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及其抽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993发布日期:2018-11-13 23:0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及其抽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控制柜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有柜体的防护等级以及控制柜的散热方式。当控制柜的负载发生变化时会使柜体内部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需要对控制柜进行降温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进行通风处理以降低柜体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控制柜安全、有效的运行。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118214U、授权公告日为2018.03.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户外自动散热式电气柜,该电气柜包括柜体,柜体上部设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对雨水导向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柜体的顶部围成散气罩,散气罩内设有用于将柜体内的空气抽出的散气扇。上述电气柜的柜体顶部设置的抽风装置整体结构较大,散气扇的拆装时需要先将太阳能板拆卸掉才能拆卸散气扇,造成散气扇的拆装不方便,不易于散气扇的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气柜柜体的抽风装置整体结构较大,且散气扇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抽风装置的控制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抽风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柜体顶部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用于连通柜体内部与柜体外部的抽风通道,筒体用于远离柜体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柜体内的热空气抽出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抽风通道内。

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抽风通道连通的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具有用于连通柜体外部的排风口。

所述排风口沿竖直方向用于朝向柜体布置。提高了防雨、防尘能力。

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辅助定位板,所述辅助定位板上设有辅助定位孔和通流孔,所述风机的输出轴定位装配在所述辅助定位孔内。对风机进一步的定位,使风机稳定抽风。

所述筒体与盖板分体设置。便于排风通道的加工和风机的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技术方案是:

控制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柜体顶部的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顶部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连通柜体内部与柜体外部的抽风通道,筒体远离柜体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将柜体内的热空气抽出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抽风通道内。

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抽风通道连通的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具有连通柜体外部的排风口。

所述排风口沿竖直方向朝向柜体布置。提高了防雨、防尘能力。

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辅助定位板,所述辅助定位板上设有辅助定位孔和通流孔,所述风机的输出轴定位装配在所述辅助定位孔内。对风机进一步的定位,使风机稳定抽风。

所述筒体与盖板分体设置。便于排风通道的加工和风机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柜体顶部设置筒体,并在筒体上设置盖板,风机设置在盖板上,方便了电机的拆卸和安装,以便于后续的维修;同时将排风通道设置在盖板上,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具有较好的除尘、防雨的效果,提高了控制柜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1的柜体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2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3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4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柜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柜体1顶部的抽风装置,柜体1上铰接有柜门4。本实施例中,柜体1上设有铰接块2,铰接块2上设有铰接孔,柜门4上设有铰接轴3,柜门4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3转动配合铰接在柜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柜体与柜门通过合页铰接。柜门4上远离柜门4和柜体1铰接轴线的一侧设有把手21,把手21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构成了防滑结构,通过设置把手21便于柜门4的打开和关闭。柜门4上设有第一挂锁板5,柜体1上设有第二挂锁板6,在柜门4关上时第一挂锁板5和第二挂锁板6配合并通过锁销7将柜门4锁在柜体1上,柜体1上还设有挡止锁销7的挡止件8,挡止件8上设有对锁销7的下端部进行水平限位的凹槽以防止锁销7插斜。本实施例中,柜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20,四个支撑腿20分别设置在柜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以提高控制柜放置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柜体1的顶部设有与柜体1内部连通的筒体9,筒体9具有用于连通柜体1内部与柜体1外部的抽风通道,筒体9远离柜体1的一端设有盖板10,盖板10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风机11,风机11的输出轴上设有扇叶12;本实施例中,筒体9上的内壁上设有横板22,横板22上设有供风机11的输出轴穿过的横板定位孔和供气流通过的通流孔221,横板构成了辅助定位板,横板定位孔构成了辅助定位孔,风机11的输出轴定位装配在横板22的横板定位孔内,以使风机的输出轴在转动时较为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流孔由横板和筒体内壁围成。为了防雨、防尘,本实施例中,盖板10上设有排风通道13,排风通道13连通大气和筒体9的内腔,在其他实施例中,排风通道可以设置在筒体上并位于横板的上方。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防水,本实施例中,排风通道13与大气连通的一端的排风口18竖直向下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排风通道与大气连通的一端的排风口斜向下布置。本实施例中,筒体9与盖板10分体设置。便于排风通道的加工和风机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筒体与盖板一体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柜体1上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设有电机15,电机15构成了驱动装置。柜体1的进风口处设有多组叶片23组成的百叶窗结构,每两个叶片23共用一根转动轴,其中,转动轴包括主转动轴16和从转动轴,通过电机15的输出轴17带动转动的转动轴为主转动轴16,其余的转动轴为从转动轴,主转动轴16上设有主转动轮19,从转动轴上设有从转动轮,主转动轴16和从转动轴通过主转动轮19和从转动轮与皮带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使叶片的开度可以调节,从而提高控制柜的散热效果,最终提高了柜体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皮带上设有凸起,主转动轮19和从转动轮上设有与皮带上的凸起配合的凹槽,主转动轮19和从转动轮通过凸起、凹槽配合实现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柜体1的进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进风口内沿竖直方向均设有多个叶片23。

使用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通过输出轴17带动主转动轴16和主转动轮19转动,主转动轮19通过皮带24带动从转动轮转动,从转动轮再带动从转动轴转动,以实现叶片的同步打开并能够调节叶片的开度。调整好叶片23的开度后,启动风机11,风机11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将柜体1内的热空气通过排风通道13排出,实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具体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排风通道92设置在筒体9上。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具体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排风口18沿水平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4,如图5所示,与具体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筒体9内不设置辅助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抽风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抽风装置与上述控制柜的具体实施例1-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抽风装置的结构相同,不予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