换气散热,并辅以第一散热区自然散热即可保证空腔内的温度处于安全的工作温度,而若控制器本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时,则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不仅需要开启散热器换气散热,而且还需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对空腔进行强制降温,以避免高温导致停机甚至自燃情况的发生。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通过散热孔、散热器以及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实现了多重散热的防护作用,保证了光伏新能源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壳体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散热及监测组件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控制器壳体, 2-散热及监测组件;

11-接线接口部, 12-仪表显示部;

13-按钮操作部, 141-第一散热区;

142-第二散热区, 15-透明防护盖;

21-散热器, 22-半导体制冷片;

23-散热控制器, 24-可充电电源;

25-温度传感器, 26-湿度传感器;

27-光敏传感器, 28-数据采集器;

29-数据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1和设在控制器壳体1空腔内的控制器本体(图中未示出)、散热及监测组件2,控制器壳体1上开设有接线接口部11、仪表显示部12、按钮操作部13和散热部;其中,

散热部包括设在控制器壳体1两侧的第一散热区141,以及设在控制器壳体1背部的第二散热区142;

散热及监测组件2包括散热器21和半导体制冷片22,散热器21与第二散热区142对应安装,半导体制冷片22与第一散热区141对应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中,包括控制器壳体1和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空腔中的散热及监测组件2,控制器壳体1上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散热区141,以及设置在壳体背部的第二散热区142,其中,第一散热区141由多个密集的散热小孔组成,第二散热区142为散热器21安装窗口,用于散热器21的对位安装,当控制器本体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热量,此时只需通过散热器21进行换气散热,并辅以第一散热区141自然散热即可保证空腔内的温度处于安全的工作温度,而若控制器本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时,则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不仅需要开启散热器21换气散热,而且还需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2对空腔进行强制降温,以避免高温导致停机甚至自燃情况的发生。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器通过散热孔、散热器21以及半导体制冷片22的设置,实现了多重散热的防护作用,保证了光伏新能源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运行。

具体的,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及监测组件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5、湿度传感器26、光敏传感器27、数据采集器28和数据传输模块29,数据采集器28的一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5、湿度传感器26和光敏传感器27连接,数据采集器28的另一端与数据传输模块29连接;数据采集器28用于存储温湿度传感器26的实时数据;数据传输模块29用于将实时数据通过GPRS网络转发至监控室。

具体实施时,温度传感器25、湿度传感器26、光敏传感器27对应的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内的传感器卡槽上,温度传感器25用于实时感测空腔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26用于感测空腔内的湿度,光敏传感器27用于感测空腔内的弧光现象,数据采集器28存储上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以及弧光数据,数据传输模块29将上述数据实时的转发至监控室,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实时的对太阳能光伏控制器的工作环境参数进行监控,适时的对其检修维护。

较佳的,请参阅图3,上述散热及监测组件2还包括散热控制器23和可充电电源24,散热控制器23的一端分别与散热器21和半导体制冷片22连接,散热控制器23的另一端分别与可充电电源24和数据采集器28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散热控制器23用于预设多级高温阈值,示例性,设置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当空腔内的温度达到第一阈值温度时,散热控制器23对应的发出散热器21启动信号,以控制散热器21开启,当空腔内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温度时,散热控制器23对应的发出半导体制冷片22启动信号,以使半导体制冷片22处于通电制冷状态。

通过上述实施过程可知,通过散热控制器23的设置使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具有多级温控模式,能够基于空腔内的温度对应的选择散热模式,在保证空腔内温度的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另外,通过可充电电源24的设置,能够在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发生故障断电时,通过备用电源进行持续散热。

较佳的,请参阅图1,上述控制器壳体1的上端面设有可转动透明防护盖15。通过透明防护盖15的设置避免了接线接口部11、仪表显示部12、按钮操作部13被雨水浸湿,同时还起到了防剐蹭的作用。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仪表显示部12为数码显示管,按钮操作部13为多个分布设置的物理按钮;或者,仪表显示部12和按钮操作部13集成设置在液晶触摸屏中。

进一步的,控制器壳体1还包括防护网和防尘网,防护网固定与第二散热区142的外表面,防尘网设在防护网与第二散热区142的外表面之间。其中,防护网用于避免异物进入散热器21,防尘网用于防尘隔灰,保护散热器21的散热性能。

优选的,控制器壳体1上还设有避雷器。用于防止雷击造成太阳能光伏控制器的损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