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432发布日期:2019-05-21 21:12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散热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WLAN、VoIP、网络视频监控等新业务的飞速发展,大量的Wireless LAN AP、IP Phone、IP Camera等基于IP的终端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这些设备通常数量众多、位置特殊、电源线布线复杂、设备取电困难,在实际组网的过程中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而且增加建网的成本。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交换机作为物联网的控制中心、通信中心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目前家用交换机由于负载较少,因此常用常规的热传导模式,即通过交换机外壳将热量由交换机内部导出,从而实现自然散热。随着负载增加,常规自然散热模式无法满足家用交换机的散热需求,容易造成家用交换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交换机内器件易损坏、夏季导热不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解决随着负载增加,常规自然散热模式无法满足家用交换机的散热需求,容易造成家用交换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交换机内器件易损坏、夏季导热不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外壳、网线接口、散热孔,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下方的底座及设置在底座的电源插口,所述外壳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网线接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面,所述外壳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直径沿外壳由内而外线性减小;相邻的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平行纸面设置的筋板;未设置散热孔的外壳内表面涂有无光泽黑漆。所述圆柱形外壳与传统的箱型外壳不同,箱型外壳虽然节省空间,便于平放,但由于交换机内热量分布不均,箱型外壳热传导的热量也不均匀,在负载过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局部过热,从而影响交换机内部器件的工作稳定,圆柱形外壳可使交换机内的热量热传导至外界的距离相同,对自然散热的方式而言,根据热传导公式,圆柱形外壳使热量流动的截面积和温度斜率增大,都将使得热转移率提高,从而提高自然散热的效率。所述外壳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直径沿外壳由内而外线性减小,与外界接触的散热孔孔径更小,使灰尘不易进入交换机,若交换机内部设置有风扇,利用风扇的风力可将内部热量沿散热孔排出,同时由于出风口小,能够使出口风压更大,从而加速流通过程;若热量累积在散热孔形成的通道内,通过筋板增大热传导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无光泽黑漆的黑度为0.96-0.98,能够加快交换机内部的辐射散热,将交换机内部的热量加速向外壳累积,进一步加快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采用导热系数大于92ML的PCB材料一体成型。高导热PCB材料通常用于线路板设计,但其作为一种具有高裂解温度(TD)、高导热系数(TC)的板材,92ML的导热系数是标准FR-4的4到8倍,因此适合作为外壳的制作材料,选择但不限定ROGERS的92ML系列层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附着一层铜膜。有技术中,现有交换机的外壳散热性能最好的为铁制外壳,导热系数约为17W/mk至90W/mk,能够满足小型交换机的散热需求。但外壳的外表面附着一层铜膜后,采用导热系数更大的铜后,热传递效率大大加快,使自然散热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能够满足更多负载同时工作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防静电层。冬季常产生静电,容易造成交换机内部器件的短时过高压,因此防静电层能够有效保护交换机。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层采用聚氨酯涂层。由于聚氨酯大分子中含有的基团都是强极性基团,而且大分子中还含有聚醚或聚酯柔性链段,具有氧化稳定性、耐油、耐水,不仅能够长时间隔离静电,还能够作为装饰涂料设置在外壳上。采用ITW Techspray的1756-8S型聚氨酯防静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采用条形孔、方形孔、圆形孔。条形孔、方形孔、圆形孔制造方便,开孔方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能够不增加强迫风冷设备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具有成本低、不用经常更换器件的优点。

2.一种自冷式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散热孔和防静电层,有效防止夏季散热不畅、冬季静电击损等问题,使交换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壳内部结构图。

图中,1.外壳,2.网线接口,3.散热孔,4.防静电层,5.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家用交换机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网线接口2、散热孔3,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下方的底座及设置在底座的电源插口,所述外壳1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网线接口2设置在外壳1的顶面,所述外壳1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的直径沿外壳1由内而外线性减小;相邻的所述散热孔3之间设置有平行纸面设置的筋板5;未设置散热孔3的外壳1内表面涂有无光泽黑漆。所述电源插口设置为二插头,兼容目前我国家用的220V电源接口。所述底座5选择但不限定于圆盘形、矩形、交叉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为:所述圆柱形外壳1与传统的箱型外壳1不同,箱型外壳1虽然节省空间,便于平放,但由于交换机内热量分布不均,箱型外壳1热传导的热量也不均匀,在负载过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局部过热,从而影响交换机内部器件的工作稳定,圆柱形外壳1可使交换机内的热量热传导至外界的距离相同,对自然散热的方式而言,根据热传导公式,圆柱形外壳1使热量流动的截面积和温度斜率增大,都将使得热转移率提高,从而提高自然散热的效率。所述外壳1弧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的直径沿外壳1由内而外线性减小,与外界接触的散热孔3孔径更小,使灰尘不易进入交换机,若交换机内部设置有风扇,利用风扇的风力可将内部热量沿散热孔3排出,同时由于出风口小,能够使出口风压更大,从而加速流通过程;若热量累积在散热孔3形成的通道内,通过筋板5增大热传导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无光泽黑漆的黑度为0.96-0.98,能够加快交换机内部的辐射散热,将交换机内部的热量加速向外壳1累积,进一步加快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