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049发布日期:2019-10-28 22:5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T贴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物料贴装作为SMT生产线最后一道工艺,其贴装的速度和精度在3C市场的迅速增长以及PCBA结构设计朝微型化发展的趋势下面临挑战。

吸嘴装置作为物料贴装工艺中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基本功能要求就是要快速接近物料取料、物料姿态的校正并按照贴装点的高度进行贴装,其运动速度和精度就成了检验制程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传统的吸嘴多采用滑台气缸、滚珠丝杆、带传动等方式,这些设计或因速度、高度不可控,或因体积较重量大无法搭载多吸嘴,因而一条SMT产线通常需要多台机器并线作业,物料流转次数多,故障率高,故物料贴装迫切需要有一种结构紧凑、行程大、速度快、精度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构紧凑、行程大、速度快、精度高的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主支架、竖直动力装置、导轨、带吸嘴电机的吸嘴装置,所述主支架上竖直地安装导轨的滑轨部,竖直动力装置安装在导轨的滑块部,竖直动力装置随着导轨的滑块部可在导轨的滑轨部做上下的滑动;吸嘴装置安装在竖直动力装置上,竖直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吸嘴装置上下移动,吸嘴电机能够驱动吸嘴装置在水平方向做旋转运动。

竖直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安装板、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座、齿轮和齿条,齿条竖直地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在第一电机安装座安装上,第一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第一电机的转子前端安装齿轮,齿轮和齿条相互配合,用于驱动竖直动力装置随着导轨做上下的滑动。

吸嘴电机的外壳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吸嘴电机的转子朝下,吸嘴电机的转子中空并且前端连通有吸嘴缓冲接头,吸嘴缓冲接头可拆卸地连通吸嘴。

吸嘴电机的转子的后端通过吸嘴感应片连通有旋转气接头;电机安装板上设有吸嘴感应器支架,吸嘴感应器支架上安装有吸嘴感应器;吸嘴感应片设有缺口,吸嘴感应片水平置于吸嘴感应器的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中间。

主支架的下方设有第一感应器,电机安装板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一感应片,第一感应片能够通过第一感应器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主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二感应器,电机安装板的上方设有相应的第二感应片,第二感应片能够通过第二感应器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

竖直动力装置设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包括拉簧、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拉簧的上端连接第一固定销,第一固定销固定在主支架上,拉簧的下端连接第二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固定在上竖直动力装置上。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主支架,当第一电机在转动的时候就会通过电机安装板带动末端吸嘴上下完成取料,而吸嘴电机则可以在吸住物料的过程中旋转校正姿态准备贴装。由于第一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和吸嘴电机驱动吸嘴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刚性的直驱装置,因此更换吸嘴的相应速度极快、配合精度极高,可以快速完成抓取物料、校正、贴装这一系列动作。并且由于所有电机、导轨以及全部零件都可以采用是最微型的产品,故而整个吸嘴装置所占用的空间非常紧凑,几乎跟常用的物料尺寸在同一个量级,因而通过阵列这款吸嘴可以实现小范围多吸嘴并行作业的提高作业效率的目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主支架,2、导轨,3、第一感应器,4、第二感应器,5、齿条,6、第一固定销,7、拉簧,8、第二固定销,9、第一感应片,10、电机安装板,11、第二感应片,12、齿轮,13、第一电机安装座,14、第一电机,15、旋转气接头,16、吸嘴感应器,17、吸嘴电机,18、吸嘴感应器支架,19、吸嘴感应片,20、吸嘴,21、吸嘴缓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包括主支架1、竖直动力装置、导轨2、带吸嘴电机17的吸嘴20装置,竖直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安装板10、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安装座13、齿轮12和齿条5,主支架1上竖直地安装导轨2的滑轨部,电机安装板10安装在导轨2的滑块部,齿条5竖直地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0上,第一电机14的外壳固定在第一电机安装座13安装上,第一电机安装座13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0上,第一电机14的转子前端安装齿轮12,齿轮12和齿条5相互配合,用于驱动竖直动力装置做上下的移动,因此,竖直动力装置随着导轨2的滑块部可在导轨2的滑轨部做上下的滑动;吸嘴装置安装在竖直动力装置上,竖直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吸嘴装置上下移动,吸嘴电机17能够驱动吸嘴装置在水平方向做旋转运动。其中,吸嘴电机17的外壳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0上,吸嘴电机17的转子朝下,吸嘴电机17的转子中空并且前端连通有吸嘴缓冲接头21,吸嘴缓冲接头21可拆卸地连通吸嘴20,吸嘴20用于吸附电阻、电容、电感和IC等物料,吸嘴电机17可将物料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到合适角度,再由第一电机14驱动向下进行贴装,整个过程均由控制中心接收信息和控制第一电机14和吸嘴电机17的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主支架1,当第一电机14在转动的时候就会通过电机安装板10带动末端吸嘴上下完成取料,而吸嘴电机17则可以在吸住物料的过程中旋转校正姿态准备贴装。由于第一电机14驱动齿轮12、齿条5和吸嘴电机17驱动吸嘴20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刚性的直驱装置,因此更换吸嘴20的相应速度极快、配合精度极高,可以快速完成抓取物料、校正、贴装这一系列动作。并且由于所有电机、导轨2以及全部零件都可以采用是最微型的产品,故而整个吸嘴装置所占用的空间非常紧凑,几乎跟常用的物料尺寸在同一个量级,因而通过阵列这款吸嘴可以实现小范围多吸嘴并行作业的提高作业效率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吸嘴电机17的转子的后端通过吸嘴感应片19连通有旋转气接头15;电机安装板10上设有吸嘴感应器支架18,吸嘴感应器支架18上安装有吸嘴感应器16;吸嘴感应片19设有缺口,吸嘴感应片19水平置于吸嘴感应器16的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中间,当吸嘴感应片19的缺口旋转至吸嘴感应器16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中间,接收端接收到红外信号,感应电路连通,表示物料的吸附方向正确,可以准备贴装,控制中心收到信息并指令第一电机14驱动向下进行贴装,否则,吸嘴感应片19的缺口未旋转至吸嘴感应器16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中间,接收端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感应电路不连通,表示物料的吸附方向不正确,不可以准备贴装,控制中心接收信息并指令第一电机14停止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二:主支架1的下方设有第一感应器3,电机安装板10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一感应片9,第一感应片9能够通过第一感应器3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其用途是用于感知竖直动力装置以及吸嘴20是否处在原点位置,当第一感应片9到达第一感应器3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第一感应片9隔断第一感应器3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接收信号中断,控制中心收到中断信号,表示得知吸嘴20回到原点,控制中心停止第一电机14的继续向下的运动,反之,第一感应片9未到达第一感应器3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控制中心没有收到中断信号,表示吸嘴20未回到原点,控制中心指令第一电机14的继续向下运动;主支架1的上方设有第二感应器4,电机安装板10的上方设有相应的第二感应片11,第二感应片11能够通过第二感应器4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其用途是用于感知竖直动力装置以及吸嘴20是否处在上限位置,当第二感应片11到达第二感应器4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第二感应片11隔断第二感应器4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接收信号中断,控制中心收到中断信号,表示得知吸嘴20到达上限位置,控制中心停止第一电机14的继续向上的运动,反之,第二感应片11未到达第二感应器4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空隙,控制中心没有收到中断信号,表示吸嘴20未到达上限位置,控制中心控制第一电机14的继续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三:竖直动力装置设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包括拉簧7、第一固定销6和第二固定销8,拉簧7的上端连接第一固定销6,第一固定销6固定在主支架1上,拉簧7的下端连接第二固定销8,第二固定销8固定在竖直动力装置上,例如,固设在竖直动力装置的电机安装板10上。提拉装置的设定,目的是使得电机安装板10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使得吸嘴20保持处在原点位置和上限位置之间,减少吸嘴20的不必要的行程,快速完成抓取物料、校正、贴装这一系列动作,提高效率。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