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564发布日期:2019-01-29 18:0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感应加热器的感应加热线圈是通过扭动螺丝固定,具体操作过程为:插入感应加热线圈后,扭动线圈接入端两侧的螺帽,使内部的螺丝压在感应加热线圈上,以此固定感应加热线圈,待要取出时,再反向扭动螺帽,松开螺丝,取出感应加热线圈。此种方法操作较为繁琐,不能实现感应加热线圈的快接快拆,工作效率低,而且因为螺丝的压迫,会使感应加热线圈的插入端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应用于电磁感应加热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感应加热线圈和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设置于加热器本体前端,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散热器,两个散热器由绝缘体隔开;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线圈接口,两个所述散热器上设有与线圈接口连通的通道,所述感应加热线圈通过线圈接口插入并可进入通道内;所述壳体的外壁相对称的两侧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嵌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内侧设有铜片,所述弹片呈拱形且底部紧贴铜片,所述铜片的前端向弹片倾斜,所述铜片的中部与通道的外侧边缘重合,所述铜片的后端向通道倾斜并与弹片通过螺钉与散热器连接;所述壳体外围套设有活动套壳,所述活动套壳内部对称设有流线形且光滑的凸起筋,所述凸起筋紧贴弹片靠近线圈接口一侧的拱形面上,所述活动套壳可沿壳体前后拉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壁还设有向内部凹陷且底面呈矩形的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设置于未设有矩形孔的两对称面上,两个所述活动套壳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卡位柱,两个所述卡位柱卡设在第一卡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壳远离线圈接口一端设有向后延伸且呈倒U型的卡位块,所述壳体后侧设有向后延伸且与卡位块配合的第二卡位槽,向后拉动所述活动套壳可使卡位块抵靠在第二卡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靠近线圈接口的一侧设有压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套壳沿壳体的轴向拉动,改变弹片和铜片沿壳体的径向变形,从而压紧或松开感应加热线圈,实现快接快拆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感应加热器插入感应加热线圈之前的示意图;

图3为电磁感应加热器插入感应加热线圈之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除感应加热线圈和一半活动套壳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2去除感应加热线圈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器本体、2-感应加热线圈、3-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301-壳体、302-散热器、303-线圈接口、304-通道、305-矩形孔、306-弹片、307-铜片、308-螺钉、309-活动套壳、310-凸起筋、311-压块、312-第一卡位槽、313-卡位柱、314-卡位块、315-第二卡位槽、316-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3、图4、图6、图7,一种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应用于电磁感应加热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1、感应加热线圈2和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3,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3设置于加热器本体1前端,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有两个散热器302,两个散热器由绝缘体316隔开;壳体301的前侧设有线圈接口303,两个散热器302上设有与线圈接口303连通的通道304,感应加热线圈2通过线圈接口303插入并可进入通道304内;壳体301的外壁相对称的两侧设有矩形孔305,矩形孔305内嵌设有弹片306,弹片306内端设有铜片307,弹片306呈拱形且底部紧贴铜片307,铜片307的前端向弹片306倾斜,铜片307的中部与通道304的外侧边缘重合,铜片307的后端向通道304倾斜并与弹片306通过螺钉308与散热器302连接;壳体301外围套设有活动套壳309,活动套壳309内部对称设有流线形且光滑的凸起筋310,凸起筋310紧贴弹片306靠近线圈接口303一侧的拱形面上,活动套壳309可沿壳体301前后拉动。

请参阅图3、图5,壳体301的外壁还设有向内部凹陷且底面呈矩形的第一卡位槽312,第一卡位槽312设置于未设有矩形孔305的两对称面上,两个活动套壳309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卡位柱313,两个卡位柱313卡设在第一卡位槽312内。活动套壳309远离线圈接口303一端设有向后延伸且呈倒U型的卡位块314,壳体301后侧设有向后延伸且与卡位块314配合的第二卡位槽315,向后拉动活动套壳309可使卡位块314抵靠在第二卡位槽内315。当向外端拉活动套壳309时,卡位柱313可抵靠在第一卡位槽312边缘处,防止活动套壳309从壳体301上完全拉出;当向内推活动套壳309时,卡位块314可嵌入第二卡位槽315内,防止活动套壳309继续向内端移动。

请参阅图7,凸起筋310靠近线圈接口303的一侧设有压块311。其中,当活动套壳309向后拉,固定柱感应加热线圈2后,压块311紧压在弹片306上,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感应加热线圈2从线圈接口303插入,并使感应加热线圈进入通道304内,直至抵靠在螺钉308上,然后向后拉动活动套壳309,活动套壳309内部的凸起筋310沿着弹片306拱形面的最低点向最高点滑动,从而给弹片306向内的压力,并压迫铜片307向散热器302内的通道304收缩,使铜片306压在感应加热线圈2的插入端上,不仅让感应加热线圈2与加热器本体1电性连接,而且起到了对感应加热线圈2的固定作用,绝缘体316隔开两个散热器使其绝缘并且阻止两个散热器轴向移动;向前推动活动套壳309,凸起筋310沿着弹片306从拱形面最高点滑至最低点,使弹片306回弹,从而使铜片307松开,从而可轻易取下感应加热线圈2。

上述感应加热线圈快接快拆结构,通过活动套壳沿壳体的轴向拉动,改变弹片和铜片沿壳体的径向变形,从而压紧或松开感应加热线圈,实现快接快拆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