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4031发布日期:2019-02-01 19:4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



背景技术:

红外线电加热管是利用红外线原理进行工作的管状加热器,如图1所示,现有的红外线加热管一般由石英管1、设置在石英管1两端且带有与电源相连的钼杆2的钼片3、设置在石英管1内的发热丝4(有时也叫加热丝)构成,石英管内抽成真空,以保护发热丝4在真空环境中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工作。

上述红外线电加热管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也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1)采用单管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当石英管1爆裂(一般由发热丝4烧断引起)后,破碎的石英玻璃碎片容易污染被加热物体;(2)受限于石英管1软化温度(石英玻璃的软化点温度约1730℃,可在1100℃下长时间使用,短时间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450℃)的限制,不能做成大功率的加热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以解决现有红外线加热管爆裂后会污染被加热物体以及不能做成大功率加热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包括内石英管、外石英管和设置在所述内石英管内部的发热丝,所述外石英管套于所述内石英管外侧,且所述内、外石英管两端密封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所述外石英管上设有与所述密闭空腔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优选的,所述内、外石英管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石英管外径为11~12mm,壁厚为0.5~1.5mm,外石英管外径为25~30mm,壁厚为1~2mm。

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外石英管的上部,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设置于所述外石英管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内、外石英管均为透明石英玻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内外两层石英管,当内石英管爆裂后,破碎的石英玻璃被包裹与外石英管内,从而防止污染被加热物体,起安全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在内外两层石英管之间设置的密闭空腔内通入透明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降低石英管表面的温度,防止加热管软化,从而使加热管在大功率密度下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工作成为可能;同时透明的冷却介质不会影响加热管对被加热物体的红外热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红外线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为石英管,2为钼杆,3为钼片,4为发热丝,5为内石英管,6为外石英管,7为密闭空腔,8为冷却介质出口,9为冷却介质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包括内石英管5、外石英管6和发热丝4,发热丝4设置于内石英管5内部,并与内石英管5的两端设置的钼片3电连接,钼片3上带有用于与电源相连的钼杆2,外石英管6同轴设置于内石英管5外侧,内石英管5和外石英管6两端进行压封以使内石英管5和外石英管6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7,外石英管6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密闭空间7连通的冷却介质出口8和冷却介质进口9。

本实施例中,内石英管5和外石英管6均为透明石英玻璃管,其中内石英管外径为11~12mm,壁厚为0.5~1.5mm,外石英管外径为25~30mm,壁厚为1~2mm。

上述具有双管结构的红外线加热管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将加热管两端的钼杆2与电源电连接,发热丝4通电发热进行红外热辐射以对被加热物体进行加热,透明的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介质,透明的介质不会对红外辐射加热造成影响)从冷却介质进口9进入密闭空腔7,吸收内石英管5和外石英管6的热量后,从冷却介质出口8流出,对内石英管5和外石英管6进行降温,防止其软化,这样加热管就可以在大功率密度下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工作。同时,当内石英管爆裂后,破碎的石英玻璃被包裹与外石英管内,而不会污染被加热物体,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