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283发布日期:2018-12-25 20: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和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一般的电机控制器工作场合比较稳定,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在整车上,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外部设有接线端柱(接线端柱是功率元器件专供连接线束的端子),当车辆处于涉水、较大风沙、维修场合时,外界物质容易直接与接线端柱接触引发短路,从而造成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该防护外壳对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起到了封闭防护的作用,防止了外界物质直接与接线端柱接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连接线束,安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包括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上接线端柱所在侧的四面包围的框体和将框体顶部开口盖住的盖体,框体底部开设有与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上原有的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连接孔,螺栓能同时穿过连接孔和安装孔将框体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一起安装固定,框体顶部与盖体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框体上开设有线束通过孔。

进一步地,线束通过孔位于框体顶部边缘且形成参差的边缘线,盖体底部边缘与框体顶部边缘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防护外壳对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起到了封闭防护的作用,防止了外界物质直接与接线端柱接触,而且防护外壳采用分体式的,不仅是为了便于生产制造、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便于连接线束,先安装框体,再将线束穿过框体与接线端柱连接,最后安装盖体,这样连接线束时,不会受到盖体的阻碍和视线遮挡,十分方便。而且框体利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原有的安装孔进行安装,既减少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的开孔,又能同时安装框体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提高了安装效率。

2.线束通过孔位于框体顶部边缘,既便于制作,又形成参差的边缘线与盖体贴合,对盖体起到了减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2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分体状态)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端柱;2-安装板;3-安装孔;4-框体;5-盖体;6-连接孔;7-线束通过孔;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包括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2上接线端柱1所在侧的四面包围的框体4和将框体4顶部开口盖住的盖体5,框体4底部开设有与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2上原有的安装孔3一一对应的连接孔6,螺栓能同时穿过连接孔6和安装孔3将框体4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2一起安装固定,框体4顶部与盖体5底部通过螺钉8连接,框体4上开设有线束通过孔7。防护外壳对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起到了封闭防护的作用,防止了外界物质直接与接线端柱1接触,而且防护外壳采用分体式的,不仅是为了便于生产制造(一体的话,由于存在长深槽,所以加工复杂)、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便于连接线束,先安装框体4,再将线束穿过框体4与接线端柱1连接,最后安装盖体5,这样连接线束时,不会受到盖体5的阻碍和视线遮挡,十分方便。而且框体4利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1原有的安装孔3进行安装,既减少了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1的开孔,又能同时安装框体4和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安装板2,提高了安装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线束通过孔7位于框体4顶部边缘且形成参差的边缘线,盖体5底部边缘与框体4顶部边缘贴合。线束通过孔7位于框体4顶部边缘,既便于制作(线束通过孔7位于框体4中部的话,框体4不好夹持,不好形成开孔),又形成参差的边缘线与盖体5贴合,对盖体5起到了减振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