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709发布日期:2019-04-03 00:11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行业机房制冷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却也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运维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机房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尤为严峻。

传统的通信机房都是按照统一的朝向布置机柜,造成前一排机柜排出的热风,又进入下一排设备中,造成热风的逐级吹入、逐级加热,越到后面的机柜,温度越高。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更迭,设备性能急速提高,耗电量也急剧增加,设备自身散热越来越困难,同时因设备尺寸不断扩大,导致前后两排机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前排机柜散发的热风更容易吹入后排的机柜。同时,因设备尺寸的不规则,造成风道异形,空调吹出的冷风的流动方向和风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制冷效果大大降低。特别是个别机柜因某些原因,安装朝向与周边机柜相反,造成局部热风小循环,给相邻的机柜造成热风叠加,最终造成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以通过低成本的气流导引散热技术,将机柜产生的热风向上排出,方便空调机组进行降温。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包括长槽形的罩体,所述罩体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罩体其中一侧开口且开口的一侧形成用于连接机柜的连接端,罩体的顶端形成出风口,罩体内形成L形的风道,罩体的底端设有行走轮,罩体的内壁设有隔热阻燃层。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底端呈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底端设有与行走轮相连接的制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阻燃层由聚氨酯泡沫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下方设有底座,罩体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底座相固定,所述行走轮安装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对接机柜后端的出风口,从而将机柜散发的热空气向上引导排出,避免机柜散发的热空气直接吹入后排机柜,造成邻近机柜温度过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保证了机柜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同时有效提高了机房内空调设备的降温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便于移动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罩体,2-连接端,3-出风口,4-风道,5-隔热阻燃层,6-底座,7-支架,8-行走轮,9-制动装置,10-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机房机柜用移动式热风导流罩,包括长槽形的罩体1,罩体1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罩体1其中一侧开口且开口的一侧形成用于连接机柜的连接端2,罩体1的顶端形成出风口3,罩体1内形成L形的风道4,罩体1的内壁设有由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的隔热阻燃层5,罩体1的底端呈圆弧形且其下方设有底座6,罩体1的底端通过支架7与底座6相固定,底座6上安装有行走轮8以及与行走轮8相连接的制动装置9,该制动装置9采用现有的行走轮制动踏板结构,如专利CN01220279.7提供的行走轮制动踏板结构,踩下踏板并卡固后,可实现四个行走轮8的全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使用时,移动本实用新型使罩体1开口的一侧即连接端2对接机柜10后侧的出风口,完全对接后操作制动装置9使行走轮8固定不动,避免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发生移动,不需要使用时取消制动将本实用新型移开即可。与机柜10连接后,机柜10散发出的热空气不断进入罩体1的L形风道4内并经顶部的出风口3向上排出(见图2箭头所示方向),从而避免热空气水平直排进入后排机柜内。上述过程中,罩体1弧形的底部设计可便于热空气的向上流动,提高引流效率;隔热阻燃层5的设计可避免热空气的热量辐射至邻近机柜,实现冷热空气的有效隔离,并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由于通信机房内空调设备的冷风一般都是水平直吹,当通过罩体1导引后,向上排出的热空气可以由机柜10的顶部被空调冷风吹出,降温换热效率更高,可避免热空气积累于机柜10下部并逐级进入后排机柜内,从而保障了机柜设备的运行安全并大大降低了空调设备的能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